李昕萍
目的:探究在尖锐湿疣治疗中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CO2激光疗法,而实验组则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在尖锐湿疣治疗中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效果显著。
作者:赵美丽;浩斯期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比较清肺止咳方在治疗中医咳嗽风邪化热用肺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符合咳嗽风邪化热壅肺诊断标准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先声咳喘宁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清肺止咳方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止咳方在治疗中医咳嗽风邪化热壅肺证中疗效显著,具有起效快、治愈率高等临床优势。
作者:王培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青年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短节段内固定术后螺钉断裂的原因。方法54例行胸腰段椎体骨折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短节段内固定术的中青年患者中,4例术后发生螺钉断裂,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出现螺钉断裂为7.40%,原因为椎弓根钉置入角度不适,连接棒弯度过大。对比剩余50例螺钉未出现断裂病例(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自身的力学稳定性和重力负荷是导致螺钉断裂的重要原因。
作者:高飞;阿日奔吉日嘎啦;姜富祥;王兴;张弘来;王高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结果经相应治疗后,研究组心功能分级明显好转,心功能Ⅲ级及IV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
作者:赵翠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110例,给予患者曲唑治疗8个月,对比观察治疗4个月与治疗8个月的疗效。结果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7%,治疗8个月的有效率高于治疗4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良好,能够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有效性。
作者:周惠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1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对其使用多普勒超声时的诊断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甲状腺疾病31例患者均采用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超声诊断准确率达98%以上。结论根据受检者的甲状腺肿大程度,回声情况,血流参数等多种图像数据,可基本判断受检者患病类型。
作者:李英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索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36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中医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对中药方辨证加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83.62%,P<0.05。结论在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治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从HR、PO2、RVEDD、PAP、BNP对比分析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对急性肺栓塞的影响。方法将因急性肺栓塞入院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24 h后观察临床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R、BNP、PAP、PO2及VEDD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RVEDD及BNP明显低于对照组, PO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率、PAP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瑞替普酶溶栓较尿激酶更能改善PE患者的RVEDD、BNP以及 PO2的指标,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马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择取我院行血液检验的的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设为研究组;择取同期行血液检验的3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行血液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RDW和MCV上高于对照组,但在MCH和MCHC上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利用RDW、MCV、MCH、MCHC四项指标清晰鉴别出患者的贫血类型。
作者:于金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照组行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眼压、视力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效果理想。
作者:吴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选择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3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身体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许平;白庆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对体检者的体检结果及亚健康状态评定量表进行分析,将1834例亚健康状态者分为2组,对照组不执行健康管理策略,干预组执行健康管理策略,1年后评价两组体检者亚健康状态的得分状况。结果亚健康状态者1834例,占体检者总数的56.97%,通过执行健康管理策略,生理子量表,心理子量表,社会子量表得分及亚健康总分均低于未执行健康管理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健康体检中的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管理可促进亚健康状态者向健康方向发展。
作者:马琳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和结果。方法选取免疫检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血液样本在实施质量控制前接收,观察组血液样本在实施质量控制后接收,分析两组血液样本质量控制方面的差异及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应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卵巢囊肿实施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0月卵巢囊肿66例,随机进行分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研究组选择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排气及下床活动时间短,住院日更短,并发症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效果确切,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霍丽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瘀胆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药物性瘀胆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常规保肝治疗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以及总胆红素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能有效地降低药物性瘀胆型肝炎患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等指标。
作者:李俊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共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穴位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穴位疗法的基础上联合人性化护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体重、BMI、腰围以及S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以上数据与护理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可以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向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点提出的新意见,要求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分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进行培养。前者侧重于基础理论水平的提高及基础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侧重于培养临床实践能力。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已渐趋成熟,然而现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普遍存在临床与科研能力发展不均衡,虽临床技能达标、但科研能力薄弱等问题,导致其较难在后续工作中承担科研任务,成为个人发展的短板。本文从专科培养角度出发,介绍了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临床科研能力的经验。以科研带临床,以临床促科研,可实现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的协同高效发展,可有效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作者:徐宇伦;王磊;杨辰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胃癌切除手术后肠内外营养对其并发吻合口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实施肠内外结合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营养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能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王国俊;符洋;刘光辉;叶延伟;张谢夫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7月使用MIPPO技术治疗的胫骨骨折38例,术后定期随访并使用Johner-Wruh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38例均获得12~1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4.5±7.6)月,骨折愈合时间15~36周,平均愈合时间(17.5±3.2)周,其中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Johner-Wruhs评分:优29例,良6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92.1%。结论 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威;燕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小剂量肝素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80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分成两组。40例为对照组,采用一般剂量肝素治疗;40例为观察组,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FIB、APTT与PLT指标以及疗效。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FIB、APTT与PLT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FIB含量下降,APTT以及PLT指标上升,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肝素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疗效更好。
作者:张振江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