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明琳
目的:探讨核磁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骨科收治的5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进行诊断,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核磁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检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8例,漏诊1例,诊断准确率为96.6%;对照组检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例,漏诊7例,诊断准确率为75.9%。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缺血坏死采用核磁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作者:王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通过分析某医院医保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并加以整改,从而减少医保中心拒付医疗费用的现象。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医保结算抽样审核中问题数据,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结果问题数据清单143份,药品方面问题96条,占问题数据67.13%;收费方面问题20条,占问题数据13.98%;检查方面问题27条,占问题数据18.89%。结论通过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保使用范围。
作者:卢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在多发性硬化用药治疗中甲基强的松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取甲基强的松龙进行治疗,比较两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8.33%,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发性硬化治疗中采取甲基强的松龙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任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补硒治疗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IT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我院收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共100例,以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进行补硒治疗,分析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组间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在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测定上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患者则呈升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硒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D)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李宏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浆激光治疗前后自发荧光的改变,了解激光治疗对视网膜的损伤程度,指导中浆激光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门诊患者中疑似中浆诊断者常规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OCT检查,漏点位置距黄斑中心凹大于250μm者列入研究行列,拍眼底自发荧光照片。根据患者病程随机分为三组:病程<3个月、病程3~6个月及病程>6个月的患者。分别给予激光治疗。行激光治疗后分别观察第2周、4周、8周、半年、1年的视功能恢复情况,同时进行眼底自发荧光和OCT检查。结果各组均显示激光部位为点片状低荧光,急性中浆除激光造成局部点状低荧光外,余未见明显异常荧光。慢性中浆患者激光治疗后除点状低荧光外异常自发荧光未见消除或有加重现象。视力检查显示病程短者行激光治疗后明显优于慢性中浆患者。自发荧光检查提示急性中浆色素上皮损伤改变优于慢性中浆。结论激光治疗对视网膜色素上皮具有一定的损害;急性中浆进行激光治疗优于慢性中浆。
作者:陈桂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腰硬麻醉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术后的BIS评分、心率、Ramsay 评分无明显差异,试验组术中半小时的BIS评分、心率、Ramsay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时,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镇定效果更好。
作者:石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对比分析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种类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及研究组(n=48),对照组患者应用地塞米松鼓室灌注治疗,研究组患者则给予甲泼尼龙进行耳后皮下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2%,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耳后皮下注射和地塞米松鼓室灌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显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恢复听力。
作者:陈晓华;秦兆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医学人性化、人文化的回归要求医学教育融入和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在对医科大学教育理念、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医学生人文素养养成规律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推进人文教育教学的探索与改革,建构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一二三”模式,将医学人文教育与公民志愿者行动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医学专业人才素质培养合一。
作者:王天秀;吴江生;黄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9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率。
作者:徐海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不能切除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不能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FISH法检测40例晚期(IV期)胃癌患者Her-2基因均为扩增,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SOX新辅助化疗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所有患者至少完成2周期治疗,按照RECIST1.1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按WHO规定的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评价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12例患者进行了手术,其中标准D2手术比例为83.3%(10/12),R0切除率为83.3%(10/12)。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标准D2手术比例为57.1%(4/7),R0切除率为71.4%(5/7),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7,4.128,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均较轻,主要表现为I~II度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神经毒性。其中骨髓抑制26例(65.0%),恶心、呕吐18例(45.0%),神经毒性19例(47.5%),腹泻10例(25.0%),肝功能损害7例(17.5%),心脏毒性1例(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不能切除进展期胃癌是有效、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新平;韩毓;柴宇啸;王炳;张怡;曲兴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全区乡村医生岗位培训工作进行问卷调查,重点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李玉祥;徐艳芳;王翰松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EG-1)在膀胱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EG-1在19例膀胱腺癌,16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膀胱腺癌中AEG-1蛋白阳性率为63.2%,高于癌旁组织。结论 AEG-1与膀胱腺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AEG-1有助于了解膀胱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早期诊断。
作者:赵丽芳;崔东涛;程琦;顾国建;徐松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28例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热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5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2.86%,以上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不会使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晓娟;王慧;王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中合理应用护患沟通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骨科收治的112例患儿,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再充分注重护患沟通技巧。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8%,护理满意度达9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科学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能够更好地为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有效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贾笑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行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心功能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理想。
作者:杨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100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作分组处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以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替加环素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提示联合治疗存在可行性及有效性。
作者:刘燕;郑海霞;房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方法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96例垂体瘤患者,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经颅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经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率与肿瘤大小改善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颅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相比,经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亚松;杨杨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6.67%,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高。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较好。
作者:苑颖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结合VAD治疗难治或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试验对象:我院收治的50例难治或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患者分组方法:中心随机系统法。50例患者分为VAD组和联合用药组两个组别。VAD组以VAD方案治疗;联合用药组以沙利度胺结合VAD治疗。结果(1)联合用药组相比于VAD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AD组患者出现嗜睡和便秘的比例更高,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副反应耐受情况相似。结论沙利度胺结合VAD治疗难治或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可耐受,安全性高。
作者:赵小强;杨海平;杨学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经后内侧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5年8月的60例后交叉韧带(PCL)损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前内、外侧入路重建法,实验组患者采取前内、外侧入路结合后内侧入路重建法,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Tegner评分、VAS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在传统手术入路的基础上结合后内侧入路的手术方式对后交叉韧带的重建十分有利且操作简便,还可以提高术后膝关节稳定性,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谷建彬;郭荣光;刘柏铭;李海波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