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杰
目的:与单纯西药治疗相对比,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帕金森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20例帕金森患者,以其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多巴丝肼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煎剂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58.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出现例数9例,对照组出现28例,观察组出现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相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效果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
作者:郑建勇;任晓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三种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的结果。方法按《中国药典》中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对肾炎清片、济生肾气胶囊、健肾颗粒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研究显示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大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70%,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菌落一致,说明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结论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检测三种中药制剂(肾炎清片、济生肾气胶囊、健肾颗粒)中,准确可行,操作简单。
作者:孟晓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PHN幼儿患者9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积极病因治疗、高频振荡通气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除进行以上常规治疗外,鼻饲加服西地那非,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CO2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动脉压(PA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aCO2、SaO2和PAP指标下降明显,SaO2升高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作者:单明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系统地探究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后出现外周血管并发症的类型和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4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重点分析术后出现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患者的一般资料信息。结果本组患者中,11例(2.8%)患者出现外周血管并发症,其中,4例为局部血肿,2例为假性动脉瘤,1例为动静脉瘘,1例为动脉血栓,3例为严重出血;对上述患者行内科保守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在心脏介入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严重出血等外周血管并发症,需要尽早发现并处理,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彩丽;汪晓灵;徐显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炎症程度与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10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其中轻度46例、中度38例、重度16例)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肝功能ALT水平。结果CHB患者血清FFA水平为(625.63±35.63)mmol/L较对照组升高,并且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FFA的水平显著增高,但是经过治疗后CHB组患者的FFA水平为(227.96±12.38)mmol/L,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同炎症组间血清FF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HB患者血清中FFA水平与肝脏炎症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可以用来判断CHB患者的病情、判断预后和观察治疗的效果。
作者:林波;申明莉;杜小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近年来我国重症医学事业蓬勃发展,教学医院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进修医师带教工作。然而重症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带教工作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与方法。本文从带教知识要点、操作技能,临床思维方法,院感防控,重症伦理,院际协作等方面,总结了作者在重症医学科进修医师带教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与思考。
作者:韩锋;王岗;王春亚;王国恩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经后内侧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5年8月的60例后交叉韧带(PCL)损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前内、外侧入路重建法,实验组患者采取前内、外侧入路结合后内侧入路重建法,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Tegner评分、VAS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在传统手术入路的基础上结合后内侧入路的手术方式对后交叉韧带的重建十分有利且操作简便,还可以提高术后膝关节稳定性,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谷建彬;郭荣光;刘柏铭;李海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肩袖损伤经关节镜辅助小切口与全关节镜肩袖修补的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将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74例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4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术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和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更轻、恢复时间更短。
作者:马立学;陈曦;赵巍;孔庆波;赵建罡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对在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23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60例)和实验组(63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分值低于参照组[(31.58±8.77)分vs.(39.85±9.05)分],SDS分值低于参照组[(30.81±7.69)分vs.(37.77±8.23)分],组间差异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王雅楠;周彩玲;王晖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技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63例(126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在我院均接受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显效56眼,有效55眼,无效15眼,治疗有效率为88.1%。治疗后有4眼发生黄斑水肿,6眼发生玻璃体积血,并发症发生率为7.9%,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纪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 miR-15a在许多癌症中均发现有表达异常,但其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的作用不清。本研究通过miR-15a抑制BCL-2和BCL2L2表达,探讨在将miR-15a对下咽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Lipofectamine2000将miR-15a mimics转染入下咽鳞癌FaDu细胞中。RT-PCR检测BCL-2和BCL2L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和BCL2L2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检测miR-15a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BCL-2和BCL2L2在FaDu细胞中表达较强;转染miR-15a mimics后的FaDu细胞中,BCL-2和BCL2L2蛋白和mRNA 的表达水平逐渐下调;同时转染miR-15a mimics后,FaDu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 miR-15a可以下调BCL-2和BCL2L2的表达,促进下咽鳞癌细胞凋亡。
作者:路武豪;冯龙;娄卫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患者肠道双歧杆菌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30例2型糖尿病不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对照组)患者及30例2型糖尿病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实验组)患者,收集粪便样品,提取样品中细菌DNA,根据双歧杆菌总菌的16Sr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60例粪便样品中的双歧杆菌总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实验组肠道双歧杆菌总菌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2型糖尿病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患者肠道双歧杆菌总菌数量减少,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
作者:程晓亮;朱寅荣;于南南;戴丽芬;曹立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在医学范畴里属于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而这门学科的实验教学在课程教学里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对于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理论及基本技能方面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实验教学为切入点,提出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学生实践能力的相关培训及老师教学模式的提高等方法。
作者:江华;尹素改;冯黎;刘胜利;张小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腰硬麻醉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术后的BIS评分、心率、Ramsay 评分无明显差异,试验组术中半小时的BIS评分、心率、Ramsay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时,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镇定效果更好。
作者:石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icular helper cels,Tfh)的表达变化,探讨Tfh细胞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SLE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fh细胞的表达水平,以及CD3+T细胞、CD4+T细胞、CD3+CD4+CXCR5+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SLE患者组外周血Tfh细胞百分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细胞百分率、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3+CD4+CXCR5+T细胞百分率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Tfh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王元元;陆杨;唐洁;查成;柴继侠;贺文欣;胡小冬;谢长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以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于我院ICU病房行抗生素治疗。实验组患者15例,患者行降阶梯方案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行经验性选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CT、CRP、血乳酸、血氧指数、ApacheⅡ得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实验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CU平均入住时间(10.7±2.6)d,对照组ICU平均入住时间(16.7±4.5)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治疗重症肺炎起效快速,效果明显。
作者:仇世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初诊急性肠梗阻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16排螺旋CT检查和X线片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0例患者经手术证实为急性肠梗阻。检查结果:16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X线片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排螺旋CT检查的肠梗阻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1.82%。结论16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比较高,且有助于对梗阻部位进行定位。
作者:刘锋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分层护理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我院安排100例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护理人员各负责10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护理分层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8%及8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华秀芝 刊期: 2016年第15期
肿瘤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目前培养肿瘤专科医师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肿瘤专科医师培养的必由之路。放疗仿真实验教学系统为肿瘤专科住院医师肿瘤放疗知识的培训提供了实践平台,是全新的教学模式,节约了医疗资源,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皈燕;谢力;侯敏;杨玲;李敏;赵妍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疾病谱和梯度构成特点。方法对院前急救1200例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市急救患者中,以20~79岁年龄段居多,各年龄段男性均多于女性,急救病种排位靠前的主要有外伤、神经系统急症、消化系统急症、心脑血管系统急症和呼吸系统急症等5种病种,以外伤患者多。结论要普及大众健康教育、加强急救知识的宣传,同时救护人员要全面掌握急救操作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便提高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效率。
作者:潘彬;杨红枫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