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锋;王岗;王春亚;王国恩
目的:探讨中重度支气管哮喘采用噻托溴铵治疗的效果。方法将98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治疗+噻托溴铵)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PEF、FEF、ACT、FEV1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每周急救药使用喷数为(2.0±1.1)喷,优于对照组的(3.5±1.9)喷(P<0.05)。结论中重度支气管哮喘采用噻托溴铵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蔡睿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对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上再接受大剂量环磷酰胺的治疗,对比各自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2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肺及肺外感染的方法与效果。方法以46例2015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在我院救治的肺炎支原体肺及肺外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纳入的所有患儿均为肺炎支原体肺及肺外感染,其中5例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肺外并发症、25例为单纯性肺炎支原体感染、16例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结论全面掌握肺炎支原体肺及肺外感染的临床症状,并加强相关指标检测能够为及时诊断疾病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杨丽;赵东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气导听力水平等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理想。
作者:田秋菊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表现提高此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结合我院18例经证实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例,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几乎100%累及骶髂关节,X线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发病,关节面骨质硬化,破坏,以髂侧为主,关节间隙改变下段脊柱呈方形改变。结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可有较典型X线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及生化检查,对于此病的早期发现,减少致残率有重要价值。
作者:何彩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析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发生感染率2.5%、阻塞性黄疸0%、术后出血2.5%,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胆汁瘘2.5%与对照组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创伤小,且并发症少。
作者:罗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50例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2015年9月,经信封式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导管阻塞率、感染率、脱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管阻塞率、感染率、脱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患者身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慧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社区中老年人高脂血症采用太极拳运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2例社区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治疗,观察组采用饮食控制加太极拳运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脂水平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76.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中老年人高脂血症采用太极拳运动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慕卫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对麝香保心丸治疗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246例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再接受麝香保心丸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93%,高于对照组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为、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对超高龄心肌梗死患者有着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再住院率。
作者:王中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洛伐他汀,观察组加服通心络胶囊,观察患者血清中MDA、OX-LDL及SOD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DA、OX-LDL、SO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作者:段继豪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诊断结果,探讨超声在乳腺纤维腺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经病理诊断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全部入选病例的超声声像图,观察患者二维声像图表现及彩色多普勒下血流信号的显示情况。结果超声确诊及倾向诊断病例共计115例,诊断符合率91.37%。结论以超声检查乳腺纤维腺瘤准确率较高,但诊断应注意鉴别其他乳腺类疾病,以降低误诊率,提高超声诊断应用价值。
作者:成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icular helper cels,Tfh)的表达变化,探讨Tfh细胞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SLE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fh细胞的表达水平,以及CD3+T细胞、CD4+T细胞、CD3+CD4+CXCR5+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SLE患者组外周血Tfh细胞百分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细胞百分率、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3+CD4+CXCR5+T细胞百分率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Tfh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王元元;陆杨;唐洁;查成;柴继侠;贺文欣;胡小冬;谢长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内科护理后的效果。方法我院将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2013年7月~2014年6月),单双号编号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采用内科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优势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内科护理方案后,能够提高护理的效果,且安全系数高。
作者:游正楠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本次主要探析护理健康教育得到强化后对飞秒激光治疗手术中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并已经进行飞秒激光手术的患者88例,根据患者入院的编号平均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激光手术,实验组给予强化护理健康教育。对两组手术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配合度为93.2%,对照组为75.1%,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健康教育的强化能够提高患者手术的配合度,保障近视手术顺利进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崔玉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内外结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接收的58例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内外结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58例患儿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2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结论对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内外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显著。
作者:李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86例眼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眼科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老年食管癌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舒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3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6.7%(26/3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积极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彭艳;王冬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关节外科作为骨外科的重要分支之一,有着专业性强,病种繁多,新理论、新技术日新月异的特点,在医疗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科室整体实习带教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问题导向的学习、标准化病人的应用以及临床路径引入等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实习生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陈海南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三种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的结果。方法按《中国药典》中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对肾炎清片、济生肾气胶囊、健肾颗粒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研究显示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大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70%,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菌落一致,说明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结论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检测三种中药制剂(肾炎清片、济生肾气胶囊、健肾颗粒)中,准确可行,操作简单。
作者:孟晓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对比分析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种类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及研究组(n=48),对照组患者应用地塞米松鼓室灌注治疗,研究组患者则给予甲泼尼龙进行耳后皮下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2%,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耳后皮下注射和地塞米松鼓室灌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显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恢复听力。
作者:陈晓华;秦兆冰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