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BL教学法在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赵敏

关键词:PBL教学, 法医物证学, 实验教学
摘要:法医物证学具有较强实践性,不仅对学生理论知识要求较高,还需要其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实验教学方法在该学科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对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意义重大。PBL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众多学科中被广泛应用,具有较高价值。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术中大出血患者的麻醉处理及容量治疗

    目的:探讨手术中大出血患者接受麻醉处理的方法和容量治疗的效果,为临床中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我院326例手术大出血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归纳麻醉方式和容量治疗情况。结果全部患者中有269例接受气管内插管全麻容量治疗获得成功,有57例使用硬膜外麻醉,其中20例治疗无效,转为全麻。结论术中出血非常危险,需要进行术前评估,对出血患者的出血容量进行分析,通过积极止血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处理。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全程营养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全程营养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随机分组,各28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全程营养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lb、BMI及PG-SGA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Alb、BMI及PG-SGA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营养管理应用于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可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耐受力。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并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降低或预防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

    作者:吴攀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克氏针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克氏针内固定,观察组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效果理想。

    作者:陈一凡;石健;李佳铭;李朋;李宇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相关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并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夜间低血糖者16例(37.2%),观察组为2例(4.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8.931,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帮助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夜间低血糖,从而避免因为低血糖引发的其他并发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吕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教学中PBL教案编写的探讨

    PBL教学法是一种引导学生自学和讨论的主动学习方式。该教学模式能帮助全科医师树立整体的医学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沟通和表达的能力,使其拥有更缜密的逻辑思维,且更适应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此,PBL教学法的应用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具备其优势和必然性,而PBL的教案制定则是该教学法的重中之重。

    作者:徐虹霞;沈祎;宋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评价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综合护理效果。方法2015年上半年,对照组、干预组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9.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毕春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人性化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服务。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门诊收治的14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把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5%,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服务,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培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仪征市2014~2015年登革热蚊媒密度应急监测报告

    目的:了解仪征市登革热蚊媒密度及分布情况,为登革热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农村地区和城区的不同环境,采取布雷图指数法和诱蚊诱卵器法进行监测。结果布雷图指数2年分别为2.27和16,诱蚊诱卵器指数为6,两种方法结果差异不大。农村地区布雷图指数明显高于城区,监测期间气温变化对结果也有较大影响。结论指数均处于相对安全状态,在登革热传播高危状态时应加强连续监测。

    作者:缪义香;马久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压力源量表对本科护理实习生的指导意义及对策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业实习生的压力源和应对方式,了解护理实习生的压力总体水平和主要压力源,探讨积极应对实习压力的措施,缓解护理实习生压力,保持身心健康。方法采用心理压力源量表和问卷调查,对160例男、女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的压力源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32.84%的护生具有较高水平的压力,其压力主要来源于就业、自身知识和能力、护理工作过于辛劳、收入与付出不匹配、护理职业的高风险等方面。在压力应对方面,护生大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采用多的是运动、寻求支持倾诉内心烦恼等方式。结论护理本科实习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面临多种心理压力源,护理教育者应采取正确引导,巩固专业思想、给予心理支持等方法减轻其压力。

    作者:金瑞阳;欧伟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析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分析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护理标识管理,对照组给予一般行为指导,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7.27%,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臧建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术后妇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术后妇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56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各28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于此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36.1±6.2)分、SDS(36.1±4.1)分,均低于常规组SAS(47.2±4.1)分、SDS(47.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作者:闫咏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5-氟尿嘧啶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5-氟尿嘧啶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受并治疗的41例晚期食道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给予观察组5-氟尿嘧啶联合奈达铂治疗,给予对照组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观察后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3%,高于对照组,且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食道癌患者进行5-氟尿嘧啶联合奈达铂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树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辛伐他汀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心律失常治疗应用辛伐他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心律失常50例,采用数字法进行分组。治疗应用美托洛尔者25例为对照组;辛伐他汀者25例为研究组,组间对比。结果两组中研究组室性及房性期前收缩改善明显,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心律失常作用显著,疗效佳。

    作者:刘春英;魏汝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外科规培医师职业素养评估量表的设计与信效度初步分析

    目的:设计外科规培医师的职业素养评估量表,并对其初步进行信效度研究。方法采用文献学习、专家访谈等方式设计外科规培医师职业素养评估量表。以我院外科基地内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研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其信度和效度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回收有效问卷27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7%。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15,折半可信度的Spearman-Brown系数为0.851,内容效度指数为0.9,KMO值为0.892。因子分析表明,量表由3个主要因子组成,分别是道德品质、人际交往和工作态度,累计方差解释贡献率为85.22%。结论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参加外科规培的住院医师职业素养状况评估。

    作者:李全;徐卫东;陈晰辉;袁鹏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儿哮喘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在治疗小儿哮喘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甲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方法治疗,乙组采用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法,丙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式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乙组(77.5%)、丙组(85.0%)。结论氧驱动式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较好。

    作者:刘志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析自主神经病变及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的神经肌电图情况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糖尿病和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肌电图情况。方法根据我院16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正中、腓浅、腓肠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正中神经F波、胫神经H反射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的H反射和SSR异常发生率较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异常几率越高。结论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可以通过检测胫神经H反射来进行判断,SSR异常是重要指标,结合神经肌电图能够对患者的病情有较好的判断。

    作者:王鲲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经小切口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0例,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和实验组(小切口手术)。结果实验组出血少,手术时间、术后排气及住院日短,并发症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治疗选择小切口手术,疗效佳。

    作者:徐丽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免疫组化指标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ER、PR、CerbB-2、p 53、Ki 67免疫组化指标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采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我院60例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p 53、Ki 67阳性率,并分析年龄、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ER、PR、CerbB-2、p 53、Ki 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0%、46.67%、56.67%、50.00%、73.33%;41-60岁患者PR、CerbB-2、Ki 67阳性诊断率较高,浸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Ki 67较高,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结论 ER、PR、CerbB-2、p 53、Ki 67均为乳腺癌的有效观察指标,且各指标存在一定联系,联合检测有利于准确诊断及病情评价。

    作者:张新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手术麻醉分析

    目的:对老年急腹症患者手术麻醉的分析与探讨。方法从我院所收治的老年急腹症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患者,根据患者自身实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麻醉方法,之后对麻醉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36例患者采用了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20例患者采用了气管内插管全麻,12例患者采用了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终麻醉有效的有59例,麻醉一般有效的有8例,麻醉效果较差的有1例。结论面对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手术麻醉方法,应当根据患者自身病情进行选择,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智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