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结肠炎灌肠液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

王坤

关键词:结肠炎灌肠液, 溃疡性直肠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炎灌肠液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60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结肠炎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直肠炎,对照组患者采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90%,对照组8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炎灌肠液可以促进溃疡性直肠炎治疗,效果明显,无其它不良反应恢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甲组(n=34,应用常规护理)和乙组(n=34,应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护理满意度64.7%明显低于乙组护理满意度97.1%,组间存在的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范玉静;张静文;唐亚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儿童的围手术期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例使用Ilizarov架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病例的临床特点,对其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我院共使用Ilizarov架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12例,通过治疗与护理,无一例患儿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结论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实施Ilizarov技术治疗,并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达到了医生与患者双方满意。

    作者:雷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联合自控静脉镇痛在脊柱术后患者睡眠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了解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联合自控静脉镇痛在脊柱术后患者睡眠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脊柱手术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S组患者用药后各时点Ramsay评分持续上升,术后1周睡眠质量评分与术前相比下降,各方面情况均低于S组。结论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联合自控静脉镇痛可改善脊柱手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周达文;李鑫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诊治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月行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的43例诊断不明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良性病变,1例结肠癌肺转移,均于电视胸腔镜下采取肺楔形切除术;26例原发性肺癌,术中明确病理诊断后,其中21例于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肺叶切除并淋巴结清扫,无死亡病例。结论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诊治中,电视胸腔镜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殷德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关于参考文献类型和载体标识的说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肾透析患者左心室璧增厚及左室流出道梗阻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肾透析患者左室壁增厚及左室流出道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6年4月肾透析的45例尿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本院门诊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两组有无室璧增厚,有无左室流出道梗阻,观察左室流出道压差,评价左室流出道狭窄程度。结果观察组室璧增厚发生率为68.9%(31/45),高于对照组的24.4%(11/45)(P<0.01)。观察组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发生率20%(9/45)与对照组的2.2%(1/45)比较(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肾透析患者左心肥厚及左室流出道梗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患者后续治疗有参考价值。

    作者:金芬芬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难愈合性伤口的处理与护理方式探究

    目的:分析难愈合性伤口的处理方式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并出现难愈合性伤口不良反应症状的患者80例,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术后伤口处理方式及常规护理方法,综合护理组采用细致处理方式及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种不同方式对患者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要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之间进行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综合护理组患者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要短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应用于难愈合性伤口的处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剑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行腹腔镜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法分为A组和B组,各55例,A组围手术期予以常规护理,B组围手术期予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A组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均长于B组(P<0.05),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海敏;刘焱;张姣姣;王云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替代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分为A组(全切组,n=24)、B组(非全切组, n=72)。所有患者均实施左旋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单位体重剂量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女患者替代治疗剂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男性与女性患者替代治疗剂量与体重均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在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按照患者具体甲状腺残留率及性别,对其左旋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的使用剂量进行选择。

    作者:徐文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COPD加重期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支气管舒张剂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COPD加重期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支气管舒张剂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10月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COPD加重期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在实施吸氧、抗炎和平喘等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观察组患者实施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沙丁胺醇单药吸入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量(IC),呼吸方式包括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每分通气量(VE)及主观呼吸困难评分(Borg Score)。结果治疗4周后FEVl、FVC、IC、BS评分及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RR、Vt及VE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治疗中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能提高COPD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

    作者:张淑利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球麻痹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总结球麻痹患者的诊断、治疗方式。方法抽选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球麻痹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本组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本组患者的病发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措施以及预后效果等内容。结果球麻痹患者临床症状以吞咽苦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肢体无力等为主,患者同时可存在中枢性面瘫、咽喉反射衰弱等症状,而患者病发原因则多以脑血管疾病损害为主。本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痊愈34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93.3%。患者中无死亡病例。结论医护人员应该结合球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并给予吸痰、给氧、雾化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给予患者喉咙、肢体等各项神经功能症状锻炼以促使其快速康复。

    作者:王旭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优化抢救流程在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优化抢救流程在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危重症监护病房患者8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抢救流程,另选取2015年1~12月危重症监护病房患者86例(观察组),采取优化后的抢救流程。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危急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优化抢救流程效果显著。

    作者:靳文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8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7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81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血管狭窄的有73例、下肢血管管腔内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有55例;对照组中分别为0例和15例。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较好的效果,为治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确切的依据。

    作者:刘秀萍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护理干预运用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运用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静脉输液患儿,对其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穿刺时疼痛评分、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率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液患儿中效果显著。

    作者:赵树环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超声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于我院妇科肿瘤诊断的患者2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对照组106例,观察组行超声诊断,对照组行CT诊断检查妇科肿瘤,后将所有患者行病理学检查进行证实,比较两组总妇科肿瘤诊断情况。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对妇科肿瘤的诊断率为91.51%(97/106),其中卵巢癌的诊断率为89.04%(65/73),对照组诊断率分别为78.30%(83/106)、69.86%(51/7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妇科肿瘤的诊断率及卵巢癌的诊断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在妇科肿瘤诊断优于CT,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靖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肠梗阻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析肠梗阻的患病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8例肠梗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给予患者保守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再行手术治疗,分析本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8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79例患者治愈,好转4例,死亡3例,后期转院治疗2例,死亡率为(3/88)3.41%。结论对于肠梗阻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病情加重应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臧圣彬;夏存林;王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分析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

    目的:分析医院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病例谱分布与流行病学特点,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在某院120急救中心,对进行院前急救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诉、诊断、急救时间、返院时间、急救方法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个月内院前急救患者572例,其中男性314例,女性258例,平均年龄(52.7±13.2)岁;院前急救前5位病例谱依次为:创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醉酒、腹痛。结论以院前急救患者的病例谱为依据,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培训,从而提高120急救水平。

    作者:王亚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三明治”教学法在局部解剖学中的应用

    局部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基础上,按照局部研究人体结构、形态的科学,逐层解剖人体局部。所以实践在局部解剖中尤为重要,将三明治教学法引进到局部解剖学教学中,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任务驱动的情况下,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实验课堂上,达到掌握人体结构的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李文明;田志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10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淋巴囊肿发生率是5.88%,对照组淋巴囊肿发生率是19.61%,观察组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明显减少术后淋巴囊肿的发生。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