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芬芬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包头市第四医院和包头肿瘤医院2011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把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肠梗组的发生率为6.67%(4/60),低于对照组的28%(1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患者的失血量少、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肠梗阻的发生率也比常规开腹手术小。
作者:吴向铭;赵永祥;张建国;徐永康;李鑫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针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产生感染的特点进行初步探讨,为有效防控患者产生感染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5年9月的10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有关资料,采用分析比较方法探讨产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产生医院感染症状,感染率为10%。其中4例患者为下呼吸道感染,占40%;病原菌共分离出18株,其中13株为革兰阴性杆菌,占72.1%;2株为革兰阳性杆菌,占11.1%;1株为真菌,占5.6%;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感染各有1株,分别占5.6%。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患者患有糖尿病、机械插管等都是产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消化内科患者产生感染的比例较高,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患者患有糖尿病、机械插管等都是产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对预防控制呼吸道疾病提高重视程度,抗菌药物的应用应正确合理,才能降低感染率。
作者:张继晔;孙秀芝;汪宁宁;苏加强;牟文玲;刘喜庆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甲组(n=34,应用常规护理)和乙组(n=34,应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护理满意度64.7%明显低于乙组护理满意度97.1%,组间存在的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范玉静;张静文;唐亚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比较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焦虑抑郁的临床特点和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内科收治的180例原发性头痛患者,根据患者的头痛类型分为偏头痛组和紧张头痛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测定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发生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发生率与头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头痛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患者者治疗后头痛的发作情况与焦虑抑郁发生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可通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可有效控制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
作者:王兆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自制中药石冰生肌散用于Ⅲ期压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长期卧床且存在Ⅲ期压疮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进行分组。治疗组50例,给予自制中药石冰生肌散外敷;对照组50例,给予0.5%硝酸银湿敷。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创面渗出物减少时间、肉芽组织生成时间、总有效率分别为(8.4±2.1)d、(11.8±4.3) d、94%,对照组则分别为(13.5±3.5)d、(15.5±4.9)d、54%,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Ⅲ期压疮中应用自制中药石冰生肌散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新;李又娟;张双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三联疗法(联合应用雷贝拉唑、呋喃唑酮与克拉霉素)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三联疗法,对比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分别为95.3%与88.4%,高于对照组的76.6%与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展开雷贝拉唑、呋喃唑酮联合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
作者:计镔芮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护理对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胃管与引流管拔除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对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具有很好的疗效,对于促进肠道功能、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静文;范玉静;唐亚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组,各36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于此基础上应用个体化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穿刺点出血2.8%、静脉血栓2.8%、导管相关血流感染0.0%及非计划性拔管率2.8%均低于常规组22.2%、22.2%、16.7%、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行PICC置管时予以个体化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采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08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鼻内镜)与对照组(单纯鼻内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个月、1年,研究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采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通过与目前疾病治疗的临床研究模式相比较,探讨疾病异质化研究思路与方法的特点及优势,为将现有成熟治疗方案的优化整合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及思路,以达到提高疾病治愈率的目的。
作者:杨晓萍;殷彬;姜文青;王宁;李乐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分析银锌霜在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疗效。方法选择63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1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锌霜外用,比较两组患者的Wagner分期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愈率高(61.3%vs.31.3%,P<0.05),总有效率高(87.1%vs.65.6%,P<0.05)。结论银锌霜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疗效较好。
作者:侯亚利;邓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针对化脓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一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一期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一期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罗汉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优化抢救流程在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危重症监护病房患者8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抢救流程,另选取2015年1~12月危重症监护病房患者86例(观察组),采取优化后的抢救流程。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危急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优化抢救流程效果显著。
作者:靳文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对烧伤所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举措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烧伤患者140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性护理举措,实验组患者在予以常规性护理举措上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意义统计学。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由于烧伤所导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进一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心理障碍,可广泛应用于由烧伤引起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过程中。
作者:陈真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检测MMP-2、CXCR 4和BM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征的相关性,探讨它们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选择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10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MP-2、CXCR 4和BMP-2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MMP-2、CXCR 4和BMP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分别与CXCR 4、BMP-2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MMP-2、CXCR 4和BMP-2共同参与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联合检测三者表达可评估乳腺癌的转移情况。
作者:陈艳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伤寒论》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基本原则至今仍是指导中医临床的重要的原则。然而,张仲景的学术思想是建立在对秦汉以前中医学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的继承和发展之上的。因此,单纯从辨证论治的角度,是不能全面的理解仲景的学术思想,还必须从“方证相对”和“药症相对”这两个方面理解。“方证相对”和“药证相对”不仅是理解张仲景学术思想的重要切入点,同时也是临床上执简驭繁、抓主证治疗疾病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运用时先识其“方证”、“药证”,强调抓主证,“有是证(症)便用是方(药)”。每一个“方证”、“药证”都有其特异性的主症,可以是一个症状,也可为若干症状,强调主症运用指征。只要掌握抓主证这一重要原则,就可以在临床上随时变通,选方用药,不惑于心。
作者:盖朋朋;孙志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治疗性沟通在小儿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72例小儿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和治疗性沟通,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4%,高于对照组的84.9%(P<0.05);观察组对医护人员工作的配合率为94.2%,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结论在小儿骨折护理中应用治疗性沟通,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配合度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华延晓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