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抗氧化剂治疗对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

高文杰

关键词: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抗氧化剂,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 精液质量
摘要:目的:评价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抗氧化剂治疗对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针对25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采用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抗氧化剂治疗为观察组,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检测精液常规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C),并挑选20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评价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治疗前后精液质量情况。结果术前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的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动、TAC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精索静脉曲张不育Ⅱ°和Ⅲ°患者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动、TAC水平高于术前,P<0.05。结论采用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抗氧化剂可提高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阑尾炎的诊疗体会

    目的:总结新生儿阑尾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新生儿阑尾炎误诊临床资料6例。结果误诊4例,3例剖腹探查,证实为阑尾炎,1例保守治疗后期手术切除阑尾。结论新生儿阑尾炎临床表现极其不典型,容易导致误诊,仔细的查体结合检查有助于诊断,同时及时的手术探查加上术后的系统管理是治愈的关键。

    作者:王磊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胸腔积液使用闭式引流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的64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实验组和比较组,均有32例,两组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实验组使用护理干预,比较组使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日均积液引流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实验组的研究指标比比较组优秀,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结合护理干预能够发挥出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胸腔积液引流量具有较大的提升,降低了并发症几率。

    作者:曲建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以及小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15例小肠淋巴瘤患者和12例小肠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小肠腺癌好发于小肠近端,其发病范围有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环形累及肠壁及小肠腔内软组织结节,病灶的强化模式为“快速上升-平台”,伴肝转移及周围小淋巴结,病变侵袭胰腺,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等,经三维血管成像(CTA)检查可见明显的“肿瘤染色”征象;小肠淋巴瘤好发于小肠远端,其发病范围广,病灶的强化模式为“缓慢上升”,伴肠系膜或后腹膜的淋巴结肿大,经三维血管成像(CTA)检查可见明显的“肿瘤包绕血管”征象;两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分析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病因及病情发展等情况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并且对于两者在CT及CTA下的特征性改变,可用于临床鉴别诊断。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透析后1年、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3年后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医学论文中名词术语的运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阿维A联合消银片治疗头部银屑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维A和消银片联合应用于银屑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1000例银屑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阿维A胶囊和消银片治疗,对照组使用迪银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了8周的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的痊愈率是34.5%,实验组的痊愈率是55.5%;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5%,实验组总有效率是87%。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低于实验组,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银屑病患者接受阿维A和消银片口服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临床应用时还是需要考虑患者的情况,提供针对性治疗措施。

    作者:于浩淼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头颅磁共振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患者20例均给予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总结检查结果。结果20例患者首次磁共振均表现出脑膜脑炎改变,15例患者出现感染后脑血管受累症状。12例增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其头颅内存在感染性肉芽肿病变有9例,左额叶类圆形异常信号周边环形强化3例。20例患者治疗后2~4周再次给予头颅磁共振复查,显示其脑膜强化、肉芽肿等现象均不同程度的缩小,脑梗死范围减小且出现脑软化、胶质增生等症状。结论头颅磁共振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诊断、治疗评估中均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郭瑾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我院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接受子宫肌瘤摘除术的60例患者,其中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并观察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显著。

    作者:冯丽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我院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学员入学选拔考核的实施与探讨

    目的:建立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学员入学选拔考核的方式,为选拔学员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从实施流程和考核内容方面介绍我院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对学员的选拔考核方法,并对实施入学选拔考核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我院按照考前准备、实施考核、成绩评定和录取4个步骤,以笔试结合面试的方式实施入学考核,对学员的理论知识储备、综合工作能力和工作学习态度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学员。结论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举行入学选拔考核,有利于全面考察学员的工作和学习能力,做到公平公正,择优录取,促进学员自我完善,推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管理工作规范化发展。

    作者:钱懿轶;何瑾;柳汝明;卢珊珊;张峻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肺内孤立结节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研究分析CT诊断应用于肺内孤立结节的诊断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肺内孤立结节患者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中良性结节患者是56例,占该组的46.7%;恶性结节病例是64例,占该组的53.3%。结论肺内孤立结节可以通过CT诊断进行确诊,这有助于良性恶性肺内孤立结节的区分。

    作者:陈瑞鑫;李丽;吴晓丽;庞然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分析乙肝血清学检验中的三种不常见现象

    目的:研究分析乙肝血清检验的三种不常见现象,探讨是否是因为试剂所导致。方法根据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的200例乙肝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取3 ml静脉血进行检验,每位患者均接受了两种ELISA试剂检验。根据结果分析不常见现象发生几率。结果 A组患者有10例出现不常见现象,B组有9例患者出现了不常见现象,两组的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血清检验出现不常见现象时,需要进行复查,将干扰因素排除,提升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春梅;刘然;赵浩淼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冠脉介入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血清IL-6、IL-10、hs-CRP及MMP-9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冠脉介入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血清IL-6(白介素-6)、IL-10(白介素-6)、hs-CRP(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MMP-9(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批患者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IL-6、IL-10、hs-CRP及MMP-9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的血清IL-6、IL-10、hs-CRP以及MMP-9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高于术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的效果良好,但需注意预防血清IL-6、IL-10、hs-CRP以及MMP-9等血清炎性因子的升高,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孙智慧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尿常规检验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尿常规检验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68例急性阑尾炎患儿,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4例。甲组患儿应用尿常规检验,乙组则使用超声诊断。对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甲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4.12%,乙组为76.47%,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诊断在小儿阑尾炎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误诊的可能性低。

    作者:邹晶晶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数字乳腺X线机与传统乳腺X线机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传统的乳腺X线机和数字乳腺X线机的效果比较。方法根据2009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的9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按照诊断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乳腺X线机诊断,观察组使用数字乳腺X线机诊断,对两组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检查时间平均(4.92±1.54)min,摄影体位(4.96±0.62)个,曝光次数(4.83±0.28)次,对照组以上指标为(14.76±2.83)min,(5.76±0.71)个,(6.74±0.32)次。两组的检查时间长度、曝光次数、摄影体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乳腺X线机的各项检查指标都比较优秀,检查的时间较短。

    作者:申宝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研究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2015年诊治的87例神经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行细节护理管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护理疗效。结果治疗组满意率为93.0%,护理期间出错率为0,对照组分别为81.8%、11.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细节管理可提升患者的满意率,并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差错率。

    作者:侯萍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诊断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使用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根据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的86例胰腺导管细胞患者进行分析。术前为患者进行多层和单层螺旋CT诊断,并按此分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要优于单层螺旋CT(P<0.05),这两种检查方法临床中的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价值比单层螺旋CT高。

    作者:杜鑫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P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查房在ICU教学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ICU实习的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PBL教学查房)60例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查房)60例。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实习前的重症医学科理论考试成绩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实习后重症医学科理论、五站式出科考试成绩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BL教学查房在ICU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彭艳;王曦;余应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内科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的联合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内科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以区组随机方法选取2013级2个班级38例学生为试验组,另从2013级其余的班级抽取38例学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实施教学,试验组则采用LBL与PBL相联合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观察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对教学的评价、操作考核成绩及理论成绩相比于对照组,均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教师对学生的评优率及对教学满意的学生相比于对照组,均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结合LBL教学法联合应用于内科学教学中,可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冯原;周继红;江颖;刘旭东;庞健丽;陈广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栏目介绍

    作者:《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评价骨髓形态检验在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骨髓形态检验在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6例难治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26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骨髓形态检验,然后对比观察两组检验结果。结果除巨幼变中幼红细胞胞体大小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骨髓形态检验诊断结果可以看出,在难治性贫血方面要多强调巨核系病态造血,尤其是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现象;而在巨幼细胞性贫血方面,则以其巨幼变幼红细胞胞体、核红细胞PAS阳性为观察重点。

    作者:刘磊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