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乙肝血清学检验中的三种不常见现象

郭春梅;刘然;赵浩淼

关键词:乙型肝炎, 血清学检验, 不常见现象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乙肝血清检验的三种不常见现象,探讨是否是因为试剂所导致。方法根据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的200例乙肝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取3 ml静脉血进行检验,每位患者均接受了两种ELISA试剂检验。根据结果分析不常见现象发生几率。结果 A组患者有10例出现不常见现象,B组有9例患者出现了不常见现象,两组的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血清检验出现不常见现象时,需要进行复查,将干扰因素排除,提升结果的准确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胃癌患者的X线表现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患者的X线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X线表现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所有患者经X线检查均确诊,术后证实其中黏膜内癌11例,黏膜下癌29例,其X线表现各有特点。结论 X线检查与病理诊断能够准确的发现早期胃癌,方便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癌症治愈率。

    作者:苏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肺保护性通气治疗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分析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5月~2016年3月90例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5例,常规胸部创伤处理,对照组常规通气治疗,观察组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血气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可提高氧分压,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连戈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注射用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注射用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n=94)和对照组(n=9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观察组患者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裴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鼻尖整形手术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鼻尖整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80例鼻尖整形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硅胶假体填充,实验组使用耳甲腔软骨移植配合鼻整形软骨缝合术,对两组的鼻尖整形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整形成功率是95.56%,对照组患者的成功率是71.11%,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44%,对照组是28.89%,P<0.05。结论使用自体软骨缝合技术进行鼻尖整形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人体鼻尖外形具有很好的塑造效果。

    作者:朱迪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关于参考文献类型和载体标识的说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输液泵控制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输液泵控制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8例新生儿重症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两组均接受输液泵控制换血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输液泵控制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配合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耿洪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导师责任制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实践

    在临床学院中,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实施导师责任制,可充分提升研究生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对今后正式投入医疗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导师责任制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张雪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浅谈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2016年收治的76例卵巢癌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评价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其机体健康状态、情绪状态、社会融入感等指标评分较高,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患者对心理护理干预服务的满意度评分较高,对患者的生存及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肖璐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阿维A联合消银片治疗头部银屑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维A和消银片联合应用于银屑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1000例银屑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阿维A胶囊和消银片治疗,对照组使用迪银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了8周的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的痊愈率是34.5%,实验组的痊愈率是55.5%;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5%,实验组总有效率是87%。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低于实验组,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银屑病患者接受阿维A和消银片口服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临床应用时还是需要考虑患者的情况,提供针对性治疗措施。

    作者:于浩淼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栏目介绍

    作者:《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关于作者署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胸腔积液使用闭式引流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的64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实验组和比较组,均有32例,两组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实验组使用护理干预,比较组使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日均积液引流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实验组的研究指标比比较组优秀,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结合护理干预能够发挥出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胸腔积液引流量具有较大的提升,降低了并发症几率。

    作者:曲建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划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每组人数各36例,根据分组对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经分组护理与观察后发现,康复护理组的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常规护理组,Barthel评分较常规护理组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一步实施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左志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联合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的60例晚期胆道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两组OS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TP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23.3%,对照组有效率为20%,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作者:秦迎春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医学论文中名词术语的运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醒脑静注射液改善脑出血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性研究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记忆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在我院确诊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6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加静滴醒脑静, B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28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象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及人像特点回忆等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各项记忆力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但人像特点联想回忆及无意义图形再认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因子积分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外无意义图形再认),P<0.05,其中指向记忆、图像自由回忆及记忆商改善为明显。但在临床记忆量表无意义图形再认积分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记忆功能。

    作者:张颖元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小儿鼻窦炎的综合物理疗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小儿鼻窦炎患者实施药物加综合物理治疗,观察评估治疗效果,总结鼻窦炎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科诊断为鼻窦炎、过敏性鼻窦炎的小儿患者600例,给于鼻腔雾化吸入药物加局部物理治疗,1周为1个疗程,对每1个疗程结束后评估治疗效果,并做汇总。结果第1疗程末有效率为98%,第2、3、4疗程末治愈率分别为52%、69%、80%。结论综合物理疗法治疗小儿鼻窦炎副作用小,效果可靠,家长易接受。优于传统的手术和单纯药物治疗,是小儿鼻窦炎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程翠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依托“大创计划”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心,医学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是主要培养目标之一,生物化学是医学研究中重要的工具学科之一,本研究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思维方式,科研操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

    作者:李宁;包晓红;张秀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比较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差异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41例),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仅为75.56%(34例)(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更为理想,可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黄文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医学论著的写作要求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