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阶段式带教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3月我院骨科实习的104名护生,根据带教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阶段式带教方法,实习时间为4周。结果经过考核,观察组护生的护理理论知识评分与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带教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生的护理理论与实践能力,也有利于护生更好的适应骨科护理工作。
作者:韩书环;马巧灵;李三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PBL教学法在快通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6月新入科的40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分别予以传统教学法培训和PBL教学法培训,比较2组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基础理论成绩、专科护理知识成绩、专科基础操作成绩、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快通道手术中应用PBL教学法可提高护士的综合水平和操作技能,使其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作者:王世芳;肖丽;吴庆荣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4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为分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正常率、心率正常率、伤口感染率、V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温晓萌;刘美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鼠胚实验在新建体外受精胚胎培养室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在实验的过程中将小鼠分为体内受精组与体外受精组,对其培养状况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体内受精组的受精率高于体外受精组(P<0.05)。体内受精组与体外受精组的囊胚形成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胚实验可以实现对新建胚胎培养室的培养体系进行评估。
作者:潘晖;夏燕;张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对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治疗中行胺碘酮疗法的有效性进行观察。方法筛选40例于2014年7月~2015年12月因出现心力衰竭相关症状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且均有心律失常问题出现,均用药胺碘酮,并对患者用药前后心率值、收缩压值以及舒张压值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对。结果用药后,患者心率值从每分钟(172±16.0)次降至(82.0±13.0)次,且收缩压值以及舒张压值均有改善(P<0.05)。结论选择胺碘酮疗法对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善其病情,可推荐。
作者:马汝驸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研究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肺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针刺疗法,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临床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切除手术以后的患者采取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以对患者肺功能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秀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我院接诊的手足口病患儿中选取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患儿则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病程以及口腔疱疹和手足疱疹的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病程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口腔疱疹以及手足疱疹的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给予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缩短小儿手足口病的病程,促进患儿口腔疱疹以及手足疱疹的愈合。
作者:臧娟;张莉;常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血液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血液病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由经培训后考核合格的责任护士有针对性的进行个体健康教育,对照组49例,以常规护理为主,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高,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人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的方式对血液病患者进行护理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王红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检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IgM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接诊的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儿848例,采用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48例患儿中,病原体抗体检查呈阳性的有321例,患儿的病原体感染率为37.85%;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性高于其他病原体的感染率(P<0.05);6个月~1岁的婴幼儿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儿童(P<0.05);秋季的病原体感染率高于其他季节(P<0.05)。结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6个月~1岁的婴幼儿感染率高,且秋季易发。
作者:柳居泊;张杨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0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美托洛尔+贝那普利)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73.1%(P<0.05);治疗后,两组LVEF、6 MW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佟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对人工流产刮宫术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人工流产刮宫术患者15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5例)以及对照组(9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概率以及心理状况等。结果在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概率以及心理状况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人工流产刮宫术患者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人工流产刮宫术患者,心理护理的顺利开展,可以减轻患者紧张及焦虑程度,有效降低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的概率。
作者:刘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研究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2月诊治的124名急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平均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患者的基础上增加硫糖铝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该治疗方法安全性能高、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邵刚;沈利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同组护理前后比较,SAS评分、SDS评分降低(P<0.05)。两组护理后比较,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姜志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并发症和临床治疗方法、效果,以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灶所处血供范围分为3组:>MCA组、MCA组和ACA或PCA组。分别在患者入院第1天、第15天、第30天使用NIHSS、GOS来进行评定。结果62例幕上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中,27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中枢性高热、上消化道出血较为常见。临床CT分型结果提示MCA组和>MCA组的脑疝死亡病例较多。结论 CT分型是诊断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重要手段,该方法操作简单,分辨与判断的准确率较高,CT分型的结果对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兰亚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等病变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日益增高。中医药对VD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VD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肾精不足,气血阴阳亏虚,痰瘀浊毒滋生。治疗方面,有以辩证分型论治,有以分期论治,有专法专药、自拟方等论治,均展现出了中医药治疗VD的优势。但亦存在不足,有效药物及方法的筛选还需要设计更为严谨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探索研究。
作者:张永晨;魏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围产期产妇口腔健康教育模式对产妇口腔保健的影响。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100例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围产期产妇,并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分析听课前后的问卷答对率。结果100例围产期产妇经过口腔健康教育模式后,其问卷答对率和成绩评分均高于教育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健康教育模式能够使得产妇对口腔保健知识进行充分了解。
作者:秦从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高危急性胆囊炎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与对照组(急诊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9%、71.8%(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急性胆囊炎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邢云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78例急性食物中毒的患者应急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78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探讨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通过催吐、洗胃、对症治疗、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急救与护理措施之后,病情均得到好转,未出现死亡的案例。结论急性食物中毒具有群体性、突发性的特点,救治过程中应当尽早催吐和洗胃,加强心理护理,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张旭影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