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骨伤科学实训教学多维教学方法探析

韩继成;李新建;高宏伟

关键词:中医, 骨伤科, 多维教学, 实训教学, 研究方法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骨伤科学实训教学实践中多维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长春中医药2011级中医系4个班级共19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3月~2016年6月为研究时间点,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前两个班级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法进行实训教学,后两个班级为实验组,应用多维教学法进行教学,在学期结束后通过考试及教师调查问卷形式对比两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以及临床实用效果。结果对照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分(81.37±1.60)分,实习期间教师满意度80.04%,实验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分(92.52±2.27)分,患者满意度91.71%。对比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实习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实训教学在中医骨科中具有积极而正面的影响,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教学速度和教学质量,更能够从多方面提升骨伤科学生的素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45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45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2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米非司酮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大肌瘤体积和E2、P水平。结果观察组子宫体积(326.8±39.3)cm3,大肌瘤体积(92.3±11.3)cm3,E2水平(310.2±28.4) pmol/L,P水平(5.7±1.3)nmol/L,对照组子宫体积(228.7±30.9) cm3,大肌瘤体积(51.2±10.8)cm3,E2水平(113.6±23.8)pmol/L,P水平(2.1±1.6)nmol/L,观察组患者子宫体积有大肌瘤体积均小于对照组,E2与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淑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肾病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及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7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通过随机数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激素以及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医药治疗。对两组激素使用量、24 h尿蛋白定量、TG、TC等指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激素使用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TG与TC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的疗效好,能够降低激素的使用量。

    作者:金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儿惊厥临床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析小儿惊厥的临床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8例小儿惊厥患儿,分析小儿惊厥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高热惊厥40例,占58.82%,低钙惊厥7例,占10.29%,癫痫9例,占13.24%,颅内感染6例,占8.82%,颅内出血3例,占4.41%,中毒2例,占2.94%,诊断不明1例,占1.47%。治愈53例,好转10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4例。结论小儿惊厥的临床病因比较复杂,对不同原因给予针对性措施,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何洪贵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治疗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100例,在完成针对临床急救以及临床治疗之后,分析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愈率为60.00%,有效率为35.00%,无效率为3.00%,死亡率为2.00%。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使用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法可以促使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作者:王小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如何撰写论文标题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CT诊断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CT诊断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采用CT诊断及治疗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经过CT检查表明,3例患者硬膜下血肿,3例患者硬膜外血肿,6例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患者颅内骨折,14例患者脑挫裂伤。35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中有21例患者受伤后24 h以内发生颅内血肿。其中有11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31.4%),而有24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68.6%)。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取得相对满意的治疗效果,24例手术治疗恢复良好患者中,6例患者中度残疾,1例患者重度残疾,2例患者死亡。结论 CT检查可早期诊断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以便临床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徐睿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高危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高危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中的应用价值,通过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以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出生率及死亡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352例处于孕20~24周的非高危胎儿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341例高危胎儿作为对照组。这2693例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所有胎儿进行随访并随访至明确诊断,比较两组胎儿心脏畸形发生率以及非高危胎儿的畸形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实验组非高危胎儿心脏畸形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高危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高危胎儿产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心脏畸形筛查的准确率为92.44%。四腔心和左、右室流出道切面筛查胎儿心脏崎形的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91.32%、99.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高危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诊断的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均较高。

    作者:王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HCY.D-D和HS-CRP及FIB联合检测在脑出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HCY.D-D和HS-CRP及FIB联合检测在脑出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7例脑出血患者并设置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7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HCY.D-D和HS-CRP及FIB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HCY.D-D和HS-CRP及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四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91.0%)优于单一指标检查阳性率(P<0.05)。结论 HCY.D-D和HS-CRP及FIB联合检测在脑出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余晨晨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单侧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手术方案应用至单侧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价值。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选取42例分析,均属单侧结节,并予以手术治疗,再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所选患者都已成功接受手术,手术时长(49.75±1.62)min,有效率92.86%(39/42)。结论选择手术方案对单侧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救治,可改善其病情,效果显著。

    作者:罗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奥拉西坦配合认知训练与吡拉西坦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奥拉西坦配合认知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评分(25.59±3.24)分,优于对照组(20.45±2.24)分(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配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MMSE评分。

    作者:王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观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重症肺炎降阶梯治疗的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重症肺炎降阶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Y组和U组,各53例,Y组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降阶梯治疗,U组采用常规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病菌清除率、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Y组的治疗效果、病菌清除率均高于U组,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疗效显著,病菌清除率高,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张红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阶段式带教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阶段式带教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3月我院骨科实习的104名护生,根据带教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阶段式带教方法,实习时间为4周。结果经过考核,观察组护生的护理理论知识评分与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带教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生的护理理论与实践能力,也有利于护生更好的适应骨科护理工作。

    作者:韩书环;马巧灵;李三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罗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分析与研究罗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8例产妇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55例)和B组(53例)。A组采用罗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治疗,B组不采用镇痛治疗。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产后2 h出血量、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与新生儿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2 h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产程活跃期较短,疼痛程度较轻,且剖宫产率较低,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加快产妇的生产活跃期,提高顺产几率,缩短产程,并且不对新生儿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作者:姚芳;艾尔肯·帕塔尔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纤维胆道镜配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纤维胆道镜配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医院在2014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纤维胆道镜配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结果研究组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经纤维胆道镜配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后,临床疗效较高治疗有效率达到9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到70.0%,两组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采取纤维胆道镜配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改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发挥积极影响。

    作者:张海东;李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对比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70例,按诊断方法不同分为检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比分析其诊断的准确率、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在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发现,检验组患者诊断准确率95.00%,高于对照组62.00%,漏诊率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误诊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14.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误诊和漏诊率较低。

    作者:王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医学论文中名词术语的运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关于参考文献类型和载体标识的说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急诊优质护理对急腹症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急诊优质护理对急腹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例急腹症患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急诊优质护理可以缩短急腹症患者住院时间,对减少住院费用及减少死亡率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超英;李云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CEA),实验组接受CSEA。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和局麻药物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麻醉优良率为98.0%,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高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切除术中合理运用CSEA麻醉法,可以较快发挥麻醉效果,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张敬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选题的基本方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