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及心功能分级的影响

赵翠平

关键词:螺内酯, 慢性心力衰竭,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心功能分级
摘要: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心功能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50例,所有患者采用用常规治疗联合螺内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及NYHA心功能分级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为(2.32±0.32)级,低于治疗前(3.65±0.52)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既往治疗情况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既往治疗情况对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21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既往均接受过治疗,使用含有丁胺卡那、丙硫异烟胺以及左氧氟沙星等药物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既往治疗超过2次的患者的转阴率高于治疗次数不足2次的患者;累计治疗时间在12个月以下的患者转阴率高于治疗时间超出12个月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使用二线药物治疗患者的转阴率低于无二线药物治疗史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治疗时间、二线药物使用史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

    作者:彭晔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补气活血清热药配合介入治疗输卵管间质部阻塞120例研究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清热中药配合介入疗法对输卵管间质部阻塞不孕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气活血清热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气活血清热中药配合介入治疗输卵管间质部阻塞不孕的临床效果显著,疗效肯定。

    作者:吴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足三里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足三里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6例RRI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3)和治疗组(n=33)。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足三里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小儿RRI效果显著,有效地提高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减少呼吸道感染复发的次数。

    作者:梁正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二次剖宫产术中应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二次剖宫产术中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收的二次剖宫产病例,共计68例。采用电脑随机盲法原理,将68例病例分成A、B两组,每组均34例。A组予以腰硬膜外联合麻醉,B组予以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A组麻醉起效时间与麻醉阻滞完善时间短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有效率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法对二次剖宫产术者进行麻醉,可显著提升麻醉效果。

    作者:王毅;彭国庆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健脾固肾清热安胎法治疗先兆流产疾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健脾固肾清热安胎法治疗先兆流产疾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参照组(n=34,采用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和治疗组(n=34,采用健脾固肾清热安胎法治疗),评比两组治疗效果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腰痛、腹痛和阴道出血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经统计比较,参照组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流产采用健脾固肾清热安胎法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姜海燕;陈玉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开放性互动教学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对开放性互动教学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妇产科护士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护士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护士使用常规护理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研究组护士给予开放性互动教学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结果。结果研究组考核后理论知识得分(80.23±9.81)分,操作技能得分(81.37±8.7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开放性互动教学效果显著。

    作者:苑慧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早期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早期集束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感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集束化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集束化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和MODS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根据相关临床指标,集束化治疗组疗效更加显著,通过对感染性休克进行早期集束化治疗,可有效避免发生感染,降低死亡率。

    作者:于洋;杨兆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中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中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乳突根治术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鼓膜愈合成活率以及干耳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联合乳突根治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马义;孟祥宇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Seminar教学法在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Seminar教学法可以促使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介绍Seminar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具体实施方法及与传统教学相比的优势,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意义。

    作者:马晨光;龙波;唐之音;田悦;吴秀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3)。对照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观察组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雾化液。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家属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49/53),高于对照组75%(3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率为94.34%(50/53),高于对照组63.46%(3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效果明显,家属治疗满意度高。

    作者:李华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64例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2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观察组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联合维生素C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9.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705,P<0.05)。结论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联合维生素C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顾小海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2±1.4)d,住院费用为(7563.4±452.3)元,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3±1.1)分;对照组分别为(13.6±2.0)d、(10356.7±596.3)元、(83.5±3.8)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阴道彩超联合腹部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联合腹部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68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4例患者。并分别给予其采用腹部彩超、阴道彩超联合腹部彩超进行诊断,并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实验组异位妊娠检出率比对照组高,实验组诊断时间短于对照组,其影像学各项表现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诊断异位妊娠效果极佳,价值极高。

    作者:皮苏芹;张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提问技巧在内分泌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提问是临床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核心理念引导下,讨论如何在内分泌临床教学中使得课堂提问可以做到以人为本、以问引问、注重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对如何避免一些提问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没有启发性的无效提问做初步探讨。

    作者:李励;蔡劲薇;罗佐杰;梁杏欢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与分析预见性护理对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与预见性护理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0.5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预见性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产后出血发生率较低,产后0.5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可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作者:朱美芬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替加氟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紫杉醇、奥沙利铂、替加氟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42例接受化疗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1例应用紫杉醇、奥沙利铂、替加氟;对照组21例应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4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紫杉醇、奥沙利铂、替加氟联合治疗晚期胃癌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印海林;王宝然;季言俊;李爱峰;蔺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PCT、甲状腺激素及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甲状腺激素(TH)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死亡SIRS患者与30例存活SIRS患者为观察组,另选30例非SIRS患者为对照组,进行血清PCT、TH及Hs-CRP检测。结果观察组PCT、Hs-CRP、TH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PCT、TH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Hs-CR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TH及Hs-CRP水平变化与SIRS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但PCT与TH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且与SIR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韩晓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对比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124例慢性牙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樟脑酚填充,观察组氢氧化钙填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樟脑酚的治疗效果对比,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效果更加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忠;林晓霞;张力群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72例高龄白内障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视力(0.81±0.10)、并发症发生率13.89%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0.65±0.09)、2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效果显著。

    作者:李彬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行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系统的规范护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高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钱可可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