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彭国庆
提问是临床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核心理念引导下,讨论如何在内分泌临床教学中使得课堂提问可以做到以人为本、以问引问、注重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对如何避免一些提问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没有启发性的无效提问做初步探讨。
作者:李励;蔡劲薇;罗佐杰;梁杏欢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52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肿量、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均低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作者:张深义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对比两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状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丽平;张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反应对孤独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31例孤独症患者作研究组,选取31例体检健康者作对照组。采用诱发电位仪对两组进行检测,对比两组听性脑干反应Ⅰ、Ⅲ、Ⅴ波潜伏期差异。结果研究组I、III、V波潜伏期值分别为(1.70±0.12)ms、(4.00±0.35)ms、(6.08±0.35) ms,对照组I、III、V波潜伏期值分别为(1.22±0.10)ms、(3.14±0.20) ms、(5.09±0.13)ms,两组各波潜伏期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性脑干反应对孤独症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薛莹洁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22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彩色多普勒像图的特征。结果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5例呈不均匀质地团块型,7例呈孕囊型。治疗后7例患者进行子宫修复术获得成功治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及治疗中都起到了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范译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小儿喉炎(急性)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2例小儿急性喉炎患者进行说明,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护理干预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喉炎患者行雾化吸入治疗时,配合完善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儿护理干预质量。
作者:周莉莉;秦凤华;王雅丽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双黄连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110例慢性咽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超声雾化吸入双黄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双黄连治疗慢性咽炎效果显著。
作者:王彦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在支原体肺炎以及细菌性肺炎患儿中的不同表达。方法144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患儿疾病类型将所有患儿分为A组为支原体肺炎患儿,B组为细菌性肺炎患儿,对比两组患儿入院前C反应蛋白阳性率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B组C反应蛋白阳性率88.89%高于A组2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在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以及鉴别方法具有一定意义,可将C反应蛋白阳性作为细菌性肺炎的参考性检验。
作者:甘红红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额叶癫痫行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额叶癫痫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在卡马西平基础上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杨贵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72例高龄白内障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视力(0.81±0.10)、并发症发生率13.89%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0.65±0.09)、2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效果显著。
作者:李彬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α-硫辛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接受α-硫辛酸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氧化反应指标及3个月后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清8-OHdG、MDA含量低于常规治疗组,SOD、GSH含量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常规治疗组为6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常规治疗糖尿病肾病相比常规治疗能够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疗效均较好。
作者:曾建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3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厄尔沙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血压、血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SBP(139.35±5.86)mm Hg、DBP(87.16±4.85)mm Hg、FPG (8.03±2.35)nmol/L、2 h PG(10.14±2.87)nmol/L;观察组分别为(125.11±5.32)mm Hg、(72.59±4.03)mm Hg、(5.42±1.81)nmol/L、(7.25±2.06)nmol/L;对照组各项指标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头痛3例(8.33%)、恶心3例(8.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6%;观察组头痛1例(2.71%)、恶心1例(2.7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2%;对照组不良反应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有效降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指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奕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分析经乳晕内切口隆胸使用局部肿胀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接受经乳晕内切口隆胸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使用2%利多卡因分别从体表投影内上、内下、外上及外下方进针直达乳腺下间隙或胸大肌的间隙,进针方向与肋骨同一平面,放射状浸润麻醉,采用上下环形切口,置假体于乳腺后或胸大肌后间隙,分析局部肿胀麻醉的效果。结果62例女性接受隆胸手术后对外形表示满意,切口隐蔽,乳头感觉明显,没有感染病例和并发症病例。出院后进行半年至2年随访。全部患者的乳房外形良好,没有瘢痕和包膜挛缩。结论使用经乳晕内切口隆胸的整形方式对女性的创伤较小,手术切口较为隐蔽,愈后外形患者表示满意,乳头感觉正常。
作者:马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效果明显。
作者:郑迎春;李佳慧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总结新生儿肠旋转不良的诊治要点及手术治疗经验,以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改善长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5年6月我院新生儿外科收治并经手术治疗的新生儿肠旋转不良139例病例资料。结果急性发作的胆汁状呕吐及高位肠梗阻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患儿术前经腹部立位X线片、消化道造影检查、X线钡剂灌肠及腹部超声等检查考虑肠旋转不良诊断,所有患儿施行了剖腹探查术,术中证实肠旋转不良后行Ladd’S手术,发现97例(69.7%)合并中肠扭转,10例(7.2%)因伴有肠坏死而行肠切除吻合术,6例患儿因严重肠扭转肠坏死无法手术治疗,死亡率4.3%。133例治愈,治愈率95.7%,术后随访1~5年生长发育正常。结论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容易合并中肠扭转是新生儿期完全性急性高位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之一,早期诊断、早期行手术行手术治疗,避免肠管坏死。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治愈率及长期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刘会锋;孙忠源;王献良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对比研究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消化性溃疡94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泮托拉唑组(47例)和奥美拉唑组(47例)。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均依据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泮托拉唑组以泮托拉唑治疗;奥美拉唑组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泮托拉唑组总有效率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4%和12.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均能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而泮托拉唑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高虹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稳心颗粒、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92例罹患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应用美托洛尔)及实验组(联合应用稳心颗粒、美托洛尔),每组各4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3.48%,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2%、10.8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稳心颗粒及美托洛尔可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究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用药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不良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尉希凤;赵启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心功能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50例,所有患者采用用常规治疗联合螺内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及NYHA心功能分级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为(2.32±0.32)级,低于治疗前(3.65±0.52)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赵翠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对HE染色方法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4000例接受HE染色病理诊断的标本进行回顾研究分析。结果全部的标本经过HE染色检查,满意率为98.72%,不满意率为1.28%,满意的切片数比不满意的切片数多,临床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满意的样本中,因染色不均匀导致切片染色结果不满意的共有41.18%;其实为切片染色不清晰、染色中组织切片脱落、切片受到污染、染色困难等所导致的不满意切片。结论病理诊断使用HE染色的使用价值非常高,临床中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对实验室操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一些常见的问题需要特别的注意,需要规范合理的操作才能够保障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王小梅 刊期: 2016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