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楠;孟凡菲;张晶
目的:对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根据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的116例肾小球成年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肾活检,均确诊,对肾病的病理进行分析,观察病理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全部患者中有84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占比例为72.4%;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32例,比例为27.6%。IgA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类型,比例为39.8%。无肾小管间质损伤和存在肾小管间质损害患者的尿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小球肾炎是肾小球常见疾病类型,不同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同,患者的尿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对肾小管间质损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陈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研究足月顺产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足月顺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产后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足月顺产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子宫复旧情况和产后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足月顺产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子宫复旧情况和产后泌乳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在足月顺产产妇产后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产后康复。
作者:崔红雨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分析孕产妇产前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血小板的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45例住院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并抽取146例女性同期非妊娠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血小板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产前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PL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产前检测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血小板可有效评估其凝血状况。
作者:刘彩丽;李岚;牛萍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对比并分析两种口腔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2月口腔科所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可塑纤维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进行观察并作比较。结果修复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的义齿修复率为19.23%,对照组为7.69%;观察组患者的无咬合接触为15.38%,对照组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过程中,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修复,其修复效果更加可观,而且安全有效。
作者:迟英姿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收治时间为2010年2月~2015年12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实施双侧骨瓣减压开颅术,对照组实施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双侧骨瓣减压开颅术,可以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翟晓雷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儿科门急诊就诊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喜炎平组46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利巴韦林组40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或消失时间。结果喜炎平组总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组发热下降或消退时间、疱疹缩小、消退时间、拒食、流涎消退时间与利巴韦林组比较更短,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确切,能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安全性高。
作者:夏建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析不同护理服务运用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5.7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58%、8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患者优质护理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颜红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分析胆道结石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4年1~12月我院的90例腹腔镜胆道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45例,研究组使用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此次研究中,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岩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分析探讨深静脉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在我院行长期输液或行血液透析的65例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术,分析其并发症情况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者发生静脉置管感染,4例患者发生导管堵塞,1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结论在给予患者深静脉置管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标准,加强对导管的护理工作,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导管并发症的防范意识,以降低临床中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任慧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的60例肛肠疾病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中医护理技术,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提供护理服务之后,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是96.7%,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是76.7%,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泌物、疼痛、愈合等情况比对照组优秀(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满意度为73.3%(P<0.05)。结论肛肠疾病患者围手术期介入治疗结合中医护理技术的效果突出。
作者:王秋英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分析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应用黄芩蝉蜕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2015年我院收治的80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外用维生素E霜、乙氧苯柳胺软膏。治疗组给予重要方剂黄芩蝉蜕汤,外用药物与对照组相同,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经过6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2.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黄芩蝉蜕汤可明显改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皮损症状,有利于皮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毕连宝;于笑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骨折后关节僵硬76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恢复优良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恢复优良率(92.1%)比对照组(76.2%)优秀,且对照组有并发症发生,而研究组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对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不仅能有效恢复关节功能,提升治疗效果,还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穆向静;祭晓博 刊期: 2016年第30期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在医学影像学领域出现的新的医学影像实践模式,强调要在研究证据和科学证明的基础上开展医学影像的诊疗工作。循证医学的发展,推动着传统医学影像学模式向循证医学影像模式的转变,同时,也对医学影像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段晓岷;于彤;洪天予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观察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加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医院就诊的妊娠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行硫酸镁用药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硫酸镁联合阿司匹林用药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血液粘度状况、不良反应、血压控制及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加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优于两种药物单独进行治疗。
作者:张海报;曹厚侠;张洁 刊期: 2016年第30期
根据医学高校和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结合目前医学院校及医院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普遍不够完善的状况,提出学科发展首先要建立医学人才梯队,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重点突出并构建“知识型、应用型、创新型”三维立体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德才兼备,同时对推拿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促进推拿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冯燕华;张昊;李艳艳;袁力;龚利;孙武权;王心源;张胜男;李欣珂 刊期: 2016年第30期
本文介绍了大规模网络课程即“慕课”的概念、发展、同时阐述了其具有开放价廉、主观能动、可以交互式学习的特点;并且论述了当前骨科临床教学所具有的直观复杂性、强专业性、强实践性及知识、技术更新迅速的特点,认识到了目前骨科临床继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认为大规模网络课程的到来给提高和改进骨科的临床继续教育创造了机遇,同时也认识到要充分利用大规模的网络课程即慕课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对骨科的临床继续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作者:薛建利;樊李瀛;兰宾尚;程斌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对手足口病患儿的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其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7月~2015年12月共收治的14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分成了重症组与普通组。两组均检测WBC、hs-CRP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重症组WBC、空腹血糖及hs-CRP的阳性率分别为50.0%、38.5%、34.6%,普通组的分别为12.1%、12.9%、10.3%,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hs-CRP及空腹血糖可作为手足口病诊断的有效指标。
作者:王杰;浦永兰;陆清;王欣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对增强核磁共振注射药及有效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到我院接受增强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中选取386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93例,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研究组接受全方位护理方式,观察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7%(4/193)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25%(12/193)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8.495,P=0.007)。结论给予患者增强核磁共振检查注射及全方位护理措施,一方面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扫描成功率。
作者:陈秀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的个性化宣教效果。方法腹膜透析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个性化宣教护理。结果试验组发生并发症5例,护理满意度为83.6%,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宣教降低了腹膜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钦玉;刘英俊;黄秀芬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1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心理状态来提供综合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加强并发症的预防,指导患者锻炼。结果全部患者都完成了手术治疗,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病例,顺利出院。结论膝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使用综合护理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手术的成功几率比较高,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好。
作者:何樱 刊期: 2016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