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辉
目的:了解多药耐受菌在临床上的分布,对控制与预防多药耐受菌感染的干预对策进行效果评价,指导临床有效诊断与控制多药耐受菌的感染情况。方法统计我院2013年多药耐受菌临床分布状况,在综合干预1年后,再对2015年多药耐受菌临床分布状况进行检测统计,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在2013年的4357株菌株中共有603株多药耐受菌被检出,检出率为13.8%,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多,有421株,占69.8%,检出多的科室是ICU,占30.2%。在综合干预后,多药耐受菌的检出率下降至11.6%。结论应及时掌握多药耐受菌的临床状况,了解其变化趋势,并且采取综合干预的手段,对多药耐受菌感染率的降低具有明显的意义。
作者:刘飞;丁雪峰;杨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究门诊外科换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感染控制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门诊换药室收治的273例外科换药患者,给予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处理伤口及换药,加强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及监管力度,观察273例患者创面愈合率、感染情况及医院满意度。结果273例患者累计给予换药953次,平均每例患者换药(3.01±1.57)次,271例患者创面愈合良好,愈合率达到99.28%;其中发生感染0例,感染率0.00%;273例患者满意度为99.63%。结论门诊换药室根据伤口类别分类处理,根据伤口恢复情况针对性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创面干燥促进创面愈合,做好伤口抗感染措施,积极开展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伤口愈合的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问题,提高创面愈合率,减少感染发生。
作者:卢蕴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79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27例和多支病变组52例,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单支病变组患者FT3高于多支病变组,rT3低于多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T4和TSH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FT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阚春婷;曹长春 刊期: 2016年第31期
临床教学因各教学医院文化背景及环境的不同,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教学方式,针对实习生的特点、分类,分别制订与之相适应的培养计划,实行个体化教学,因势利导,既发挥他们自身的技术长处,又针对其能力中的弱项进行重点培养。这样的个体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习的兴趣、建立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戴端平;王炳理;陈志山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法(HPLC-UV)测定地塞米松棕榈酸酯乳剂中的药物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TM ODS C18柱(4.6×20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9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地塞米松棕榈酸酯在8.0~8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回收率实验100.8%(RSD为0.25%)。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可靠,适用于地塞米松棕榈酸酯乳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洁;谢志军;何川疆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4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乌司他丁+生长抑素)和对照组(生长抑素)各21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WBC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显著,能尽快缓解临床症状,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赵星;刘龙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81.61±10.20)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姚晓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手术治疗的7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术后有无复发分为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合并症、血肿部位和性质、术后引流量及颅内积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年龄、术前有无凝血功能障碍、血肿部位、血肿性质、术后血肿引流量及颅内积气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凝血功能障碍、双侧硬膜下血肿、CT图像上血肿呈混杂到高密度、术后引流量少和颅内积气可能与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有关。
作者:沈洋;蒋耀峰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研讨食道心房调搏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进一步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提供指导及诊断依据。方法通过分析统计69例心动过速患者食道心电图,并分析其S2R跃增值、RP'E间期等数值,将研究结果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计算食道心房调搏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与心内电生理检查相比,食道电生理检查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诊断无明显差异,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论食道心房调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方法,可在临床中作为必要检查,同时对导管射频消融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范影;南景龙;白原;窦丽;贺文帅;安劲松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8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70%与对照组76.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2.2±0.3)L,FEV1/FVC (62.5±11.4)、住院时间(9.5±2.6)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高,肺功能改善显著。
作者:秦卫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炎采用关节镜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42例行关节镜检查确诊的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方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保守中药热敷治疗,治疗组(21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关节镜诊断,患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慢性非特异性滑膜炎26例,关节结核5例,慢性化脓性关节炎4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3例,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4%,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在膝关节滑膜炎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关节镜下滑膜切除去能够有效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创伤较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
作者:洪钱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50例,收取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5月,并将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PaCO2、PaO2、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00%,P<0.05。结论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杜晓;苏日娜;马显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研究肝囊肿患者在彩超引导下应用套管针穿刺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104例(144个)肝囊肿患者,对其进行超声阴道下进行肝囊肿套管针穿刺引流以及无水酒精注射硬化治疗措施,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所选的104例(144个)囊肿进行穿刺引流,所有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136个硬化治疗,其中124例治愈,4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治愈率达到86.1%,总有效率达到94.4%。结论肝囊肿通过超声引导下实施穿刺引流以及无水酒精注射硬化治疗,是一种微创而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聂晶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治疗中行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方案的意义进行研究。方法选取37例于2008年1月~2016年1月因基底节区脑出血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选择经外侧裂入路方案进行治疗,对患者疗效进行研究。结果术后37例患者均存活,血肿清除率91.89%(34/37),同时手术时间是(1.4926±0.59)h。结论对于脑出血位置发生于基底节区的患者,选择经外侧裂入路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薛云鹏 刊期: 2016年第31期
报告对1例颈前路、后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主要包括颈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术前准备和针对性术前心理疏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性护理措施。经过精心护理该患者已恢复良好,生活自理。
作者:慎美花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于不同时机对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依手术时机不同将2010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53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27例,患者发病28 h内手术;对照组26例,患者发病48 h后手术,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并发症发生率11.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肠粘连松解术或肠切除吻合术治疗急性肠梗阻安全有效,其疗效不会明显受到手术时机的影响,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时治疗,以避免过多肠管切除,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作者:朱旭昶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比较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治疗中不同止血措施应用价值。方法从2012年6月~2016年6月进入我院行内镜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选取110例进行分组:A组27例,注射止血;B组27例,电凝止血;C组28例,钛夹止血;D组28例,联合止血,分析四组止血情况。结果 A组6例再出血,B组5例,C组6例, D组1例,D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接受内镜止血方案治疗时,建议选择联合止血方案。
作者:孔文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疱疹性咽颊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015年10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疱疹性咽颊炎患儿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照组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肉注射。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咽痛缓解时间(2.2±0.7)d,疱疹吸收时间(3.5±0.8)d,正常进食时间(5.4±1.1)d,不良反应发生率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颊炎临床疗效确切,其应用痛苦小、安全性高,适宜小儿使用。
作者:钱月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中医护理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建立中医护理技能翻转课堂培训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中医护理技能培训,并评价其效果。结果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技能考核成绩、护理人员练习花费时间、护理人员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节省了临床护理人员技能考核练习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技能水平及满意度,有利于提高培训师教学能力,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于凤菊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后路经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后路经伤椎置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18个月随访,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4天、术后15个月的患者Cobb 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管占位的情况。结果22例患者在15个月的随访中,通过影像学观察,患者术后14天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和椎管占位情况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5个月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和椎管占位情况较术后14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后路经伤椎置钉内固定的方式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效果好,安全可靠。
作者:薛金汉 刊期: 201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