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塞米松棕榈酸酯乳剂的含量

李洁;谢志军;何川疆

关键词:地塞米松棕榈酸酯, 乳剂, 高效液相
摘要:目的:分析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法(HPLC-UV)测定地塞米松棕榈酸酯乳剂中的药物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TM ODS C18柱(4.6×20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9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地塞米松棕榈酸酯在8.0~80.0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回收率实验100.8%(RSD为0.25%)。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可靠,适用于地塞米松棕榈酸酯乳剂的含量测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用泽桂癃爽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用泽桂癃爽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在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抗感染等传统治疗)与观察组(46例,给予泽桂癃爽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大尿流率、CPSI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PSI分、残余尿量、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41,P=0.002<0.05)。结论泽桂癃爽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冯旭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心理干预在癫痫并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癫痫并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5年10月~2016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癫痫并发抑郁症患者13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干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抑郁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程度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高于对照组的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癫痫并发抑郁患者治疗中作用显著,降低了患者抑郁程度,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汪慧;黄文霞;魏丽琴;芦萍;陈惠萍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后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在后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采取自愿原则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后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患者中选取44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2例患者。在护理两组患者时应用均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增加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将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应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艳杰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四证合一”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思考

    “四证合一”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是目前医学教育资源相对紧缺情况下的一种新的探索形式。本文就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实现此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优化进行了综述。提出切实落实导师负责制及学校、医院在完成培养计划中实行全程监管、督导的重要性。

    作者:汪翊;汪明;谢席胜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腹部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分析与探究腹部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270例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患者被分成A组和B组,A组141例,B组129例。A组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治疗, B组采用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治疗指标。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6.45%,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时间短于B组;住院时间长于B组;住院费用高于B组;手术次数多于B组,对比上述四项治疗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腹部带蒂皮瓣术进行手部感染创面及骨外露修复治疗,治愈率高,且手术时间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霍伟立;杜勇翔;王利;韩军;周瑞华;庞兴国;孙宏武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舒适护理在雾化吸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雾化戏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40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70例)以及舒适护理(观察组70例),评估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促使雾化吸入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症状快速消失,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桂荣;刘筱微;王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29例双镜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29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采用双镜联合治疗,术前做好有针对性的宣教,术后严密观察及有预见性的护理。结果29例患者均成功行ERCP,3例患者术后出现血淀粉酶的一过性增高,经过对症治疗后3~4天好转,无胆管炎、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29例患者均通过双镜联合治疗顺利出院。结论双镜联合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为手术成功提供重要保证。

    作者:包章艳;侯雪琴;朱艳桃;顾银霞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口腔专业医学生病房临床实践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探索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不只是对躯体疾病的治疗,更是对患者的精神和心理需求等方面的综合治疗。本文阐述了口腔医学生病房实践综合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并着重探讨了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培养思路。

    作者:牛刚;陈江;黄文秀;谢福平;吴烨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三种手术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佳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51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三组。实验组10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以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C+LCDE);对照1组119例,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对照2组295例,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三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成功率98.0%,结石残余率2.0%,并发症发生率6.9%。手术成功率与2个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残余率低于对照2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1组,低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LCDE、ERCP+EST+LC和传统开腹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各具特点和优势,临床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佳方法。

    作者:任全海;叶年源;姜正阳;王波;闵震宇;史卫海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小儿危重症传染病患者救治中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小儿危重症传染患者救治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小儿危重症传染患者,分析救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救治过程中没有出现不良风险事件和投诉,护理满意度提升到了96.15%,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结论针对小儿危重症传染病患者救治中存在的护理风险,采取风险防范措施,有助于提高危重症传染病患者的救治效果,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作者:高晓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宫腔镜电切除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宫腔镜电切除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宫腔镜电切除术加以治疗,探究手术结局。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有效率为100.00%。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症状。结论对于子宫黏膜下肌瘤者,使用宫腔镜技术实施外科手术,可全面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疾病转归。

    作者:徐慎之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不同特征孕妇孕期保健及产前检查情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对不同特征孕妇的产前检查情况、孕期保健情况及妊娠结局间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00例于2014年7月~2016年8月于我院分娩的孕妇为对象,观察其孕期保健情况、产检频率等信息,总结与妊娠结局间联系。结果接受教育程度以及产检次数等均会对妊娠结局造成影响,产前检查工作超过5次的420例孕妇中,有310例顺产,180例孕妇产前检查工作不足5次,有90例顺产,(P<0.05)。结论产检频率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孕妇顺产率越高,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杨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脑干梗死早期诊断中核磁共振弥散成像的意义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核磁共振弥散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已经被确诊为脑干梗死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给予核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以及常规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差异。结果本组32例脑干梗死患者中,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干梗死患者的核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测结果其阳性率均为100%。同时患者核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测结果均表现为高信号,常规核磁共振成像检测结果中则表现为等信号或者稍高信号。结论核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测相较于常规核磁共振检测,其能更加清晰的显示脑干梗死患者当前病情发展,对患者病情分级及治疗方案制定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田盛东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内镜下不同止血方法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目的:比较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治疗中不同止血措施应用价值。方法从2012年6月~2016年6月进入我院行内镜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选取110例进行分组:A组27例,注射止血;B组27例,电凝止血;C组28例,钛夹止血;D组28例,联合止血,分析四组止血情况。结果 A组6例再出血,B组5例,C组6例, D组1例,D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接受内镜止血方案治疗时,建议选择联合止血方案。

    作者:孔文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中的预防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中的预防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16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8,采用常规治疗)和治疗组(n=58,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经统计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作者:褚爱琴;许丽萍;潘珍珍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以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高职口腔医学专业中运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以龋病为例,探讨以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高职口腔医学专业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在我校2013级口腔医学专业中,随机、自愿选择100名同学作为实验组,其他共123名同学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以传统方式教学,分别在第一至四学期学习龋病相关知识;实验组在第一学期按照以龋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讲解龋病相关知识;观察两组的平均分、合格率和学生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平均分、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教学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的考核成绩平均分和合格率,效果明显,且参与学生满意度高。

    作者:朱亚利;张少姬;黎祺;张海英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糖脂平汤颗粒冲服对2型糖尿病并脂代谢紊乱的治疗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糖脂平汤颗粒冲服对2型糖尿病并脂代谢紊乱的治疗价值。方法将81例2型糖尿病并脂代谢紊乱患者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辛伐他汀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糖脂平汤颗粒冲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脂平汤颗粒冲服对2型糖尿病并脂代谢紊乱的治疗价值高。

    作者:孔庆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细节服务在门诊导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门诊导诊中细节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门诊于2015年4月后开始实施细节服务,在2015年4月前均为常规门诊服务,比较实施细节服务前后的门诊导诊质量和满意度。结果 A组满意度为98.57%高于B组8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导诊质量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导诊服务中,护理人员要重视细节服务,明确患者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提高门诊导诊质量。

    作者:刘秀红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探讨“三强训练法”对提高中医院校研究生医学英语阅读能力的作用

    目的:研究运用“三强训练法”提高中医研究生医学英语水平的作用。方法第一学期强化医学英语词汇。第二学期大量阅读国外文献、原著。第三学期要求掌握临床英语,提高研究生科研、临床水平。结果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三强训练法”能够显著提高中医研究生医学英语的临床英语运用的能力。

    作者:张玉峰;叶坤英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5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水平。

    作者:朱荣杰 刊期: 2016年第31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