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直视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配合及护理

郑丽颖

关键词:内镜, 鼻空肠营养管, 配合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内镜直视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患者的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5例内镜直视下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患者在置管期的配合及护理措施,评估患者置管效果。结果25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置管时间5~12 min,平均(9.7±1.1)min。整个置管过程中患者耐受性良好而无不良反应发生,后续营养补充过程中无并发症。结论内镜直视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需要护理人员与家属、医师、患者的联合配合才能达到安全、顺利插置的目的,护理人员也应该注重完成患者置管后的各项监督及预防性护理措施,避免患者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采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研究组(地屈孕酮)与对照组(黄体酮)。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94.9%、92.3%(P>0.05);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清孕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部酸痛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止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显著。

    作者:杨晓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药房不常用中药饮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房不常用中药饮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方法分析我院中药房不常用中药饮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统计措施实施前后饮片管理合格率与损失率。结果2015年6~12月,我院中药房不常用中药饮片管理不合格率为65.0%(655/1008),损失率47.0%(474/1008);2016年1~6月不合格率为15.4%(161/1046),损失率为11.9%(124/104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药不常用饮片的购买、储藏等进行良好的管理监督,对降低其使用不合格率与损失率有积极效果。

    作者:金仁淑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材料和方法”

    材料和方法(临床资料)是执行科研的关键部分,对于要进行的研究工作,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在事先:⑴选择好合乎一定条件的、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⑵采用一定的实验、诊断或治疗方法(包括实验步骤、方法、器材试剂、药品);⑶经过一定时期的观察,相同条件下的对照组,与他人结果比较并综合分析。这部分内容要求简明准确、材料完整可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不同种类抗生素临床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不同种类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100例,分别为头孢唑肟组、左氧氟沙星组以及阿奇霉素组,对比3种抗生素药物应用后的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抗生素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94%、95%,三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可以采用多种抗生素,其中头孢唑肟、左氧氟沙星以及阿奇霉素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科学选择。

    作者:李孝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OSCE模式与传统考核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s,OSCE)模式和传统考核模式在临床医学生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74名日照市人民医院2008~2015年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76名传统模式、98名OSCE模式)进行考核体系评价研究,自行设计评价量表,比较OSCE模式与传统考核模式在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采用OSCE模式培养的医学生在病史采集(80.6%)、医患沟通(78.02%)、临床思维能力(70.41%)、技能操作(70.41%)及综合评价(81.6%)等方面,考核成绩优于传统模式(均P<0.05);在基础理论方面,OSCE模式(79.6%)低于传统模式(8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CE模式在提高临床医学生实践技能方面更有优势。

    作者:冷静;张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采用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采用超声检查,分析超声诊断结果与子宫内膜厚度及病理诊断情况。结果(1)50例绝经后出血患者中,24例为子宫内膜厚度为小于5 mm,21例为子宫内膜厚度5~10 mm;5例为内膜厚度均大于10 mm;(2)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炎14例,子宫内膜息肉6例,子宫内膜增生8例,萎缩性子宫内膜1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为4例,子宫内膜癌为3例。与病理结果比较,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结论超声检查可准确判断子宫内膜的厚度,且临床诊断符合率较高,为子宫内膜病变提供重要的参考。

    作者:钱凯;韩彬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我院辅助用药的现状及管理模式初探

    目的:加强辅助用药的管理,控制辅助用药滥用情况,促进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建立辅助用药的管理模式。方法建立我院的辅助用药目录,通过应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我院医院2015~2016年辅助用药的用药金额、用药数量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对辅助用药的处方及医嘱进行点评。结果我院现阶段使用的辅助用药的数量及金额正在逐渐递增,对于处方及医嘱审核发现较多不合理性,临床药师联合行政部门就控制辅助用药滥用进行新的管理模式的探讨。结论我院制定关于辅助用药的管理模式,并顺利通过医院药事会的讨论。

    作者:汤逸斐;周志强;赵泉珍;杨喜芳;张丽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和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的108例患者分成A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和B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韩树海;王姝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

    目的:观察并分析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编号法将我院收治的4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单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持续治疗1周,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持续治疗1周。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

    作者:谭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在提高急诊护士核心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急诊科护士30名作为研究对象,自2014年4月~2015年6月对所有护士进行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对培训前后护士专业知识水平、护理操作、急救技能、综合能力及患者对护理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护士专业知识水平、护理操作、急救技能、综合能力及患者对护理的护理满意度均得到提高(P均<0.01)。结论将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用于急诊护士的培训可提高急诊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护理操作、急救技能及综合能力,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永新;黄丽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硝普钠治疗肾性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硝普钠治疗肾性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90例肾性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行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行硝普钠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60.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及心率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肾性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竭采用硝普钠进行治疗可以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鸿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性指论文所介绍的方法、论点,是用科学方法来证实,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这就要求:(1)进行科研设计时有周密的考虑,排除可能干扰结果的不利因素;(2)设立必要的对照组,甚至双盲对照研究;(3)对实验和观察的数据,要进行统计学处理;(4)无论是理论研究或实验研究,对结果的分析要从本课题资料出发,得出恰当的结论,切忌离题空谈设想和抽象推理。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CysC在中老年CKD患者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中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进行肾功能评价时胱抑素C(Cys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4例中老年CKD患者,以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99 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rGFR)将患者区分为肾功能正常及异常;同时使用CysC、Scr、BUN及基于Scr为基础的CKD-EPI方程估算GFR (EPIScr)评估。比较CysC、Scr、BUN及EPIScr在中老年及不同性别人群中的灵敏度、准确度及特异度;并分析其与rGFR的一致性。结果在中老年及不同性别人群中CysC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占优势,但特异度方面4者间无明显差异;CysC与rGFR的相关度在不同人群中均高。结论 CysC是中老年人群肾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

    作者:郑敏;吕晓静;朱玮玮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微时代下医学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微课运用研究

    在微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影响,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即“微课教学”。本文主要就微课的发展,以及医学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微课使用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得出在微时代的社会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作者:王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腔麻醉在剖宫产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比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腔麻醉在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剖宫产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70例)及硬膜外腔麻醉(对照组70例),对比患者麻醉效果并测定其麻醉阻滞显效时间、阻滞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97.1%)与对照组患者(78.6%)相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60.2±9.7)min、麻醉阻滞效果评分(2.8±0.6)分,两组患者在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效果评分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相较于硬膜外腔麻醉能为剖宫产患者提供更加优秀的麻醉效果,在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效果上均优于硬膜外腔麻醉。

    作者:杜春明;刁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微切口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B组采取小切口超声乳化术,C组采用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后视力恢复、并发症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手术后1 d以及1周,C组患者视力恢复到0.5之上的比例高于A、B两组且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满意度优于A组及B组(P<0.05)。结论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具有切口小,恢复视力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患者满意度较高等优点。

    作者:张耀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维生素D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维生素D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儿3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观察组行孟鲁司特钠联合维生素D,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FEV1、PEF水平均有升高,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孟鲁斯特纳联合维生素D可有效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

    作者:邵玉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果糖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联用果糖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我院收治的160例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果糖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丹红注射液联用果糖注射液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果糖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岳光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PBL结合CBL教学在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PBL结合CBL教学在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成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1~12月进行培训的48名口腔住院医师。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学生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乙组则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授课。对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以及对教学手段的评价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学生中认为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问题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数更多,对比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CBL教学在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能够获得较好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分析能力。

    作者:徐平;李晨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析外痔切剥辅助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析外痔切剥辅助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数字随机选择的方法,从我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接受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5例。其中,A组患者应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实施外痔切剥辅助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经过不同的手术治疗之后,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85%、并发症的发生率45.71%、复发率为22.85%;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并发症的发生率11.42%、复发率为5.7%,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术式与PPH联合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显著。

    作者:乔俊;龚建明;徐琴;须海丰;周金莉;马静怡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