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种类抗生素临床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李孝国

关键词:抗生素, 呼吸道感染,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种类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100例,分别为头孢唑肟组、左氧氟沙星组以及阿奇霉素组,对比3种抗生素药物应用后的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抗生素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94%、95%,三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可以采用多种抗生素,其中头孢唑肟、左氧氟沙星以及阿奇霉素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科学选择。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采用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采用超声检查,分析超声诊断结果与子宫内膜厚度及病理诊断情况。结果(1)50例绝经后出血患者中,24例为子宫内膜厚度为小于5 mm,21例为子宫内膜厚度5~10 mm;5例为内膜厚度均大于10 mm;(2)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炎14例,子宫内膜息肉6例,子宫内膜增生8例,萎缩性子宫内膜1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为4例,子宫内膜癌为3例。与病理结果比较,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结论超声检查可准确判断子宫内膜的厚度,且临床诊断符合率较高,为子宫内膜病变提供重要的参考。

    作者:钱凯;韩彬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药房不常用中药饮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房不常用中药饮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方法分析我院中药房不常用中药饮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统计措施实施前后饮片管理合格率与损失率。结果2015年6~12月,我院中药房不常用中药饮片管理不合格率为65.0%(655/1008),损失率47.0%(474/1008);2016年1~6月不合格率为15.4%(161/1046),损失率为11.9%(124/104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药不常用饮片的购买、储藏等进行良好的管理监督,对降低其使用不合格率与损失率有积极效果。

    作者:金仁淑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视网膜脱离术后出院患者83例,并随机分为干预组(n=42)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给予常规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持续2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视网膜复位率、健康知识掌握度及心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视网膜复位率、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后对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进行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和视网膜复位率。

    作者:张松艳;山慈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肝癌介入治疗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意义评析

    目的:研究肝癌介入治疗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接受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普通组行单一治疗性护理,综合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术护理满意度、1年生存率;术后血肿、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情绪状态、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综合组相较于普通组介入术护理满意度、1年生存率更高,P<0.05;综合组相较于普通组术后血肿、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更少, P<0.05;护理前两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相似,P>0.05;护理后综合组相较于普通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对手术的影响,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作者:徐桂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渐进式教学在泌尿外科研究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渐进式教学法应用于在泌尿外科研究生教学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实习的72名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6名。传统组实施传统带教学习,实验组实施渐进式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学习积极性,实习后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实习之前,两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显著差异,实习后,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较好, P<0.05。另外实验组在学习满意度与对病例书写分析方面,考试成绩也好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泌尿外科研究生在带教过程中实施渐进式教学法,可全面提升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欲望,提升实际操作水平。

    作者:梁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针刺在治疗原发性失眠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针刺在治疗原发性失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16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百会、神庭、神门等穴位治疗。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项睡眠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但在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方面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原发性失眠症可有效改善睡眠状况,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特别是在改善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等方面。

    作者:赵兰慧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微螺钉种植体在正畸临时支抗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微螺钉种植体在口腔正畸临时支抗中的应用。方法将86例双颌前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3例。均行直丝弓矫治技术正畸,其中治疗组采用微螺钉种植体临时支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时支抗,术后24个月行X线两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有效率为86.05%;治疗组上中切牙唇倾角(U1-SN)和下中切牙-MP平面角(L1-MP)均小于对照组,上下中切牙角(U1-L1)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且未出现支抗脱落、松动及手术区感染等。结论微螺钉种植体在正畸时作为临时支抗与传统支抗相比效果更好。

    作者:杨旭;刘正彤;许海军;石开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医学论文的写作模式

    医学论文内容千差万别,但写作有一定模式,一篇完整的医学论文的主体项目应包括:(1)文题;(2)作者署名;(3)摘要;(4)关键词;(5)引言(由此起才进入论文正文);材料和方法(或改为临床资料分析);(7)结果;(8)讨论;(9)参考文献。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宜超过5000字。多年来中外文期刊对论著文章的结构已形成了通用模式,正文内容主要由引言(Introduction)、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和(and)讨论(Discussion)等部分组成,英文简称为IMRAD。此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其具体情况改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加味参芪仙补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加味参芪仙补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加味参芪仙补汤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参芪仙补汤辅助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有效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作者:孟咸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材料和方法”

    材料和方法(临床资料)是执行科研的关键部分,对于要进行的研究工作,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在事先:⑴选择好合乎一定条件的、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⑵采用一定的实验、诊断或治疗方法(包括实验步骤、方法、器材试剂、药品);⑶经过一定时期的观察,相同条件下的对照组,与他人结果比较并综合分析。这部分内容要求简明准确、材料完整可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确诊率及治疗效果,分析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DWI信号特点。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确诊率为84.00%,治愈率为56.00%;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为92.00%,治愈率为72.00%,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和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DWI信号为高信号或稍高信号,与慢性期相比弥散系数降低,患侧平均弥散系数为(0.37±0.05),健侧平均弥散系数为(0.94±0.10)。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其脑梗死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确诊率,早诊断早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向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专利类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著录格式为:[序号]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患者,分别应用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较好。

    作者:张玉洁;姚淑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内窥镜侧后路减压治疗腰椎间孔狭窄症

    目的:观察全内窥镜下侧后路精准减压治疗腰椎间孔狭窄症减压效果及疗效。方法对27例腰椎间孔狭窄症患者行侧后路精准减压,术后随访,记录术前1 d、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年ODI评分、下肢痛VAS评分。结果27例患者均在局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椎间孔面积由手术前的(46.89±5.89)mm2扩大到(112.52±26.13)mm2(P<0.01)。患者腰痛及下肢痛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VAS下肢痛评分由术前(6.71±0.72),改善到术后3月(2.85±0.77),术后6月(2.81±0.41),术后1年(2.71±0.47)(P<0.05)。ODI评分由术前(71.11±6.08),改善到术后3月(27.26±5.18),术后6月(2.59±1.81),术后1年(12.74±1.59)(P<0.05)。结论全内窥镜下侧后路精准减压治疗腰椎间孔狭窄症可以充分减压神经根,快速缓解患者下肢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脊柱微创手术技术。

    作者:康然;周小阳;孙道喜;顾军;邓蓉蓉;戴春岗;陈方庆;张仕兵;谢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腔麻醉在剖宫产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比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腔麻醉在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剖宫产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70例)及硬膜外腔麻醉(对照组70例),对比患者麻醉效果并测定其麻醉阻滞显效时间、阻滞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97.1%)与对照组患者(78.6%)相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60.2±9.7)min、麻醉阻滞效果评分(2.8±0.6)分,两组患者在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效果评分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相较于硬膜外腔麻醉能为剖宫产患者提供更加优秀的麻醉效果,在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效果上均优于硬膜外腔麻醉。

    作者:杜春明;刁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早期实施呼吸支持策略在救治急性中毒危重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早期实施呼吸支持策略在救治急性中毒危重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9例急性中毒危重患儿,均早期实施呼吸支持策略,选择适当的呼吸支持模式,对比患儿治疗前后的APACHEⅡ评分、pH、PaO2、PaCO2、SpO2等指标,并分析预后情况。结果本组19例患儿行SIMV+PSV+PEEP呼吸支持模式13例,BiPAP+PSV+PEEP模式4例,CPAP+PSV模式2例,平均上机时间(4.02±0.76)d,治愈18例,死亡1例,治愈患儿均能一次成功撤机,治疗后患儿的APACHE Ⅱ评分显著降低,PaO2、PaCO2、SpO2等指标显著改善。结论早期实施呼吸支持能够迅速改善急性中毒危重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减少呼吸衰竭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姜源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36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文亚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摘要”

    论文摘要是论文的缩影,是全文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全文通过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果,资料数据,提出有意义的结论(包括阳性及阴性),不可加进解释和评论。使读者和编辑审稿人一目了然,从而大大节省了他们的阅读时间,能在短时间内让读者决定是否值得进一步详读全文;对审稿人来说,这是取舍该稿、是否录用的第一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生物共振治疗仪对儿童过敏性紫癜变应原检测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生物共振治疗仪(MORA)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77例)和脱敏组(177例),分别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以及药物联合MORA治疗。结果两组的治疗前后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敏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7.42,P<0.01)。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可找到过敏原,且MORA生物共振仪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安全有效。

    作者:刘琬椿;吕梅;冯利娇;张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从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选取100例纳入本研究,治疗后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运用功能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达到100%,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比对照组患者更好,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43.6±14.5)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针对神经内科脑卒中疾病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

    作者:王春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