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的影响

汤定荣

关键词:麻醉, 镇痛, 术后认知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40例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静脉镇痛,观察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MMSE评分情况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和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均会有影响,应合理选择麻醉方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且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在晚期胃癌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所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46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FOLFOX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之后,观察组在临床治疗中的总有效率(69.57%)比对照组(39.13%)高,且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的不良反应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胃癌的临床患者予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提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潘琴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15例,根据当时具体治疗情况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68例则采取腹腔镜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数据,再对术后复查情况(输卵管通畅、宫内妊娠、再发异位妊娠)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的输卵管通畅、宫内妊娠、再发异位妊娠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下进行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佳.

    作者:杨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综合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36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另取同期36例尿毒症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心衰发生率为30.5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SDS评分为(33.6±4.2),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为(420.6±50.6)m,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的预防效果明显,心衰发生率降低.

    作者:曹玉兰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辅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辅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0例20眼,根据患者眼压、UBM、房角检查结果进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分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部分病例进一步针对原发病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患者的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眼压、视力情况,随访6个月.结果 20眼中有16例为2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4例为3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 2~7 d后,8例8眼虹膜和房角新生血管完全消退,10例10眼2周后新生血管完全消退,术后随访6个月,20例18眼虹膜及房角均未见新生血管复发.术后随访6个月,20眼中有16眼无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 mm Hg,位于正常范围,有效率为80.00%;4眼加用2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 mm Hg.术后6个月时20眼中16眼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2眼视力无明显变化,2眼行前部视网膜冷凝者视力下降.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可作为治疗NVG的辅助方法,根据不同病情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可有效治疗NVG.

    作者:王美菊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全过程护理干预效果观察及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全过程护理干预效果及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9例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过程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13.64%,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13.6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8.1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全过程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翁锦汶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自发性脑出血开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37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析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开颅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痰液培养,早期气管切开,加强营养支持等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治愈20例,好转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08%.本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为4~12 d,平均控制时间为(8.0±2.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6±1.2)d、肺部病灶吸收时间(10.5±3.6)d、治愈时间(12.0±3.2)d.结论 自发性脑出血开颅术后给予早期气管切开、营养支持等治疗,可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舒张;邱玉发;左刚;许悦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修复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与研究

    目的 研究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修复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锁定加压钢板,对照组:解剖钢板内固定,对比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12%、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8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在Pilon骨折中价值较高.

    作者:刘鹏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与优越性研究

    目的 探讨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优越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早产儿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发展性照顾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儿每日睡眠时间、每日喂奶量、体质量恢复至正常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每日睡眠时、每日喂奶量和体质量增长速度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53.33%),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护理中应用发展性照顾干预模式,可有效提升患儿早产儿发育及恢复效果,对于改善患儿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徐海英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门诊防跌倒综合管理措施的实施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门诊防跌倒综合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1月开始实施门诊防跌倒综合管理措施,选择实施前(2015年1~12月)门诊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实施后(2016年1~12月)门诊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就诊期间跌倒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门诊跌倒事件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3.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门诊护理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7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实施门诊防跌倒综合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门诊患者跌倒风险,防控效果较高,同时有助于医患关系维护.

    作者:王亚芳;李美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补肺通络方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肺肾气虚证的疗效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使用补肺通络方治疗对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医院诊疗的60例COPD急性加重期肺肾气虚证患者,采取随机均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将常规治疗方案运用于对照组患者,补肺通络方治疗运用于观察组患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血清C-反应蛋白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3.33%,比对照组的73.33%高,观察组各项肺功能指标以及C-反应蛋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肺通络方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肺肾气虚症患者,对肺部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周立刚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放射诊断在颈椎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研究在颈椎病患者康复中采取放射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计算机表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64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为对照组(n=32)与实验组(n=32),将采取我院常规康复教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我院放射诊断康复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经不同康复干预后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88%)、症状消失时间(4.12±0.56)d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8.13%)、症状消失时间(6.89±0.76)d,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放射诊断康复干预应用在颈椎病患者中具有确切疗效,可以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永波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小组系统护理干预对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重症急救患者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小组系统护理干预对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重症急救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病房收治的52例重症急救患者,选取其中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30例实施小组系统护理干预,另外同类手术患者22例接受传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病情平稳所需平均时间、气切局部出血量、辅助呼吸撤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小组系统护理干预的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围手术期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

    作者:孙建兰;丁玉琴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综合护理降低尿毒症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分析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降低尿毒症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76例尿毒症患者,按对照研究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所给予护理基础上施行综合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低血压、出血、内瘘管堵塞、猝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现低血压6例,出血1例,猝死0例,内瘘管堵塞4例;对照组出现低血压16例,出血1例,猝死1例,漏管堵塞8例;前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95%,低于后者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降低尿毒症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包如娟;刘纯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6S管理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目的 研究6S管理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44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2例.一组患者实施对症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6S管理模式指导下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上述4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6S管理模式取得的效果较好.

    作者:居素芹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高尿酸血症调查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维持性透析治疗的21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等临床资料.结果 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血液透析患者为12.7%,腹膜透析患者为17.9%,低于非透析的慢性肾病患者.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仍存在高尿酸血症,仍需要进一步治疗.

    作者:周兴磊;孟晨;李双;王洲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不同密闭式吸痰方式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不同密闭式吸痰方式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R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方式进行吸痰,观察组28例患者采用半密闭式吸痰方式进行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吸痰后较吸痰前SPO2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吸痰后SPO2较吸痰前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吸痰后SPO2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1周中观察组患者吸痰次数平均为(5.7±1.4)次/d,少于对照组的(8.2±1.6)次/d;吸痰量(3.1±0.3)ml/d,多于对照组的(2.4±0.2)ml/d,吸痰间隔时间(2.40±0.25)h,长于对照组的(1.60±0.33)h.两组患者每日吸痰次数,吸痰量及间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肺部感染、气道损伤及痰痂阻塞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闭式和半密闭式吸痰方式均可改善患者的SPO2,提高患者的吸痰效果,但半密闭式吸痰方式效果更佳.

    作者:仝晓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观察脑出血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与讨论脑出血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脑出血早期患者为分析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n=15)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15)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影像学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 脑出血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牛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热毒宁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目的 探索热毒宁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集我院2015年1~10月收治的111例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面分析该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从治疗总有效率来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与病毒性肺炎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患者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的不良反应率仅为4.50%,且全是轻微不良反应.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上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繁红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MRI与增强CT在诊断肝癌准确率方面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究与分析MRI与增强CT在诊断肝癌准确率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9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行手术或经皮穿刺活检确诊,均给予CT以及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结果 CT增强检查结果中肝外病灶(1.69±0.56)个,肝内病灶(2.36±0.78)个,MRI检查结果中肝外病灶(2.15±0.39)个,肝内病灶(2.91±0.63)个,MRI与CT增强相比肝内病灶以及肝外病灶检出数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检查肝癌准确率为81.11%,MRI检查肝癌准确率为91.11%,MRI与CT增强相比肝癌检查准确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相比于CT诊断肝癌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作者:滕心瑞;徐金亮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导致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阴道分娩产后出血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与同期按照1:1比例选择的阴道分娩无产后出血的正常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对年龄、产前检查、临产前体质量指数(IBM)、心理反应、流产次数、妊娠高血压疾病(妊高症)、产程、新生儿体重等进行统计,分析影响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并进一步探讨相关应对措施.结果 观察组未进行定期产前检查40.00%、有不良心理反应33.33%、流产次数(1.98±0.40)次、妊高症15.00%、产程(15.12±2.24)h、新生儿体重(3.79±0.23)kg高于对照组的15.00%、16.67%、(0.87±0.26)次、1.67%、(11.78±1.87)h、(3.32±0.19)kg(P<0.05),为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结论 导致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因素复杂,应针对上述相关因素通过加强计划生育宣传、进行产前检查、心理指导、产程干预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3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