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栓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水平的比较分析

崔海

关键词:脑血栓, 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 比较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血栓患者治疗前、后机体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含量。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0例脑血栓患者,均应用奥扎格雷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2、4、8周,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 含量为(32.24±8.57)%、(24.26±8.39)%、(12.25±6.39)%与治疗前的(50.26±9.83)%相比,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含量可作为临床诊断、治疗脑血栓的一项重要指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整体综合护理模式护理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5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和复发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情况发生几率情况方面具有优越性,P<0.05。结论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中效果更佳。

    作者:韩桂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方法针对某医院在2014年收治80例呼吸道疾病患者,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与记录,为了找到佳的临床治疗方式,将病患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的是沐舒坦治疗的方式,对照组采用的是溴已胺治疗的方式,在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后,可以对比出佳的治疗方法。结果采用沐舒坦(盐酸氨溴索)治疗的40例患者中,有效率为97.5%,对照组采用的是必嗽平(溴已胺)的治疗方式,有效率为72.5%,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差异性。结论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理呼吸道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而且毒性反应比较小。

    作者:牛淑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积极早期胰岛素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积极早期胰岛素方式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降糖药物、胰岛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抗结核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水平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积极早期胰岛素治疗可取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温乐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患者麻醉临床问题分析

    目的:对老年患者麻醉临床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同时针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详细的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在手术之前的具体情况和麻醉的具体方式以及麻醉期间对患者的管理进行统计和总结,然后对老年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结果老年患者在麻醉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血压下降,另一个是心律失常。结论在手术期间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观察,对症处置等措施,对老年患者的顺利麻醉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侯艳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腹腔镜与开腹巨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指导巨脾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选取我院50例巨脾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LS组)和对照组(OS组),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结果除手术时间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对比上,LS组均优于O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对比,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术的疗效更好、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江疆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护合作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医护合作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并伴有吞咽障碍患者16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根据实验组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对其进行不同的健康教育,包括脑卒中相关知识基础吞咽功能训练,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和安全事故等处理方法等。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患者在护理后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以及护理效果,并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的知晓程度和对护理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并将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医护合作的健康教育,能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康复效果和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何德深;黄世福;黄晓晖;陈东霞;严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创新教育探讨

    人体解剖学是护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践,对开展创新教育进行探讨。

    作者:李亚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硬膜外麻醉的意外及并发症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的意外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实行硬膜外麻醉手术的患者39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硬膜外麻醉的意外及并发症与患者的耐受力及医师的操作技术有关。结论加强防止硬膜外麻醉的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命质量。

    作者:孙洋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07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结果39例猝死患者中男女比为2:5;发病前有情绪应激18例;有高血压、脑卒中史为7例和26例;梗死时有心衰18例;梗死时有低血压或休克14例;QRS低电压例;室内传导阻滞7例;与未猝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到,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后猝死的主要因素就是恶性心律不齐,如果患者的心脏负荷加重,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恶性心律不齐的症状,而造成患者心脏负担加重的主要因素包括情绪不稳、精神紧张以及过度劳累等。

    作者:计秀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硫酸镁与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镁与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36例给予盐酸利托君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硫酸镁治疗。结果两组延长孕龄时间、足月分娩率、Apgar评分、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先兆早产的临床治疗。

    作者:汪海霞;刘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孕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分析

    目的:分析孕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方法将我院进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的678例孕早期女性按照病史、妇科检查、B超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妊娠组,先兆流产组,胚停组,异位妊娠组,然后对所有孕早期女性进行β-HCG水平测定。结果四组第六周的β-HCG均高于第五周,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先兆流产组、胚停组和异位妊娠组第五、第六周β-HCG 值及48 h倍增率均低于同期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期血清HCG水平检测对于先兆流产、异位妊娠等的诊断、鉴别诊断、转归、预后,避免过度治疗或过分保胎形成过期流产继发凝血功能障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对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产妇5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实行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皮至婴儿分娩出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吴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微创接骨板技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

    目的:分析微创接骨板技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诊治的102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微创接骨板组(51例)与传统内固定组(51例),传统内固定组患者采用传统内固定术治疗,微创接骨板组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接骨板组的手术效果优于传统内固定组(P<0.05)。结论微创接骨板技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安相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3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缓解、肺部啰音消失,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围生期保健,对病原体进行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患儿置于中性温度,加强营养,维持液体及电解质平衡,雾化治疗,必要时可以拍背吸痰,可提高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学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本文思考和探讨了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与方式,即通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和优化课程建设,强化实践教学活动,完善保障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构建医学高职院校立体化人文教育模式,为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作者:巩建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7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间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8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55±25) min术中出血(90±60)ml,病理诊断:子宫平滑肌瘤,切口甲级愈合,住院(5.5±1.5)天。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禁忌症,腹腔镜下切除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可保留子宫,维持正常月经及生育功能。

    作者:周文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也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总结近年来的临床工作经验,结合临床文献,对慢性心衰的临床护理需求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慢性心衰患者学习需求、健康教育需求、整体评估需求、自我护理需求、运动需求及院感控制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作者:翟新华;林荣翠;邓松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4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展开研究,体重正常及过高患者采用合理的胰岛素及双胍类增敏剂治疗;体重较轻者给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磺脲类降糖药物治疗,消瘦糖尿病患者初期使用46 U/d的胰岛素治疗,观察44例患者治疗效果。结果44例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含量都比治疗前低,且治疗后FT3、FT4各数据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与糖尿病临床表现有诸多相似之处,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研究和分析,能提升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魏宪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疏血通脉胶囊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疏血通脉胶囊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脑梗塞恢复期病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西药基础治疗,观察组于此基础上加用疏血通脉胶囊。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经药物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后者(P<0.05);而两者安全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脉胶囊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效果肯定,安全度高。

    作者:王冠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15例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15例,均进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植入治疗,术后6个月内复查时,无粒子移位现象;随访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6.7%,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为口腔颌面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柯立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