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挺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习惯性流产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收治疗的12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习惯性流产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以大大的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岩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析联合应用微创穿刺引流以及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恢复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范军强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子宫动脉上行支行可逆性阻断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运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子宫肌瘤提出前行子宫动脉上行支可逆性阻断,对照组直接行肌瘤剔除,通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排气情况、复发和术后月经情况等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 <0.05);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复发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的(P <0.05);治疗组术后首次月经来潮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可逆性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运用,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复发机会,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任璐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脊柱创伤手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放手术,研究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等,评价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切口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也低于后者(P<0.01),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疼痛低,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脊柱创伤症的理想方法。
作者:宋善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风险因素评估量表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外科使用留置针的住院患者4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8例和观察组225例,采用《留置针静脉炎风险因素评估量表》对观察组患者静脉情况进行评估。评估表从患者血管等级、年龄、日输液量、输入液体渗透压、pH 值、静脉穿刺部位、留置针型号等7个方面进行条目设置和计分。根据各条目总分将患者静脉情况分为3个等级。依据患者静脉等级对其进行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有效预测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高危因素,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24.56%,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10.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留置针静脉炎风险因素评估量表》对静脉留置针患者静脉炎高危因素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许广亮;贺晓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UE)标准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对490个乳腺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依据标准 UE 评分标准和改良 UE 评分标准进行评分,3分及以下为良性,4分及以上为恶性。结果标准 UE 评分方法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89.0%、94.9%、72.6%。改良 UE 评分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2.7%、94.7%、87.2%。两者准确性和敏感性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使用更为简便、准确,有助于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
作者:张慧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我院9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给予对照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且 P <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 P <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且 P <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相对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更为理想,能减小创伤,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安全有效。
作者:郭玉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44.7%,高于对照组的23.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9%;观察组38例患者中2例(5%)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16%)发生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邢双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使用不同麻醉治疗后的恢复影响情况。方法根据2013~2014年我院接收的85例老年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比患者接受不同麻醉方式后的效果。结果在对病情进行会诊和评估后,对此85例老年患者分别采用了合适的麻醉方式,手术顺利,无意外出现。其中20例手术采用全身麻醉,麻醉结果中19例为优,1例为差;16例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其中的10例为优,5例为良,1例为差;38例为硬膜外麻醉和腰麻,36例为优,2例为良;11例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全优。结论患者的年龄增加后,会对麻醉药物的反应降低,吸收速度减慢,所以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时候,应该要考虑到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郑宝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胃镜室的护理风险,实施风险管理。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2例胃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医院、医务人员、药物、患者自身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胃镜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院内管理,建立健全胃镜室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麻醉药物及急诊药物管理,规避药物风险;对患者进行病情相关教育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内镜风险防范意识和评估风险的能力,以减少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石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通络胶囊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通络胶囊,回顾性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 UPDRS-I、UPDRS-II、UPDRS-Ⅲ、UPDRS-IV、LSIB 和 PDQ 评定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胶囊具有减毒作用,可改善患者综合功能,降低帕金森病致残率,应用其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对提高患者生活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彦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析锁定钢板插入技术在股骨粗隆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优良率为84.78%,对照组为78.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功能锻炼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插入技术在股骨粗隆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汝鑫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效果,为防治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9例不同诱因引起的糖尿病足患者给予积极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循环、外科治疗、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59例糖尿病足患者中,52例创面愈合(88.1%),6例行截肢术(10.2%),1例死亡(1.7%)。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积极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作者:张涵涛;东霖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改变与激素疗效的关联性。方法选取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选取30例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4例患者治疗前后尿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Scr),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β2-MG、Scr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而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52.9%,低于正常对照组的90.0%(P <0.01)。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管间质改变对激素疗效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控制激素水平有助于改善伴有的肾小管间质病变。
作者:侯小静;张玉峡;张国胜;朱广领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控制现状。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3年1月~2014年9月患者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并且将这些老年冠心病患者,可以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中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针对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给予控制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两组进行分析,发现其相关危险因素包括:研究组经药物治疗及控制干预后,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对患者临床治疗发挥有效性与安全性。结论在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患者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控制干预,具有有效性,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发挥优越性。
作者:宋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根据2012~2014年我院接收的56例脾破裂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手术和非手术两组,采取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情况,预后效果等等。结果手术组患者治疗痊愈的为23例,占比例的82.1%;好转的为5例,占比例的17.9%;无死亡病例。非手术组治疗痊愈的为14例,占比例的50%;好转的为13例,占比例的46.4%;1例死亡病例,占比例的3.6%,其中非手术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6例转为开腹手术, 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临床中接受手术治疗的效果突出,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对合并严重外伤的患者使用效果优秀,临床中治疗以抢救为主,挽救患者的生命,然后考虑是否保留脾脏。
作者:李爱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广西壮族地区是地中海贫血高发区,其中重型地中海贫血是广西壮族地区主要出生缺陷之一,因为该病目前缺少有效治疗方法,所以宣传预防知识,让人们认识到其危害性,充分配合实施婚前、产前筛查,发现高危群体后要做好产前诊断,一旦发现妊娠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孕妇,及时做好干预措施,让其终止妊娠,大限度减少出生缺陷患儿。
作者:雷彩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宿舍人际冲突调查与住培基地住培生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有效防止和处理住培生宿舍人际冲突,有利于住培生身心健康和培训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住培基地的管理及建设。本研究以上海市各医院随机抽查的480名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医学继续教育住培基地的住培生宿舍人际冲突来源及对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讨。
作者:朱金水;张瑞;达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究中青年急性脑梗死后发生抑郁和焦虑状态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8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78例健康中青年体检者的情况相对比。结果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组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5.90%,焦虑发生率为42.31%,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脑梗死发作次数、病程、梗死部位是主要引发中青年急性脑梗死后抑郁和焦虑因素(P <0.05)。不同性别、职业、年龄对抑郁、焦虑无明显影响。结论中青年急性脑梗死后焦虑状态的发生率较高,脑梗死发作次数、病程、梗死部位是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宋孝福;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