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钰书
目的:探讨关于心理咨询语言语用,提出心理咨询语言语用策略。方法首先探讨心理咨询语言的特点,然后探讨心理咨询语言语用中的迎合性,后提出心理咨询语言语用策略。结果咨询师巧妙使用语言艺术,可以有效提高解决咨询者的心理问题。结论在心理咨询上,应当加强语言语用策略应用。
作者:魏桂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我院9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给予对照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且 P <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 P <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且 P <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相对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更为理想,能减小创伤,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安全有效。
作者:郭玉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基底节区血肿经外侧裂-岛叶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特点。方法对20例40侧成人尸头标本的外侧裂、岛叶、大脑基底节等进行相关解剖。结果岛叶的供血动脉为大脑中动脉 M2段,扇形展开,方向为从岛叶表面向后上,并将很多微小的穿支血管发出来对岛叶皮层进行供应;岛叶的中后短回在其中部水平切面上垂直向内和内囊膝部及壳核为宽阔的部分相对应。结论深入研究基底节区血肿经外侧裂-岛叶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特点能够为临床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血肿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作者:贾振锋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经前期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60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治疗组应用舍曲林治疗,对照组进行多塞平进行治疗,以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对比两组3个疗程结束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5%,对照组有效率81.3%,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舍曲林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更加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庞悦平;赵亚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心血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心血管医师的重要途径。传统专业学位研究生与科学学位培养目标混淆不清,课程设置陈旧,忽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偏重理论知识考核。针对这些不足,分别从课程设置、专业英语和前沿知识学习、导师和科室作用及临床技能考核等方面进行改进,加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为提高心血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肖骅;徐嘉蔚;罗素新;王曦;董倩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甲硝唑与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硝唑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复发率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腰骶酸痛、白带异常、月经失调以及下腹痛等症状改善程度、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硝唑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理想。
作者:唐桂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25例川崎病的诊疗过程,研究川崎病的一般病理特点以及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5例川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川崎病患儿常表现有冠状动脉扩张或管壁增厚毛糙、血 WBC、肝功能损害及心肌酶升高等现象。结论临床医学上认为 EB 病毒感染以及支原体感染都和川崎病具有一定的联系,并且实验中显示单剂大量丙种球蛋白对该疾病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郭振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案,观察实施效果并分析中医治疗原理。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中医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中医组则采取辨证治疗,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气情况、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辨证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运用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赵世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应用于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患有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共100例,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均应用临床常规抗生素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4%;对照组有效率6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P <0.05)。结论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应用于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以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1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患者临床资料为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患者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因素为弥漫性脑肿胀(9例),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3例),3 h 以上的脑疝(3例),广泛性严重脑挫裂伤(2例),脑组织缺血缺氧(1例)。经过临床治疗及预后后,18例患者中死亡7例,恢复良好4例,轻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根据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不同形成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将患者颅内血块及颅内压及时清除和控制,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与致残率。
作者:张晓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法应用于高危出血倾向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和透析管路,严密监测机器参数,发现凝血及时处理。结果经过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42例无肝素透析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且未发生出血现象。结论行无肝素透析既可降低出血危险,又能达到充分的透析效果,而密切的观察和科学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无肝素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王芬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对高血压前期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甘肃省庆阳市中医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门诊高血压前期患者7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两组均低盐饮食、限制饮酒、适当锻炼以控制体重、保持良好心态与心理平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大柴胡汤,比较两组干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有效率为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柴胡汤在高血压前期中的应用可疏肝解郁、调和气血、益气清热,大幅缓解眩晕等临床症状,防止向高血压发展。
作者:胡胜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基础胰岛素联合小剂量格列美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和低血糖反应。方法选择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24周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变化。结果两组 FBG、2hPG、HbA1c 治疗后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 HOMA-IR、HOMA-β均得到改善(P <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BMI 治疗后变化不大,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血糖反应试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础胰岛素联合小剂量格列美脲治疗能显著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胰岛功能,低血糖发生率低。
作者:曹贵文;陶庆利;杨春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需进行气管插管全麻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 HC 可视喉镜组(H 组)和Macintosh 直接喉镜组(M 组),分别记录并统计声门显露时间、声门显露程度、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并发症;观察插管过程中颈椎屈曲度变化。结果 M 插管时间组长于 H 组,且 H 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以及 C/L 分级高(优)于 M 组(P <0.05);H 组环状软骨按压例数少于 M 组(P <0.05)。暴露声门时,H 组在颈椎屈曲度变化低于 M 组及插管后并发症发生率(7.1%)低于 M 组(19.1%)(P <0.05)。结论可视喉镜在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方面显示出很多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宇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比较钢板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在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劈裂型股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研究组疼痛改善情况和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效果优于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操作简单。
作者:李忠心;顾笑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又称内异症,是育龄女性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可达10%~15%,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研究指出,在位内膜病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在位内膜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关注在位内膜异变,通过改变在位内膜生物学、组织学特征,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及治疗内异症也将是未来临床研究的重点。针对细胞因子、基因等多种水平给予治疗,即在“在位内膜源头论”的基础上治疗作用进行研究与探索,将为治疗内异症提供新的策略与方法。
作者:马琰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