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阳
目的:探讨小儿复拇指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按 Wassel 分类法选择不同术式,对56例复拇指畸形的小儿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随访1~8年,平均(5.68±2.16)年,对比拇指术前后 X 片、外形、功能,除5例并发症外,其余各指均恢复正常的骨轴线、外形和功能。结论按 Wassel 分类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可减少术后畸形的发生。
作者:袁伟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对于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当中临床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肾衰患者分为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综合护理办法,对照组则运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采用整体化综合护理,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且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用药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依据帕金森统计评分量表(UPDR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周,治疗有效率84.4%,高于对照组的60.0%(P <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P <0.05)。结论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用药治疗帕金森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行为及运动等功能,减少并发症。
作者:单若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84例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实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实验组采用微创软通道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常规的治疗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有效率86%高于对照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引流术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樊旭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通络胶囊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通络胶囊,回顾性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 UPDRS-I、UPDRS-II、UPDRS-Ⅲ、UPDRS-IV、LSIB 和 PDQ 评定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胶囊具有减毒作用,可改善患者综合功能,降低帕金森病致残率,应用其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对提高患者生活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彦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充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22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采取不同治疗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就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的治疗效果展开探讨。结果两组患者远期疗效相同,近期效果一次性根充远胜于多次根充法。结论治疗急性牙髓炎时采取一次性根充治疗法,安全简捷,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热百·卡德尔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疾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2~2014年我院接收的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64例,全部患者都接受常规抗感染解痉挛治疗,观察组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患者接受治疗4小时和24小时后的 pH,PaO2、PaCO2等动脉血气指标为观察组优秀,患者 HR/RR 明显下降,SaO2有所提升, P <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 II 型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非常明显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效果。
作者:林庆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评价脑出血超早期止血治疗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38例纳入 A 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54例纳入 B组、采用血肿穿刺抽吸术52例纳入 C 组,对比30日内死亡例,术后30日 GOS 评分、卒中量表(SSS)评分、Barthel 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A 组死亡5例、B 组死亡7例、C 组死亡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C 组 SSS 评分高于 A 组,C 组 ADL 评分高于 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肿穿刺抽吸术有助于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增强存活患者生活能力。
作者:肖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根据2012~2014年我院接收的56例脾破裂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手术和非手术两组,采取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情况,预后效果等等。结果手术组患者治疗痊愈的为23例,占比例的82.1%;好转的为5例,占比例的17.9%;无死亡病例。非手术组治疗痊愈的为14例,占比例的50%;好转的为13例,占比例的46.4%;1例死亡病例,占比例的3.6%,其中非手术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6例转为开腹手术, 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临床中接受手术治疗的效果突出,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对合并严重外伤的患者使用效果优秀,临床中治疗以抢救为主,挽救患者的生命,然后考虑是否保留脾脏。
作者:李爱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门诊和病房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地尔硫卓片。治疗14天后,将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和心电图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结果,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作者:侯明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对无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7月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乳牙龋齿患儿,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10例乳牙龋齿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患儿,对观察组患儿采取无创伤性修复术治疗,对对照组采取氟化亚锡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观察组患儿采用无创伤性修复术治疗后,55例患儿中45例患儿成功治愈,有效率达为96.4%,而对对照组患儿采用氟化亚锡治疗后,仅32例患儿成功治愈,有效率为74.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创伤性修复术在治疗儿童乳牙龋齿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有效地促进了患儿的健康,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现状。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辽宁省凤城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60例宫外孕病患,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选择甲氨蝶呤,实验组以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为主。结果两组病患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为主要方案治疗宫外孕病患能够提升其临床效果。
作者:林红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评价脐血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剖宫产术者104例,纳入剖宫产组,选择顺产者101例,纳入顺产组,对比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结果剖宫产术组 pH、PCO2、PE、HCT、HCO3-浓度高于顺产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顺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脐动脉血指标评价新生儿窒息水平, pH 检测简便、快捷。
作者:贠继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期和肽素治疗前后变化。方法将我院65例慢性心衰与40例健康体检者的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和肽素及 NT-proBNP 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 LVIDD、和肽素、NT-proBNP 高于对照组,LVEF 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10 d 后观察组 NT-proBNP、和肽素水平与入院时比较较低(P <0.05)。结论和肽素可作为心衰患者病情程度及疗效判定的重要指标。
作者:肖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对比分析脾切除术与脾动脉栓塞术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近期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将其有效分为对照组(33)与观察组(37),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脾动脉部分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治疗后,将两组患者术后 NK 细胞活性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应用到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孟克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手术室相关工作流程加以优化,比较优化前后手术室每日手术量、每日每手术间台次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流程优化前相比较,每日每手术间台次和每日手术量均有所提高,且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手术相关环节进行流程改进和科学管理,能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及医师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邵智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