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病室的应用

陈静

关键词:风险管理, 新生儿病房, 运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析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病房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61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风险管理手段,对比分析风险管理手段运用前后出现护患纠纷的几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应用风险管理手段后出现护患纠纷的几率和家长满意度优于应用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风险管理运用在新生儿病房中,一方面可以降低出现护患纠纷的几率,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家长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论文的一般载体(一)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补肺汤在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价值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应用补肺汤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处于慢性持续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31例在此基础上采用补肺汤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2个月后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免疫球蛋白E。结果2个月后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呼气峰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汤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慢性持续期的肺功能,降低免疫球蛋白E及嗜酸粒细胞百分比,缓解支气管哮喘患者慢性持续期的病情。

    作者:张艳梅;董鹏达;刘桂范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56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和分析心理护理在治疗心肌梗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2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辅助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倾听音乐等护理手段。对照组仅使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根据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护理1个月后,实验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出院后1个月,实验组的焦虑以及抑郁评分相对于对照组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患者康复。结论对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焦虑及抑郁,有助于患者康复。

    作者:曹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重度颅脑损伤临床诊治探讨

    目的:分析和总结重度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将其入院情况、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预后进行整理分析。结果58例患者体温、收缩压、血糖及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正常成人水平。采用高压氧、亚低温、去骨瓣减压术等手段后,58例患者4周后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为Ⅰ~Ⅱ级(死亡或植物生存)18例,Ⅲ~Ⅴ级(神志清楚,自理生活能力有或无)40例。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评分、体温、收缩压、血糖及白细胞计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为病情监测、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在治疗中合理应用高压氧、亚低温、去骨瓣减压术可提高疗效。影像学检查有颅内血肿、脑疝、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丛雪峰;任雅丽;钟珊;李南;刘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观察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针对我医院麻醉科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且在每组均有30例患者,针对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试验组患者,对其应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同时,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两组硬核性白内障患者中,试验组硬核性白内障患者临床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硬核性白内障临床治疗效果,硬核性白内障患者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临床硬核性白内障患者治疗中,采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临床治疗效果好。

    作者:王朝晖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如何撰写论文标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试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红藤汤配合盆腔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红藤汤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红藤汤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盆腔治疗仪联合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亦有所提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中药灌肠联合盆腔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方法简便。

    作者:黄润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穴位按摩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研究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实施胃肠道手术的44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的首次肛门排气以及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术后患者应用穴位按摩结合常规护理,能够加快肠蠕动的恢复。

    作者:赵伊帆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医学论文表格的构成(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拉唑类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拉唑类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96例Hp感染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RAC组、OAC组和LAC组,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Hp根除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接受拉唑类三联疗法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孙洁;鲁逊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输液室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输液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14年度本科室38名护士包括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且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输液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主要发生在工作繁忙时,跟工作年限成反比,并且加药过程中占比57%,拔针分离针头时,占比31%,输液过程中占比12%。结论针对针刺伤发生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关的措施减少针刺伤的发生,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作者:宗海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研究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对比出院1周内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负担。

    作者:郑益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空氧混合仪联合简易呼吸气囊在早产儿复苏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空氧混合仪联合简易呼吸气囊在早产儿复苏中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早产儿抢救中使用空氧混合仪联合呼吸气囊进行复苏,观察复苏效果和预后。结果复苏效果明显,患儿预后良好。结论空氧混合仪联合呼吸气囊作为早产儿复苏抢救装置使用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胡菊英;刘敏;周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人类唾液和牙结石中纳米细菌的分离培养及形态观察

    目的:从人类牙结石中分离培养纳米细菌,初步探讨纳米细菌和牙周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取23例牙周炎患者的唾液和牙结石,分离并培养纳米细菌,扫描电镜观察形态。结果从唾液和结石样本中均观察到了纳米细菌的存在。结论从牙周炎患者的唾液和牙结石中检出纳米细菌,其与牙周炎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韩耀伦;陈红莉;李庆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减少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进行脑血管介入手术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分别进行预防性护理和传统一般护理,比较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介入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对高风险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杨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进一步对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00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和观察组(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没有出现感染,其中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瘢痕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的治疗中,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的治疗效果较佳。

    作者:张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匹多莫得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

    作者:马春玉;张晓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PICCO容量性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ICCO容量性指标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感染性休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分别采用常规液体复苏和PICCO容量性指标监测下行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中心静脉氧饱和度及乳酸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和重症监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中心静脉氧饱和度和乳酸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容量性指标用于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可有效降低死亡率,促进病情缓解,并有助于提高补液准确度。

    作者:张延林;陈艳;郑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研究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于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实验教学中,通过将问题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和示范性教学法相结合,形成以“问题-讨论-示范-指导-解决-反馈-应用”为模式的协调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更积极,学习效果更明显,各项能力的发展更均衡,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作者:张明龙;陈萍;刘丹;梅庆步;董静;郑立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