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类唾液和牙结石中纳米细菌的分离培养及形态观察

韩耀伦;陈红莉;李庆福

关键词:牙周炎, 纳米细菌, 扫描电镜
摘要:目的:从人类牙结石中分离培养纳米细菌,初步探讨纳米细菌和牙周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取23例牙周炎患者的唾液和牙结石,分离并培养纳米细菌,扫描电镜观察形态。结果从唾液和结石样本中均观察到了纳米细菌的存在。结论从牙周炎患者的唾液和牙结石中检出纳米细菌,其与牙周炎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收集100例母乳喂养产妇,将所有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完成后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妇幼保健过程中实施母乳喂养的产妇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产妇的满意程度,对于新生儿以及产妇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焦菊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研究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对比出院1周内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负担。

    作者:郑益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医学综述的特点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股骨C型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和临床治疗有效率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为65~195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94.5±10.2)min;骨折愈合时间为(14.45±2.50)周;HSS评分为(86.05±5.27)分;ROM为(133.46±5.4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够促进骨折快速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治疗优良率。

    作者:董秀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树突状细胞疫苗对小鼠膀胱癌模型抑瘤效应研究

    目的:探讨负载MB49细胞粗提全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2.4)疫苗对C57BL/6小鼠膀胱癌MB49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抑瘤效果。方法制备负载MB49细胞粗提全抗原的DC疫苗;建立小鼠MB49膀胱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造模后第7 d、14 d,疫苗组小鼠于右前腋皮下注射疫苗,PBS对照组相应注射PBS,正常组正常饲养。造模第21 d,测量肿瘤体积和重量。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内CD4+、CD8+细胞数。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测量数据。结果 DC疫苗组和PBS对照组小鼠肿瘤体积随时间呈现不同程度增长趋势,DC疫苗组缓于PBS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21 d,DC疫苗组小鼠肿瘤重量小于PBS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鼠肿瘤组织内CD4+、CD8+T细胞数,DC疫苗组CD4+、CD8+T细胞数高于PBS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C2.4树突状细胞疫苗抑制了模型小鼠肿瘤的生长,起到了抗肿瘤的免疫学效应。

    作者:郭路生;张丽娜;杨宁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临床分析

    目的:旨在分析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以期为对症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46例,将其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没有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把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临床发病规律。结果46例急性脑卒中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中有12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实验期间,观察组患者ST段抬高的特征与对照组有明显区别。结论急性脑卒中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约为26%。临床处理时,可结合患者的心电图ST段抬高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早期鉴别有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作者:赵艳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答题卡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CBS教学法在肺栓塞教学中的初步实践

    目的:探讨病案导入式(CBS)教学法对肺栓塞(PE)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例临床疑难PE改编成CBS教案,对15名学员应用CBS教学法进行课堂授课,通过教学前后成绩测评、教学效果反馈问卷及教学后自由提问交流三方面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CBS教学后成绩(8.8±1.0)比教学前成绩(5.6±1.5)提高(P<0.05)。教学效果反馈问卷显示12名(80%)学员对该教学方式表示满意,14名(93%)学员提高PE的鉴别诊断,13名(87%)学员提高临床思维能力,12名(80%)学员增加学习兴趣,10名(67%)学员加深理论的理解。结论 CBS教学法有助于学员提高PE鉴别诊断,提高临床思维,增加学习兴趣。

    作者:刘敏龙;张小玲;赵玉杰;吴媛;王国恩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氪激光联合ND:YAG激光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效果分析

    青光眼位列全球不可逆致盲眼病第二位,致盲率高。我们用氪绿激光联合Nd:YAG激光,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周边虹膜成形术与周边虹膜切除术,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和房角镜对联合激光手术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证明联合激光治疗初次发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作者:张海涛;刘岚;王宇蕾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高嵌体修复无髓磨牙牙体缺损的观察

    目的:评价金属材料制作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例患者的36颗根管治疗后的磨牙进行临床观察,按照牙体缺损部位分为一类洞型缺损和二类洞型缺损,使用钴铬合金制作高嵌体修复。修复完成后0.5年,1.5年及2.5年进行回访观察。结果36例高嵌体除2例观察末期松动外,其余在观察期内未见损坏,基牙未见继发龋及折裂,边缘密合性良好。36例高嵌体牙龈炎发生率无差别。结论钴铬合金制作高嵌体用于根管治疗后的磨牙修复效果较理想,是一种临床疗效较理想的修复形式,但由于本实验观察期较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陈国庆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外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研究

    目的: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外科学临床教学,通过互动,终达到提高临床外科学教学的目的。方法随机选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班级,根据是否订阅外科学微信公众平台分为订阅组与未订阅组,利用平台将外科学知识要点编辑成适合移动学习的材料推送给学生,期末进行考核。结果外科学期末考试比较: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成绩考核情况订阅组与未订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外科学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教学,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教学效果。

    作者:朱利伟;张红亮;赵青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脱水剂,钙离子阻断药,营养脑细胞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评定两组治疗不同时间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欧洲卒中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同时间欧洲卒中量表评分结果分别与对照组的同时间的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重症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基本痊愈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作者:张峥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应用单、双极微创电切术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单、双极微创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HP)的临床效果。方法单极组(58例)、双极组(58例)分别采取单、双极微创电切术处理,对比效果。结果双极组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单极组(P<0.05)。结论单、双极微创电切术治疗良性BHP效果基本一致,但双极术后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金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导师制”带教法在县级骨干医师培训中的探讨

    为了加强县级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骨干医师的理论水平、临床实践技能,我们引用高校教育中的导师制带教法进行培养。从选择导师、理论讲授、实践操作、报告书写、撰写综述等多个环节实现“一对一”的师生互动,促进了骨干医师的主动参与。导师制能够使骨干医师获得再学习能力,同时导师自身建设得到强化,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希望在今后的进修医师培养中发挥更好的效果。

    作者:韩东刚;余珊珊;姜珏;李苗;李小鹏;周琦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胸部X线与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胸部X线与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6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胸部X线与CT扫描特征,并将两种扫描结果分别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比两组检查结果与诊断准确率。结果 CT表现:58例(80.00%)怀疑存在肺部占位性病变,2例(3.33%)CT表现不典型,经病理学检查与纤维气管镜证实;CT征象主要包括肿瘤周围改变、转移情况及形态学特征三方面。研究组诊断准确率96.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部X线与CT诊断均可作为周围型肺癌临床诊断手段,但CT扫描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出周围型肺癌基本征象。

    作者:郑洪波;张超;李超;于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医学论文表格应用的选择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在胸外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目的:分析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在胸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胸外科实习生100例,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模拟临床思维教学,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教学,对比两组实习生临床实习效果。结果实验组实习生临床理论知识合格率(98.0%)、技能合格率(96.0%)和对照组(84.0%、8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胸外科教学中采用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效果突出,可提高学生临床知识掌握度。

    作者:王若天;张毅;姚舒洋;支修益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序言”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1例(1.85%)护理差错,未出现任何护理纠纷,护理总有效率为98.15%(53/54);对照组出现6例(11.11%)护理差错,3例(5.56%)护理纠纷,护理总有效率为83.33%(45/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15%(53/54),优于对照组的79.63%(4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

    作者:余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P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少数民族见习学生中的应用

    本文将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临床医学系的120名少数民族医学生分为两组:PBL教学模式为试验组,共58名,传统教学模式为对照组,共62名。通过课后理论考试和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证明PBL教学模式能提高少数民族医学生的见习成绩和教学满意度。

    作者:展翼翼;王秀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