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磊;谢有强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通过对2014年1~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高胆固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健康检查的110例胆固醇正常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脂肪肝情况和观察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体重指数、血尿素氮、血尿酸、血压、血糖指标和脂肪肝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固醇与体重指数、血尿素氮、血尿酸、血压、血糖指标和脂肪肝发生率呈正相关,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王庆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病例3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7例,研究组2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加载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及复发情况差异。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皮损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瘙痒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能有效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临床有效率高达100.00%,解决了生殖器疱疹易复发的难题。
作者:沈旭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较深入地分析,研究探讨其发病机制及临床常用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4年8月临床中的24例重型颅脑损伤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有关资料。结果24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有20例患者治愈(占83.3%),4例死亡(占16.7%)。结论很多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都会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而合并产生顽固性呃逆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临床治疗中应特别引起重视。
作者:齐树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1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CRP、WBC及Neu%检测结果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急性阑尾炎病理程度的恶化,CRP、WBC及Neu%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CRP、WBC及Neu%与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存在相关性。
作者:商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腰椎压缩性骨折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早出现疼痛时间、VAS疼痛评分、术后2 d镇痛药物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压缩性骨折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田彦;郑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分析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40例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Osserman临床分型、胸腺瘤组织学特征、手术后复发重症肌无力的发生率以及患者预后的情况。结果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Osserman临床分型以ⅡB型多,为45.00%(18/40),胸腺瘤病理的组织学分型以B2型多见,为47.50%(19/40)。其中有7.50%的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发生肌无力症状复发,有12.50%的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肌无力症状加重,有5.00%的患者死于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危象。结论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疾病病情十分复杂,肿瘤症状容易复发且易转移,危险系数很高,有一定的病危死亡率。
作者:郭素彦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PDA在住院患者身份识别安全管理中的促进作用。方法将PDA便捷、智能、安全性应用于住院患者身份识别的重点环节,优化责任制护理,缩短护理工作耗时,提高患者满意度,满足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期望。结果利用PDA对住院患者进行身份识别,提高了护患双方的安全意识,促进临床护士对身份识别的严谨执行,使住院患者的身份识别有形化、具体化,确保了护理安全,同时有效促进医院数字化安全管理的发展。结论通过PDA 技术的有效运用,将护理安全管理带入有序、规范、科学、主动、体系化发展,让护士大限度地享受数字化管理带来的便利,这将是护理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周敏;李金;王颖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不同CT征象,及其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2014年CT诊断成人肠套叠,并经手术证实21例患者的CT征象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例中小肠型肠套叠9例,回结肠型4例,结肠型8例。CT直接征象包括:同心圆征7例,肾形征4例,彗星尾征6例,双肠管征4例。后经手术证实均有原发性病变,这些病理改变包括:炎性坏死(6例),脂肪瘤(4例),腺癌(7例),淋巴瘤(2例),肠息肉(2例)。结论肠套叠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对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陆东;郑小华;刘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以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7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7例)和心理护理组(37例),观察并比较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效果。结果心理护理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使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得到快速缓解,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刘莉;项娟;王静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以期为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6例为观察组,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9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结果两组术前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7 d,两组颅内压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良好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较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好,可提高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
作者:许建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与研究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8月接收的60例婴幼儿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婴幼儿采取常规的保健方法进行保健,观察组婴幼儿实施正确的干预式的儿童保健。然后观察两组婴幼儿的各方面发育状况,对其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经观察,观察组婴幼儿各方面素质和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的儿童保健有利于婴幼儿早期各方面的发育。
作者:曲华;魏益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多爱肤敷料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7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胺碘酮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针输入胺碘酮,观察组给予应用多爱肤敷料预防静脉炎。比较两组的静脉炎的发生时间及发生率。结果静脉炎的发生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延长,同时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多爱肤敷料可预防胺碘酮所致的静脉炎。
作者:徐忠琴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和心率失常发生率的联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心电图,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记录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抬高性患者36例(72.0%),心律失常13例(36.1%);非ST段抬高性患者14例(28.0%),心律失常2例(5.6%),ST段抬高性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非ST段抬高性患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为急性ST段抬高,其心率失常发生率高于非急性ST段抬高患者。
作者:张颖;孙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对其心率的影响。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5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基础的药物来治疗,并比较服药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心率下降程度及趋势。结果给药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心率降低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通过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进行治疗,患者的心率得到了显著的降低,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于智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hislics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47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肠梗阻病例的MSCT资料,采用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模拟内窥镜(VE)等多种处理方法,对图像进行重建,分析其CT表现。结果在47例病例中,MSCT对于机械性肠梗阻诊断的敏感性为100%,均表现为肠腔不同程度扩张、积气积液;显示小肠梗阻28例,结肠梗阻19例,肠梗阻病因包括肠道肿瘤19例,粘连性肠梗阻14例,腹股沟疝5例,肠套叠3例,消化道穿孔2例,外伤性小肠破裂1例,肠扭转2例,先天性巨结肠1例,其中44例梗阻病因术前CT明确诊断,MSCT对于病因诊断率为93.6%。结论 MSCT及三维成像技术对于肠梗阻存在与否,对肠梗阻的病因、梗阻部位以及血供情况诊断准确率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利平;盛雪霞;吉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4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蛋白水平,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CysC、尿微量蛋白(MK、α1-MG、β2-MG、TRF)联合检测结果高于健康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是2型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佳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可有效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指标,对于此类患者的循环改善作用明显。
作者:张丙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慕课”具有大规模、开放性、在线和共享性等特性,已经成为教育革命的一个新方向。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尝试将慕课应用于医学教育。2014年,我国建立了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国内的中文慕课平台随之相继出现,课程内容主要为基础医学课程。慕课的发展需要坚持政府、企业及高校三位一体,由高校提供课程策划与具体内容设置,企业进行投资运营,政府或教育行政机构进行督导协调。同时,建立慕课联盟,可以更好地提高课程质量。在现阶段的课程中,慕课目前更加适合作为基础教育及继续教育的补充。慕课的内容更新较快,对网络、移动终端等硬件及师资、制作与维护等软件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慕课的课程质量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难点。在不远的将来,慕课将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手段。
作者:霍达;田园;周涛;李挺;梁婧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小儿股静脉斜刺法采血的成功率。方法选取在我科行股静穿刺采血的130例患儿,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股静脉采血;观察组患儿采用股静脉斜刺采血法,对比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采血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采血所用时间及局部血肿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采用股静脉斜刺采血法能有效增强一次采血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降低患儿痛苦,安全性较高。
作者:康琼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3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对其进行超声诊断,包括使用分辨率较高的二维超声检查甲状腺以及病灶区的回声和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观察甲状腺及病灶区的血流状况。结果超声诊断检测到43例患者都出现了甲状腺回声不均匀的现象,有些患者出现不连续的粗网状或细网状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图呈现出甲状腺内部异常的血流状况。结论采用超声诊断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对桥本甲状腺炎诊断的精确度,使医疗诊断有了科学有力的诊断依据。
作者:刘波 刊期: 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