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琼芳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胶质瘤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初步做出胶质瘤的诊断,然后行显微开颅手术治疗和进一步病理检查,术后常规给予放化疗治疗,随访观察6个月~4年。结果术前初步诊断脑胶质瘤20例,并得到术后病理检查的确认。显微手术大多能将瘤体切除,使术前一些症状得到改善。经放化疗治疗后,随访观察发现3年的生存率为57.9%(11/19)。结论综合运用MRI等影响学检查基本能在术前明确脑胶质瘤的诊断。及时的手术切除能改善术前一些症状,进一步的放化疗治疗,对提高生存率有一定作用。
作者:袁小瓦;王峰波;张明;李锦晓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客观评价血清免疫固定电泳与免疫球蛋白定量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验组),同期选择30名体检者(对照组),以血清免疫固定电泳与免疫球蛋白定量为检查手段。结果两组入选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M等指标定量有差距,且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诊断的总检出率是93.33%,免疫球蛋白定量的总检出率是66.67%(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选择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可提升检查结果敏感性。
作者:魏张静 刊期: 2015年第27期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强调了法医工作者可参与医疗事故鉴定工作,肯定了其在医疗事故中的价值。医疗纠纷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之一,而事故认定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法医学尸体检查是其中客观、公正指标之一,本文以3组典型医疗纠纷为例,对目前医疗纠纷中尸体检验的作用、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尸体检验和法医病理学的重要性。
作者:沈艳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69例胃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疾病类型分为慢性胃炎组(40例)及胃癌组(29例),采用14碳呼气法及染色法对两组患者胃窦幽门前区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患者胃窦幽门前区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采用14碳呼气法及染色法检测结果分别为93.10%、86.21%;胃炎组分别为22.5%、1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窦幽门前区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较高,易引起严重病变,与胃癌具有密切联系。
作者:周晗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对其心率的影响。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5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基础的药物来治疗,并比较服药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心率下降程度及趋势。结果给药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心率降低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通过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进行治疗,患者的心率得到了显著的降低,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于智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调查留置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原体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保留导尿的326例患者,研究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及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老年人、女性、合并糖尿病,保留导尿时间长,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结论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保留导尿的时间、控制糖尿病、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疾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温顺;叶宏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的效果及对呼吸力学指标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90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呼吸力学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王宾;丁乐欣;丁文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慕课”是一种新兴的在线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采取开放的网络形式,把优秀的教学资源较好的融合起来,对知识点进行优呈现。将“慕课”教学模式应用到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将改善传统的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深入改革与实践,优化并完善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与体系,终实现信息技术优势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孙缦利;李文娟;张文静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不同CT征象,及其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2014年CT诊断成人肠套叠,并经手术证实21例患者的CT征象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例中小肠型肠套叠9例,回结肠型4例,结肠型8例。CT直接征象包括:同心圆征7例,肾形征4例,彗星尾征6例,双肠管征4例。后经手术证实均有原发性病变,这些病理改变包括:炎性坏死(6例),脂肪瘤(4例),腺癌(7例),淋巴瘤(2例),肠息肉(2例)。结论肠套叠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对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陆东;郑小华;刘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探讨无痛人流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门诊部需要人流的患者256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人流术,观察组患者使用无痛人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镇痛效果。结果临床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流手术实施的过程中,降低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不增加阴道出血与手术时间,并且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周海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20例,将以上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结果两组麻醉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 d、第3 d MMSE评分两组均出现显著的减低(P<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 d、第3 d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可降低POCD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维福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及心脏大血管手术自体血液回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择期或急诊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及心脏大血管手术,观察两组各项回收指标。结果非停跳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创伤大,失血少,洗涤1次占比76.9%,主动脉A型夹层、主动脉B型夹层手术创伤大,失血量大,洗涤次数≥3次占比66.6%。回收率A组占比47.2%, B组占比57.6%。结论冠状动脉移植手术使用自体血回收很大的减少输库血机会。心脏大血管手术自体血液回收,回收量越大,回收率越高。
作者:崔立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循证医学带教法对眼科临床实习生学习质量及考核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来我科进行临床实习的8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习生轮转安排,采用随机数字法按实习轮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原有常规临床带教模式,实验组实行循证医学带教法。在我科室实习结束时进行考核,评估两种方法对眼科实习生学习质量和考核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眼科实习生理论考试、临床技能及病案分析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带教医师对眼科实习生的满意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带教法与常规带教法相比,能显著提高眼科临床实习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带教医师对他们的满意率,获得更佳的考核效果。
作者:尚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结肠镜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结肠镜进行临床诊治,分析其诊断符合率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4.0%;5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且不存在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中,结肠镜均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汪强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早期整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烧伤合并神经损伤病例74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晚期整形术,实验组接受早期整形术,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实验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实施早期整形手术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总体疗效优于晚期整形术。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效果与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宫颈糜烂患者40例,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20例施行微波治疗,入组对照组;余20例为利普刀治疗,入组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组间相比,研究组sIgA浓度改善明显,阴道流血时间短,宫颈愈合较快,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可行,且疗效显著。
作者:张超颖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新模式下机能实验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针对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16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效果,获得68.99%的学生支持;81.01%的学生实践内容富有吸引力;而77.21%的学生认为学习收获很大。结论以临床动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机能实验学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刘会民;张志国;王桂叶;李超彦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铁蛋白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且确诊的胰腺癌患者58例(胰腺癌组),另选取慢性胰腺炎患者58例(慢性胰腺炎组)及体检健康者58例(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EA、CA19-9及铁蛋白水平及其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CEA、CA19-9及铁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慢性胰腺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期不低于6个月的患者血清CEA、CA19-9及铁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生存期少于6个月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CA19-9及铁蛋白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7.2%,特异性为96.1%。结论血清CEA、CA19-9及铁蛋白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作者:高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腰椎压缩性骨折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早出现疼痛时间、VAS疼痛评分、术后2 d镇痛药物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压缩性骨折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田彦;郑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PDA在住院患者身份识别安全管理中的促进作用。方法将PDA便捷、智能、安全性应用于住院患者身份识别的重点环节,优化责任制护理,缩短护理工作耗时,提高患者满意度,满足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期望。结果利用PDA对住院患者进行身份识别,提高了护患双方的安全意识,促进临床护士对身份识别的严谨执行,使住院患者的身份识别有形化、具体化,确保了护理安全,同时有效促进医院数字化安全管理的发展。结论通过PDA 技术的有效运用,将护理安全管理带入有序、规范、科学、主动、体系化发展,让护士大限度地享受数字化管理带来的便利,这将是护理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周敏;李金;王颖 刊期: 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