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早期整形37例临床观察

李莉

关键词:早期整形, 烧伤, 神经损伤,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早期整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烧伤合并神经损伤病例74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晚期整形术,实验组接受早期整形术,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实验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实施早期整形手术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总体疗效优于晚期整形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目的:分析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69例胃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疾病类型分为慢性胃炎组(40例)及胃癌组(29例),采用14碳呼气法及染色法对两组患者胃窦幽门前区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患者胃窦幽门前区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采用14碳呼气法及染色法检测结果分别为93.10%、86.21%;胃炎组分别为22.5%、1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窦幽门前区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较高,易引起严重病变,与胃癌具有密切联系。

    作者:周晗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颅脑损伤急性期C-反应蛋白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对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含量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68例急性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的标准分为三个亚组,轻型组(21例)、中型组(25例)、重型组(22例);对其发病28 d内的CRP含量进行动态监测,以探讨CRP水平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的CRP水平均有明显升高,重型组持续4周左右降至正常,轻型、中型组持续1周左右降至正常;血清中的CRP增高水平高于脑脊液;CRP增高水平和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颅脑损失急性期的CRP水平与脑损伤程度相关,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沈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采用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由对比数据显示,观察组疾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数据显示,采用抗肺结核药物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兆勤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不同手术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观察

    目的:不同手术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观察。方法5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方式。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是(16.53±2.44)min、(19.17±2.36)ml以及(7.21±0.20)h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手术方式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韩元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塞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塞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组)与60例同期非心脑血管疾病者(对照组),比较两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及3个月后预后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对于评估急性脑梗塞患者病情程度、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志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阴式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的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阴式组)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腹腔镜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上高于阴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时间短,住院费用较低的优点,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付建华;林秀英;芦小单;方艳秋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无痛人流128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无痛人流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门诊部需要人流的患者256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人流术,观察组患者使用无痛人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镇痛效果。结果临床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流手术实施的过程中,降低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不增加阴道出血与手术时间,并且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周海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分析

    目的:对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在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4例),观察单纯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与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的效果并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次数、24 h室性期前收缩总次数与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在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

    作者:靳京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人员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71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满意度为80.6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而且24 h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经过综合的优质护理后,可提高抢救效果,减少出血量,有助于产妇产后的身体恢复,提高满意度。

    作者:蔡亚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反应“酶的特性”理论知识的实验设计

    本设计通过“酶的特性”这一教学实验巧妙地将生物化学中的酶,糖,蛋白质这几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成功的诠释了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而且还让学生锻炼了动手能力,养成了认真观察、分析和思考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研究实验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的逻辑思维。更重要的是,对理论内容理解的更透彻,对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认识得更深刻。

    作者:马翠云;赵丽芳;刘高丽;尹军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治疗37例分析

    目的:研究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内固定治疗旋后一外旋型Ⅳ度损伤患者资料。结果37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效果均达到Ⅰ期,骨折的对线和对位均较好,关节平面整齐,下胫骨和腓骨均固定稳妥。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方面,29例为优,7例为良,1例为可。结论对踝关节旋后-外旋型IV 度损伤进行内固定术,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使骨折有效愈合。

    作者:张维林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基于Android的掌上健康体检系统的研制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认识到健康体检是保持身体健康、预防慢性病的重要手段。设计了掌上健康体检系统,能够利用智能终端设备,通过WLAN、Wi-Fi、3G/4G等通信网络信号,实现健康体检预约、查看个人的体检报告、健康知识学习、名医在线、健康咨询、网上缴费等功能,对于方便用户就医、健康体检,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提供了便捷的手段。

    作者:施新;张娜;郑晓阳;乔晶;王翀;张兆臣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考核体系的构建实践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10年获批为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着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加强对住院医师临床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培训质量和住院医师综合素质的关键。本文将结合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践,进一步探讨如何构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考核体系,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提供依据。

    作者:曾伟;李小军;马竟波;郭璇;林继秀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胃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予以治疗,治疗组给予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结果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术后肺部感染、肠梗阻、腹腔感染、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具有微创性的特点,能促进患者的康复,且安全性好。

    作者:司磊;谢有强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胃萎康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胃萎康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并作分析探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胃萎康胶囊,对照组给予猴头菌片,疗程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病理改变的情况,比较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56.7%,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50%及80%和4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萎康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有较好疗效。

    作者:邱余新;吕琪新;徐鹏;邱悦之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侧卧位与平卧位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侧卧位与平卧位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肥胖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侧卧位组和平卧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转子顶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侧卧位组患者手术时间、转子顶端切口长度短于平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卧位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平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行PFNA治疗肥胖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长度,减少了术中出血量,较平卧位行PFNA治疗肥胖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有明显优势。

    作者:孙秀钦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小儿腹股沟斜疝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小儿腹股沟斜疝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切口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和复发率均较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切口小、VAS评分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复发率低等特点,能够明显改善患儿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建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成人肠套叠CT征象分析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不同CT征象,及其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2014年CT诊断成人肠套叠,并经手术证实21例患者的CT征象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例中小肠型肠套叠9例,回结肠型4例,结肠型8例。CT直接征象包括:同心圆征7例,肾形征4例,彗星尾征6例,双肠管征4例。后经手术证实均有原发性病变,这些病理改变包括:炎性坏死(6例),脂肪瘤(4例),腺癌(7例),淋巴瘤(2例),肠息肉(2例)。结论肠套叠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对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陆东;郑小华;刘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老年脑血管患者施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老年脑血管患者施尼莫地平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接收的80例老年脑血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一般治疗和尼莫地平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7.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尼莫地平治疗可帮助患者减轻脑血管的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关玉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循证医学带教法对眼科临床实习生学习质量及考核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循证医学带教法对眼科临床实习生学习质量及考核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来我科进行临床实习的8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习生轮转安排,采用随机数字法按实习轮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原有常规临床带教模式,实验组实行循证医学带教法。在我科室实习结束时进行考核,评估两种方法对眼科实习生学习质量和考核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眼科实习生理论考试、临床技能及病案分析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带教医师对眼科实习生的满意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带教法与常规带教法相比,能显著提高眼科临床实习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带教医师对他们的满意率,获得更佳的考核效果。

    作者:尚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