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在机械性肠梗阻中的应用分析

张利平;盛雪霞;吉剑

关键词:肠梗阻, MSCT, 重建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hislics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47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肠梗阻病例的MSCT资料,采用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模拟内窥镜(VE)等多种处理方法,对图像进行重建,分析其CT表现。结果在47例病例中,MSCT对于机械性肠梗阻诊断的敏感性为100%,均表现为肠腔不同程度扩张、积气积液;显示小肠梗阻28例,结肠梗阻19例,肠梗阻病因包括肠道肿瘤19例,粘连性肠梗阻14例,腹股沟疝5例,肠套叠3例,消化道穿孔2例,外伤性小肠破裂1例,肠扭转2例,先天性巨结肠1例,其中44例梗阻病因术前CT明确诊断,MSCT对于病因诊断率为93.6%。结论 MSCT及三维成像技术对于肠梗阻存在与否,对肠梗阻的病因、梗阻部位以及血供情况诊断准确率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以期为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6例为观察组,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9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结果两组术前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7 d,两组颅内压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良好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较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好,可提高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

    作者:许建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神经节苷脂配合康复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在降压、降脂、活血等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静脉注射,2周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根据MMSE和ADL量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可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障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雪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胃萎康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胃萎康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并作分析探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胃萎康胶囊,对照组给予猴头菌片,疗程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病理改变的情况,比较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56.7%,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50%及80%和4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萎康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有较好疗效。

    作者:邱余新;吕琪新;徐鹏;邱悦之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小儿外部性脑积水不同时间、体位变化的CT表现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外部性脑积水的CT表现及临床诊断,提高CT对诊断外部性脑积水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本院经CT检查确诊为外部性脑积水的29例患儿,10例因伴有脊膜膨出行侧卧位扫描,19例在半坐位2 h后先行仰卧位扫描,完成之后立即俯卧,分别于半小时及1 h后行侧俯卧位及俯卧位扫描。结果29例均有双侧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16例伴双侧颞叶蛛网膜下腔增宽,27例半球间隙增宽,18例鞍上池增大,3例侧脑室前角轻度扩大,22例双侧额顶部脑沟增宽增深,19例显示随着体位和时间的改变,外部性脑积水的位置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螺旋CT任意多方向容积重建可清晰显示小儿脑组织大体解剖结构,对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成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C·A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120例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C·A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24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治疗组则在服用阿昔洛韦片的基础上加载C·A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细胞免疫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成功率高达100.00%高于对照组的79.65%(P<0.05)。治疗后,治疗组IFN-γ、IL-2水平高于对照组,SIL-2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跟踪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接受治疗后3、6、12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A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通过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来治疗生殖器疱疹,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王利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中药治疗320例喉源性咳嗽证候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分析中药治疗喉源性咳嗽证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320例喉源性咳嗽证候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风邪犯肺组、脾虚痰浊组、阴虚火旺组及卫表不固,禀质过敏组,平均每组80例患者,四组患者均采用中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在治疗后,风邪犯肺组患者与卫表不固,禀质过敏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25%、91.25%,而脾虚痰浊组和阴虚火旺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为别66.25%、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2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76.88%,无效率为23.13%。结论中药治疗喉源性咳嗽证候的患者,对风邪犯肺组患者与卫表不固,禀质过敏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对于脾虚痰浊组和阴虚火旺组治疗效果相对差些,在临床上,需要对患者发病的原因进行探索,进而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及对呼吸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的效果及对呼吸力学指标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90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呼吸力学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王宾;丁乐欣;丁文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血清CEA、CA19-9及铁蛋白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铁蛋白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且确诊的胰腺癌患者58例(胰腺癌组),另选取慢性胰腺炎患者58例(慢性胰腺炎组)及体检健康者58例(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EA、CA19-9及铁蛋白水平及其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CEA、CA19-9及铁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慢性胰腺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期不低于6个月的患者血清CEA、CA19-9及铁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生存期少于6个月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CA19-9及铁蛋白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7.2%,特异性为96.1%。结论血清CEA、CA19-9及铁蛋白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作者:高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2例

    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抢救治疗的2例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观察其抢救的效果。结果例1:1周后复查心肌酶恢复正常。12 d后患者到上级医院行冠脉造影示病变轻度狭窄,血运供应尚可。例2: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2~4高耸T波已下降接近正常、偶发室早。4 d后行冠脉造影病变支轻度狭窄,血运供应尚可。结论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梗死,可快速开通闭塞的冠脉,促使心肌得到及时再灌注,以利于成功抢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高清良;柳建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四诊信息采集规范探讨

    探讨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四诊信息采集的现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规范证候类中药新药四诊信息采集的对策。对病例报告中四诊信息含义、采集的方法及程序进行规范化,对试验中心中研究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及评估,保证客观及科学的疗效评价。

    作者:张新友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可有效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指标,对于此类患者的循环改善作用明显。

    作者:张丙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心理护理对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作用

    目的:针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问题,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措施。方法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159例青光眼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实施对症性的心理护理,从而有效的控制和稳定患者的负面情绪,接受并配合手术,避免青光眼患者病情加重,缓解疼痛等不适。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治疗过程,能配合治疗达到佳的治疗护理效果,有效保存视力功能。

    作者:赖秋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老年人营养不良分析及干预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以及干预措施。方法针对目前老年人的营养不良的现象,分析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并就其原因研究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相关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老年人营养不良原因的分析,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干预,并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老年人营养不良一般是由较为复杂的因素综合导致而成,加强对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应受到社会的重视。

    作者:李振武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行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行初次剖宫产的手术指标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以探讨疤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的相关风险。方法354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行二次剖宫产产妇为观察组,同期1062例非疤痕子宫行初次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产妇临床资料,统计两组产妇的剖宫产原因,比较其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情况(产后出血量、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结果疤痕子宫剖宫产率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剖宫产指征主要为社会因素,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产后恶露持续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和产后出血量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后二次剖宫产风险较非疤痕子宫高,应多方面综合考虑,慎重选择。

    作者:金燕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探讨加强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医学教学中的基础理论具有复杂性,单纯的理论教学难以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很难在单纯的理论教学中吸取精华,将所学知识投入到临床实践中,因此为了培养综合型的医学人才,应当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习相结合,将临床实习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本文将对教学中基础理论与临床结合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推动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途径。

    作者:梅鸿;李康;覃松;陈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腹腔引流管在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引流管在普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筛选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腹腔引流管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而临床治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过程中合理地应用腹腔引流管,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路新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小儿腹股沟斜疝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小儿腹股沟斜疝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切口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和复发率均较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切口小、VAS评分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复发率低等特点,能够明显改善患儿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建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耳后切口在良性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耳后切口在良性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23例良性腮腺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手术选择耳后切口入路,另选取同期收治的23例良性腮腺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口腔颌面“S”形切口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肿瘤复发情况以及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涎瘘、Frey征发生,仅有个别病例发生暂时性面瘫,两组患者在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外观满意度为95.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后切口在良性腮腺肿瘤切除术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张力;唐君玲;兰玉燕;孙黎波;周航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兰索拉唑、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止血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8效,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患者显效2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中,采用生长抑素、兰索拉唑加用特利加压素的治疗方式,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患者的出血状况,缩短出血时间,降低再出血率。

    作者:林伟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新模式下机能实验学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新模式下机能实验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针对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16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效果,获得68.99%的学生支持;81.01%的学生实践内容富有吸引力;而77.21%的学生认为学习收获很大。结论以临床动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机能实验学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刘会民;张志国;王桂叶;李超彦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