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引流管在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路新伟

关键词:腹腔引流管, 普外科手术,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引流管在普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筛选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腹腔引流管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而临床治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过程中合理地应用腹腔引流管,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治疗37例分析

    目的:研究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内固定治疗旋后一外旋型Ⅳ度损伤患者资料。结果37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效果均达到Ⅰ期,骨折的对线和对位均较好,关节平面整齐,下胫骨和腓骨均固定稳妥。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方面,29例为优,7例为良,1例为可。结论对踝关节旋后-外旋型IV 度损伤进行内固定术,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使骨折有效愈合。

    作者:张维林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桥本甲状腺炎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3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对其进行超声诊断,包括使用分辨率较高的二维超声检查甲状腺以及病灶区的回声和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观察甲状腺及病灶区的血流状况。结果超声诊断检测到43例患者都出现了甲状腺回声不均匀的现象,有些患者出现不连续的粗网状或细网状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图呈现出甲状腺内部异常的血流状况。结论采用超声诊断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对桥本甲状腺炎诊断的精确度,使医疗诊断有了科学有力的诊断依据。

    作者:刘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胃萎康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胃萎康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并作分析探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胃萎康胶囊,对照组给予猴头菌片,疗程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病理改变的情况,比较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56.7%,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50%及80%和4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萎康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有较好疗效。

    作者:邱余新;吕琪新;徐鹏;邱悦之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关系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1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CRP、WBC及Neu%检测结果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急性阑尾炎病理程度的恶化,CRP、WBC及Neu%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CRP、WBC及Neu%与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存在相关性。

    作者:商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以及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2例,并随机分为开腹组(29例)和腹腔镜组(33例),观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并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开腹组,同时术中、术后指标均优于开腹组,t=6.87,6.11,5.89,5.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对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冠;杨海婷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医源性结肠穿孔31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医源性结肠穿孔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医源性结直肠穿孔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孔时间小于24 h的平均住院时间(7.41±2.58)d;超过24 h的住院时间(13.29±4.30) d,住院时间显著延长。结论肠镜治疗是医源性结肠穿孔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进生;黄良祥;李建党;何协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1例)、联合组(32例)与对照组(15例),治疗组主要采用Q-开关激光进行治疗,联合组主要采用Q-开关激光与强脉冲光联合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中药祛斑面膜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1.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6%,通过三组的临床效果比较,联合组和治疗组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有1例患者发生色素沉着,无瘢痕,治疗组有3例发生色素沉着,对照组有5例发生皮肤过敏,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黄褐斑患者主要使用Q-开关激光与强脉冲光联合治疗,具有副作用少、安全可靠等特点,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春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个体化饮食护理在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护理在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个体化饮食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龙贵;沈兰芳;杨巧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加强医学生的廉洁素质教育工作

    医务工作者是一个背负着救死扶伤崇高使命的特殊群体,这个职业要求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责任感。作为未来医疗卫生体系成员的主要储备军,医学生的廉洁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辛思燕;刘锋;冼晓菊;石大志;颜红霞;王智;刘金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右美托咪定在无痛胃镜中的麻醉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剖析我院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无痛胃镜中的麻醉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入院的需行无痛胃镜治疗的患者,共计70例。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本次研究所选取的7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5例。治疗组选取右美托咪定药物进行麻醉治疗;而对照组则选取丙泊酚药物进行麻醉治疗。对比剖析两组麻醉治疗的终成效。结果治疗组的入睡时间为(4.3±1.5) min,短于对照组的(7.2±1.1)min。且其苏醒时间也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组的发生率为2.86%,而对照组为14.29%。两组相比,治疗组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右美托咪定药物对患者实施无痛胃镜麻醉治疗,能收到较好的成效。

    作者:翟伟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5年6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治的1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病史询问、常规体检、实验室检查,根据血液、痰、粪、腹水、胸水、咽拭子等细菌培养及药敏,及胸X线片、CT、纤支镜、B超结果分析,诊断是否合并感染,若已感染确定病原体类型、感染部位、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观察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各种感染50例(33.33%),包括肺部-支气管感染23例(46.00%)、泌尿道感染12例(24.00%)、消化道感染10例(20.00%),皮肤血液及其他部位感染5例(10.00%);具有典型感染症状32例(64.00%);50例患者实施免疫强化治疗26例(52.00%)。50例患者实施病原微生物阳性40例(80.00%)。50例感染经过抗感染等治疗死亡6例(12.00%)。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并实施相应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媛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人员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71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满意度为80.6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而且24 h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经过综合的优质护理后,可提高抢救效果,减少出血量,有助于产妇产后的身体恢复,提高满意度。

    作者:蔡亚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高级模拟联合情景式教学在急诊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患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是每一个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急救技术之一,早期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是患者生存的关键,临床情景结合高级模拟演练加强医学生对心肺复苏的深刻理解、扎实掌握心肺复苏技术,能够提高急诊医学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应变能力。

    作者:李永宁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塞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塞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组)与60例同期非心脑血管疾病者(对照组),比较两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及3个月后预后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对于评估急性脑梗塞患者病情程度、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志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及早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后腹胀的影响

    目的:探析及早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后腹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6例剖宫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及早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的给予剖宫产术后产妇合理的护理措施,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缩短,腹胀发生率降低。

    作者:曹琼方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30例对照组常规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30例研究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中药治疗,临床疗效更好。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慕课”背景下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慕课”是一种新兴的在线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采取开放的网络形式,把优秀的教学资源较好的融合起来,对知识点进行优呈现。将“慕课”教学模式应用到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将改善传统的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深入改革与实践,优化并完善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与体系,终实现信息技术优势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孙缦利;李文娟;张文静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RDS)应用InSurE技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时使用InSurE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共47例,所有患儿均接受InSurE技术进行治疗,将治疗前的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作为对照组,将治疗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数据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47例患儿中,35例患儿显效,11例患儿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9%。观察组的氧气分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治疗过程中,采用InSurE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吴建永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脑电图检查在成人失神癫痫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对脑电图检查在成人失神癫痫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84例成人失神癫痫患者作为对象,对其予以脑电图检查,且对其诊断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15例为正常,非特异性异常16例,53例为痫样放电,总异常率为82.1%;43例临床发作(51.2%);痫样放电所发生的时相为5例清醒期,27例睡眠期,21例清醒合并睡眠期;且睡眠期发生率高于清醒期、清醒合并睡眠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人失神癫痫采取脑电图检查,有比较高的异常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成人失神癫痫的检查手段。

    作者:吕红卫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硬膜外阻滞对老年全身麻醉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20例,将以上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结果两组麻醉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 d、第3 d MMSE评分两组均出现显著的减低(P<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 d、第3 d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可降低POCD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维福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