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感染临床观察

陈媛媛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感染, 临床特征, 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5年6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治的1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病史询问、常规体检、实验室检查,根据血液、痰、粪、腹水、胸水、咽拭子等细菌培养及药敏,及胸X线片、CT、纤支镜、B超结果分析,诊断是否合并感染,若已感染确定病原体类型、感染部位、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观察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各种感染50例(33.33%),包括肺部-支气管感染23例(46.00%)、泌尿道感染12例(24.00%)、消化道感染10例(20.00%),皮肤血液及其他部位感染5例(10.00%);具有典型感染症状32例(64.00%);50例患者实施免疫强化治疗26例(52.00%)。50例患者实施病原微生物阳性40例(80.00%)。50例感染经过抗感染等治疗死亡6例(12.00%)。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率高,临床症状不典型,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并实施相应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PDA的住院患者身份识别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PDA在住院患者身份识别安全管理中的促进作用。方法将PDA便捷、智能、安全性应用于住院患者身份识别的重点环节,优化责任制护理,缩短护理工作耗时,提高患者满意度,满足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期望。结果利用PDA对住院患者进行身份识别,提高了护患双方的安全意识,促进临床护士对身份识别的严谨执行,使住院患者的身份识别有形化、具体化,确保了护理安全,同时有效促进医院数字化安全管理的发展。结论通过PDA 技术的有效运用,将护理安全管理带入有序、规范、科学、主动、体系化发展,让护士大限度地享受数字化管理带来的便利,这将是护理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周敏;李金;王颖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种植修复治疗慢性牙周炎伴有牙列缺损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种植修复治疗慢性牙周炎伴有牙列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伴有牙列缺损患者21例,均给予种植修复治疗。结果治疗后半年、1年、3年患者PD(探诊深度)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1年、3年患者GI(牙龈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治疗后对患牙总体满意度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种植修复治疗慢性牙周炎伴有牙列缺损的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刘敬哲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反应“酶的特性”理论知识的实验设计

    本设计通过“酶的特性”这一教学实验巧妙地将生物化学中的酶,糖,蛋白质这几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成功的诠释了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而且还让学生锻炼了动手能力,养成了认真观察、分析和思考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研究实验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的逻辑思维。更重要的是,对理论内容理解的更透彻,对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认识得更深刻。

    作者:马翠云;赵丽芳;刘高丽;尹军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1例)、联合组(32例)与对照组(15例),治疗组主要采用Q-开关激光进行治疗,联合组主要采用Q-开关激光与强脉冲光联合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中药祛斑面膜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1.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6%,通过三组的临床效果比较,联合组和治疗组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有1例患者发生色素沉着,无瘢痕,治疗组有3例发生色素沉着,对照组有5例发生皮肤过敏,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黄褐斑患者主要使用Q-开关激光与强脉冲光联合治疗,具有副作用少、安全可靠等特点,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春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自体血回收在冠状动脉移植术及心脏大血管手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及心脏大血管手术自体血液回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择期或急诊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及心脏大血管手术,观察两组各项回收指标。结果非停跳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创伤大,失血少,洗涤1次占比76.9%,主动脉A型夹层、主动脉B型夹层手术创伤大,失血量大,洗涤次数≥3次占比66.6%。回收率A组占比47.2%, B组占比57.6%。结论冠状动脉移植手术使用自体血回收很大的减少输库血机会。心脏大血管手术自体血液回收,回收量越大,回收率越高。

    作者:崔立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不同糖代谢状况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bAlc水平与脑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目的研究不同糖代谢状况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脑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糖代谢情况分为正常组(n=20)、异常组(n=65)、糖尿病组(n=35),比较三组的一般资料、分析HbAlc水平、脑动脉病变危险因素、脑动脉病变部位及支数。结果三组患者性别、高血压、吸烟、TG、Hcy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中饮酒、冠心病、HbAlc、TC、HDL-C、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中,正常组脑血管狭窄以轻度为主,前循环多见,单支受累血管多。糖代谢异常组和糖尿病组患者脑血管狭窄以中、重度为主,前后循环和多支受累为主(P<0.05)。结论不同糖代谢水平影响脑血管病变, HbAlc水平影响脑动脉病变程度、病变部位和病变支数,是影响脑动脉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詹红艳;杨红英;袁莉;牛春华;王丽英;陈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颅脑损伤急性期C-反应蛋白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对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含量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68例急性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的标准分为三个亚组,轻型组(21例)、中型组(25例)、重型组(22例);对其发病28 d内的CRP含量进行动态监测,以探讨CRP水平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的CRP水平均有明显升高,重型组持续4周左右降至正常,轻型、中型组持续1周左右降至正常;血清中的CRP增高水平高于脑脊液;CRP增高水平和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颅脑损失急性期的CRP水平与脑损伤程度相关,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沈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个体化饮食护理在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护理在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个体化饮食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龙贵;沈兰芳;杨巧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对中重度COPD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医院收治的中重度COPD患者中选取72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36例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对比不同方法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MMRC、6MWT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中重度COPD效果显著,优于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单药效果。

    作者:贾铁钢;乜庆荣;刘建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与研究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8月接收的60例婴幼儿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婴幼儿采取常规的保健方法进行保健,观察组婴幼儿实施正确的干预式的儿童保健。然后观察两组婴幼儿的各方面发育状况,对其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经观察,观察组婴幼儿各方面素质和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的儿童保健有利于婴幼儿早期各方面的发育。

    作者:曲华;魏益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血脂代谢紊乱与中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血脂代谢紊乱与中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本次的实验组,收治时间为2013年3月~2014年4月,另选择同时期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HDL-C、LDL-C、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100及脂蛋白(a)血清含量。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HDL-C、LDL-C、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100及脂蛋白(a)血清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代谢紊乱是诱发中青年脑梗死疾病的危险因素,应引起相应的临床重视。

    作者:刘政;贾纪荣;薛晓慧;徐媛琴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影响慢性胃炎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胃炎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50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对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吸烟、不规律饮食、不规律睡眠、刺激性食物等是影响慢性胃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因素。结论影响慢性胃炎治疗效果的因素众多,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影响因素的针对性干预,以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作者:张银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康复护理改善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改善高龄(年龄≥60岁)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9例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基础护理,康复组增加康复护理干预,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量表评价改善肢体功能的效果。结果康复组康复后ADL评分(75.73±6.88)分高于普通组(60.38±6.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康复后总有效率84.44%高于普通组63.64%,χ2=5.0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3, 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高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在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致残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绍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对其心率的影响。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5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基础的药物来治疗,并比较服药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心率下降程度及趋势。结果给药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心率降低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通过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进行治疗,患者的心率得到了显著的降低,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于智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FDGE的48例患者。结果48例患者的胃功能均得到有效恢复,无一例二次手术,无死亡病例,疗效较为理想。结论腹部手术后,较多因素会导致FDGE,对患者实施非手术治疗即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有效提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焦宇柯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70例胆结石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35例患者采取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7.1%,满意度为94.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4.2%,满意度为71.4%,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结石围手术期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的质量,并且满意度较高。

    作者:方丽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高血压与低叶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高血压与低叶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叶酸水平,比较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为75%,合并低叶酸检出率为67%,对照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检出率为10%,叶酸<6.8 nmol/L的占6%,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观察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和低叶酸有着负相关的关系,对照组中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高血压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常常升高,而叶酸水平逐渐降低。

    作者:赵军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锁骨上径路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锁骨上径路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运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患者采取传统颈前切口经颈白线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51例患者采取锁骨上径路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上径路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可达到传统颈前切口的效果,并且可同时处理双侧甲状腺病变,便于观察淋巴结是否转移。

    作者:张丛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7月门诊收治的106例慢性腹泻患儿进行分组实验研究,将所有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儿予以西医对症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为86.79%,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出现4例呕吐,3例头晕,2例乏力,研究组出现1例头晕,两组总有效率对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予以慢性腹泻患儿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儿病情,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张培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心理护理对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作用

    目的:针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问题,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措施。方法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159例青光眼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实施对症性的心理护理,从而有效的控制和稳定患者的负面情绪,接受并配合手术,避免青光眼患者病情加重,缓解疼痛等不适。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治疗过程,能配合治疗达到佳的治疗护理效果,有效保存视力功能。

    作者:赖秋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