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骨上径路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张丛平

关键词:锁骨上径路, 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 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锁骨上径路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运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患者采取传统颈前切口经颈白线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51例患者采取锁骨上径路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上径路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可达到传统颈前切口的效果,并且可同时处理双侧甲状腺病变,便于观察淋巴结是否转移。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醒脑静在老年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治疗中应用醒脑静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月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醒脑静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用药30 ml,连续用药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21例显效,9例有效,治疗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老年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醒脑静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许祝青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600例静脉输液的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穿刺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

    作者:田俊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70例胆结石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35例患者采取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7.1%,满意度为94.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4.2%,满意度为71.4%,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结石围手术期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的质量,并且满意度较高。

    作者:方丽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人员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71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满意度为80.6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而且24 h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经过综合的优质护理后,可提高抢救效果,减少出血量,有助于产妇产后的身体恢复,提高满意度。

    作者:蔡亚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高级模拟联合情景式教学在急诊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患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是每一个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急救技术之一,早期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是患者生存的关键,临床情景结合高级模拟演练加强医学生对心肺复苏的深刻理解、扎实掌握心肺复苏技术,能够提高急诊医学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应变能力。

    作者:李永宁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桥本甲状腺炎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在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3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对其进行超声诊断,包括使用分辨率较高的二维超声检查甲状腺以及病灶区的回声和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观察甲状腺及病灶区的血流状况。结果超声诊断检测到43例患者都出现了甲状腺回声不均匀的现象,有些患者出现不连续的粗网状或细网状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图呈现出甲状腺内部异常的血流状况。结论采用超声诊断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对桥本甲状腺炎诊断的精确度,使医疗诊断有了科学有力的诊断依据。

    作者:刘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反应“酶的特性”理论知识的实验设计

    本设计通过“酶的特性”这一教学实验巧妙地将生物化学中的酶,糖,蛋白质这几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成功的诠释了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而且还让学生锻炼了动手能力,养成了认真观察、分析和思考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研究实验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的逻辑思维。更重要的是,对理论内容理解的更透彻,对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认识得更深刻。

    作者:马翠云;赵丽芳;刘高丽;尹军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治疗37例分析

    目的:研究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内固定治疗旋后一外旋型Ⅳ度损伤患者资料。结果37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效果均达到Ⅰ期,骨折的对线和对位均较好,关节平面整齐,下胫骨和腓骨均固定稳妥。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方面,29例为优,7例为良,1例为可。结论对踝关节旋后-外旋型IV 度损伤进行内固定术,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使骨折有效愈合。

    作者:张维林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老年脑血管患者施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老年脑血管患者施尼莫地平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接收的80例老年脑血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一般治疗和尼莫地平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7.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尼莫地平治疗可帮助患者减轻脑血管的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关玉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2014年2月~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氨氯地平结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都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明显,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珺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及对呼吸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的效果及对呼吸力学指标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90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呼吸力学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王宾;丁乐欣;丁文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早期整形37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早期整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烧伤合并神经损伤病例74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晚期整形术,实验组接受早期整形术,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实验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实施早期整形手术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总体疗效优于晚期整形术。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4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负压引流技术进行创面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24例患者均在住院22~46天后痊愈出院。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靳妍;王淑珍;胡静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针灸配合运动疗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康复作用及影响

    目的: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康复作用以及对病情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一年入住我院中风后偏瘫患者76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8例,A组使用药物、物理因子的方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进行针灸配合运动疗法,对比两组康复结果。结果 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针灸疗法的同时搭配使用运动疗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康瑾婕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消化性溃疡应用磷酸铝凝胶与法莫替丁治疗的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分析法莫替丁、磷酸铝凝胶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50例)与观察组(150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酸铝凝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磷酸铝凝胶治疗,能促进溃疡面愈合,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立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小儿腹股沟斜疝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小儿腹股沟斜疝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切口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和复发率均较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切口小、VAS评分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复发率低等特点,能够明显改善患儿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建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胃癌围术期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7月~2015年7月的胃癌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已知晓研究内容,并同意配合研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普通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行围术期普通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佳,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较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对其进行快速康复理念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患者预后有着良好的作用。

    作者:阎青;巩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预防性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预防性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产后出血预测评分≥5分的产妇110例,随机分为两组,55例行预防性治疗为观察组,55例未行预防性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累计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分布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治疗可降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减少出血量。

    作者:彭琼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二维彩超和四维成像技术在胎儿系统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二维彩超与四维成像技术在进行胎儿系统检查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2015年于本院进行系统超声检查的胎儿3863例,均同时给予经腹部传统的二维彩超以及四维成像技术进行胎儿正常发育和发育缺陷的常规检查,记录患者的诊断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四维彩超总检出47例,占总胎儿比率为1.22%,高于二维彩超22例(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彩超在产科胎儿系统检查过程中,比二维彩超具有更优的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晓峰;樊艳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探讨高职高专《口腔修复学》教学模式

    根据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相关内容,结合口腔修复学的特点及教学条件,探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发挥口腔修复学在口腔医学中的桥梁作用。

    作者:孙绪高;黄小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