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秋英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人员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71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满意度为80.6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而且24 h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经过综合的优质护理后,可提高抢救效果,减少出血量,有助于产妇产后的身体恢复,提高满意度。
作者:蔡亚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究临床有效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可靠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8例,分成研究组(雌孕激素复合剂和雌激素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雌激素治疗),每组患者39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和平均输血量等3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2)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失败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雌孕激素复合剂和雌激素治疗方法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比较优势明显。
作者:华金凤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调查留置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原体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保留导尿的326例患者,研究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及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老年人、女性、合并糖尿病,保留导尿时间长,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结论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保留导尿的时间、控制糖尿病、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是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疾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温顺;叶宏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小儿中枢神经协调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9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传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盖泽尔发育量表(GESELL)各项指标评分、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以及原始反射异常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GESEL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GESEL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在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异常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小儿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岭;党晓慧;申改青 刊期: 2015年第27期
医学高职院校是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摇篮。而医学高职院校发展又面临着实际的困惑: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有用人需求,希望优秀人才前来就业;而另一方面医学高职院校招收的大多是二本线以下的同学,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基层医疗单位所需的合格人才,实现把“人”教育成人的目标。山东医专立足实际,突破传统观念,在教学、管理等环节中坚持以人为本,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创新实践,逐步探索出属于自己发展的一条新路子。
作者:赵浩洲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究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并且接受血糖检验的68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同时给予68例患者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结果快速血糖仪的血糖测量值为(5.81±0.02) mmol/L,常规生化仪的血糖测量值为(5.64±0.03)mmol/L,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具有高效、快捷、经济等特点,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作者:尹保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究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采用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由对比数据显示,观察组疾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数据显示,采用抗肺结核药物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兆勤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以及干预措施。方法针对目前老年人的营养不良的现象,分析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并就其原因研究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相关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老年人营养不良原因的分析,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干预,并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老年人营养不良一般是由较为复杂的因素综合导致而成,加强对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应受到社会的重视。
作者:李振武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产后出血预测评分≥5分的产妇110例,随机分为两组,55例行预防性治疗为观察组,55例未行预防性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累计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分布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治疗可降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减少出血量。
作者:彭琼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针对老年患者中常见的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特点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0~2012年经临床确诊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22例患者的有关资料,并结合患者的病史、心电等有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收集的22例患者中有11例症状体征显著好转(占50%),有8例患者好转(占36.4%),3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占13.6%)。结论该疾病在临床中不具有典型症状,诊断过程繁琐,一定要与病史、心电等有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海男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1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CRP、WBC及Neu%检测结果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急性阑尾炎病理程度的恶化,CRP、WBC及Neu%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CRP、WBC及Neu%与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存在相关性。
作者:商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多爱肤敷料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7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胺碘酮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针输入胺碘酮,观察组给予应用多爱肤敷料预防静脉炎。比较两组的静脉炎的发生时间及发生率。结果静脉炎的发生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延长,同时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多爱肤敷料可预防胺碘酮所致的静脉炎。
作者:徐忠琴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突发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7月我院收治的突发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常规治疗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及临床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突发性心肌梗死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溶栓的疗效确切。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医院收治的中重度COPD患者中选取72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观察组36例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对比不同方法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MMRC、6MWT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中重度COPD效果显著,优于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单药效果。
作者:贾铁钢;乜庆荣;刘建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清瘦素水平,分析血清瘦素与母婴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42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规范治疗的30例为治疗组,未治疗的12例作为未治疗组,随机抽取正常健康孕妇32例为正常对照组,在孕24~28周、孕38~40周分娩前、分娩后(脐动脉血)分别检测血清瘦素(ELISA法)和血糖,同时统计母婴并发症、婴儿出生体重、产后母体2型糖尿病患病率,并应用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未进行治疗干预前,GDM患者的血清瘦素和血糖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GDM治疗组在治疗后明显下降,分娩前血清瘦素和血糖与正常对照组水平相仿,但是GDM未治疗组血清瘦素和血糖高于其他两组(P<0.05);分娩后各组脐动脉血瘦素无明显差异,但是脐动脉血瘦素与婴儿出生体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GDM治疗组母婴并发症和产后糖尿病患病率低于GDM未治疗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瘦素显著升高,瘦素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母婴并发症以及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建议临床监测GDM妇女血清瘦素水平,及时准确评估预后。
作者:鹿卿 刊期: 2015年第27期
“慕课”具有大规模、开放性、在线和共享性等特性,已经成为教育革命的一个新方向。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尝试将慕课应用于医学教育。2014年,我国建立了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国内的中文慕课平台随之相继出现,课程内容主要为基础医学课程。慕课的发展需要坚持政府、企业及高校三位一体,由高校提供课程策划与具体内容设置,企业进行投资运营,政府或教育行政机构进行督导协调。同时,建立慕课联盟,可以更好地提高课程质量。在现阶段的课程中,慕课目前更加适合作为基础教育及继续教育的补充。慕课的内容更新较快,对网络、移动终端等硬件及师资、制作与维护等软件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慕课的课程质量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难点。在不远的将来,慕课将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手段。
作者:霍达;田园;周涛;李挺;梁婧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麻醉本科临床实习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58名麻醉本科实习学生分成两组,对照组29名学生采用传统的示教法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实验组29名学生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临床技能培训。两组学生在培训结束后参加理论与操作考核,统计分析两组学生成绩,并调查带教老师对实习学生的评价及学生对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认可程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及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带教老师对实验组学生综合评价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对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麻醉本科临床实习中起积极作用,可提高麻醉本科学生临床实习期间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
作者:魏霞;张兵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对其心率的影响。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5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基础的药物来治疗,并比较服药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心率下降程度及趋势。结果给药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心率降低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通过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进行治疗,患者的心率得到了显著的降低,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于智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股动脉穿刺点止血法通常有三种:人工压迫止血法、止血敷料辅助人工压迫止血、机械压迫法及血管闭合器止血等。为了探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机械压迫止血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我们记录了在我院做经股动脉介入术的232例患者,132例用SUPER PRESSURE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体外压迫穿刺点止血(观察组),100例进行人工压迫止血(对照组)。记录止血操作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卧床时间、舒适度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止血操作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减轻了操作者及患者不适感。观察组的局部并发症和迷走神经反射也明显减少。综上所述,经皮股动脉介入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安全有效,且缩短止血操作时间和卧床时间,不增加血管并发症。
作者:贺卓;袁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hislics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47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肠梗阻病例的MSCT资料,采用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模拟内窥镜(VE)等多种处理方法,对图像进行重建,分析其CT表现。结果在47例病例中,MSCT对于机械性肠梗阻诊断的敏感性为100%,均表现为肠腔不同程度扩张、积气积液;显示小肠梗阻28例,结肠梗阻19例,肠梗阻病因包括肠道肿瘤19例,粘连性肠梗阻14例,腹股沟疝5例,肠套叠3例,消化道穿孔2例,外伤性小肠破裂1例,肠扭转2例,先天性巨结肠1例,其中44例梗阻病因术前CT明确诊断,MSCT对于病因诊断率为93.6%。结论 MSCT及三维成像技术对于肠梗阻存在与否,对肠梗阻的病因、梗阻部位以及血供情况诊断准确率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利平;盛雪霞;吉剑 刊期: 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