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动脉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临床使用观察

贺卓;袁志强

关键词:动脉压迫止血器, 止血, 股动脉, 血管性介入
摘要:股动脉穿刺点止血法通常有三种:人工压迫止血法、止血敷料辅助人工压迫止血、机械压迫法及血管闭合器止血等。为了探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机械压迫止血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我们记录了在我院做经股动脉介入术的232例患者,132例用SUPER PRESSURE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体外压迫穿刺点止血(观察组),100例进行人工压迫止血(对照组)。记录止血操作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卧床时间、舒适度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止血操作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减轻了操作者及患者不适感。观察组的局部并发症和迷走神经反射也明显减少。综上所述,经皮股动脉介入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安全有效,且缩短止血操作时间和卧床时间,不增加血管并发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在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全麻手术进入苏醒期患者5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0例,治疗组在苏醒期给予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在苏醒期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的躁动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且发生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进行调查,治疗组的生理、心理、社会与环境领域得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应用能减少躁动的发生,减轻躁动发生程度,有利于患者总体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徐冬霞;邵正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效果与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宫颈糜烂患者40例,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20例施行微波治疗,入组对照组;余20例为利普刀治疗,入组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组间相比,研究组sIgA浓度改善明显,阴道流血时间短,宫颈愈合较快,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可行,且疗效显著。

    作者:张超颖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接受腹部手术后出现FDGE的48例患者。结果48例患者的胃功能均得到有效恢复,无一例二次手术,无死亡病例,疗效较为理想。结论腹部手术后,较多因素会导致FDGE,对患者实施非手术治疗即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有效提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焦宇柯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人员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71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满意度为80.6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而且24 h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经过综合的优质护理后,可提高抢救效果,减少出血量,有助于产妇产后的身体恢复,提高满意度。

    作者:蔡亚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种植修复治疗慢性牙周炎伴有牙列缺损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种植修复治疗慢性牙周炎伴有牙列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伴有牙列缺损患者21例,均给予种植修复治疗。结果治疗后半年、1年、3年患者PD(探诊深度)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1年、3年患者GI(牙龈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治疗后对患牙总体满意度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种植修复治疗慢性牙周炎伴有牙列缺损的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刘敬哲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20例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60例研究组和6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接受臭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及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关节疼痛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疗效分别为98.3%和91.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晓红;郭朝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以期为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6例为观察组,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9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结果两组术前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7 d,两组颅内压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良好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较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好,可提高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

    作者:许建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降低血压和血糖,缓解病情。

    作者:穆东浩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无痛人流128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无痛人流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门诊部需要人流的患者256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人流术,观察组患者使用无痛人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镇痛效果。结果临床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流手术实施的过程中,降低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不增加阴道出血与手术时间,并且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周海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结肠镜下急性阑尾炎的诊治

    目的:观察并分析结肠镜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结肠镜进行临床诊治,分析其诊断符合率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4.0%;5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且不存在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中,结肠镜均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汪强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两种操作方法在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探讨提高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避免患者反复穿刺的护理方法。方法抽取300例需要穿刺浅静脉留置针的老年脑梗塞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改进的送套管方法,对照组以传统的送套管方法,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期间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及留置针的平均留置时间。结果在置管成功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置管期间发生静脉炎的情况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针的平均留置时间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进的操作方法能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并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吕艳;邓筱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TCF21、Bax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TCF21及凋亡相关基因Bax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广西宾阳县人民医院2013~2015年胸外科切除的NSCLC标本共44例(含癌及癌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检测TCF21、Bax在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NSCLC组织中TCF21、Bax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CF21的阳性率为34.09%vs.5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的阳性率分别为50.00%vs.44.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癌组织中,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高、中、低),TCF21与Bax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53.33%vs.28.57%vs.12.50%,P<0.05)、(80.00%vs.38.10%vs.25.00%,P<0.05)。TCF21、Bax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为21.21% vs.72.73%(P>0.05)、36.36%vs.90.91%(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TCF21、Bax阳性率较高。TCF21、Bax在TNM分期I+II期和III期阳性率为44.12%vs.00.00%(P<0.05)、29.41%vs.40.00%(P>0.05)。结论 TCF21在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与Bax呈正相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可能提示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

    作者:李受南;冼磊;吴正球;张瑜红;雷敬富;卢强昌;阳诺;胡松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心理护理在助产过程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助产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1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助产过程中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海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慕课教学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慕课”具有大规模、开放性、在线和共享性等特性,已经成为教育革命的一个新方向。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尝试将慕课应用于医学教育。2014年,我国建立了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国内的中文慕课平台随之相继出现,课程内容主要为基础医学课程。慕课的发展需要坚持政府、企业及高校三位一体,由高校提供课程策划与具体内容设置,企业进行投资运营,政府或教育行政机构进行督导协调。同时,建立慕课联盟,可以更好地提高课程质量。在现阶段的课程中,慕课目前更加适合作为基础教育及继续教育的补充。慕课的内容更新较快,对网络、移动终端等硬件及师资、制作与维护等软件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慕课的课程质量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难点。在不远的将来,慕课将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手段。

    作者:霍达;田园;周涛;李挺;梁婧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基于PDA的住院患者身份识别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PDA在住院患者身份识别安全管理中的促进作用。方法将PDA便捷、智能、安全性应用于住院患者身份识别的重点环节,优化责任制护理,缩短护理工作耗时,提高患者满意度,满足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期望。结果利用PDA对住院患者进行身份识别,提高了护患双方的安全意识,促进临床护士对身份识别的严谨执行,使住院患者的身份识别有形化、具体化,确保了护理安全,同时有效促进医院数字化安全管理的发展。结论通过PDA 技术的有效运用,将护理安全管理带入有序、规范、科学、主动、体系化发展,让护士大限度地享受数字化管理带来的便利,这将是护理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周敏;李金;王颖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脑电图对缺血性卒中诊断及病情变化的预判价值研究进展

    近年来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诊断中,EEG的特点在于直接反映脑代谢。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表明脑电图对缺血性卒中诊断及病情变化的预判具有较高价值,更符合临床实际。

    作者:雷发珍;尚玉才;葛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病例3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7例,研究组2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加载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及复发情况差异。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皮损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瘙痒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能有效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临床有效率高达100.00%,解决了生殖器疱疹易复发的难题。

    作者:沈旭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提高高校教师备课效率的有效策略

    备课是高校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本文分析了传统备课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对如何有效备课进行了探讨,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其次要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体现“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统一,再者还要创新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沈国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及早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后腹胀的影响

    目的:探析及早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后腹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6例剖宫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及早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的给予剖宫产术后产妇合理的护理措施,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缩短,腹胀发生率降低。

    作者:曹琼方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浅议病例教学法在临床本科班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为了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对我校2014级本科临床专业病理学各论实验教学采用病例教学的方法,效果比较好。本文就病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及一些心得体会做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孔秀敏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