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英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联合流程演练在急诊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7月临床实习的急诊科学生60例,全部学生均采用PBL教学模式联合流程演练进行课堂授课,利用技能操作考试、答卷考试、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利用PBL教学模式联合流程演练进行急诊临床实习教学,对急诊常用临床技能进行培训后,全部学生都掌握了心肺复苏术,全部学生均通过实际操作考核。大部分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联合流程演练能有效形成临床思维,大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让自身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结论在急诊临床实习中,应用PBL教学模式联合流程演练能让学生有效掌握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效结合理论和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急诊思维能力。
作者:隋韶光;李向东;吴雪影;崔明;肖昭扬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慢性子宫颈炎、盆腔炎病因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0例盆腔炎与80例慢性子宫颈炎患者,分析其病因,并采取相应护理。结果盆腔炎病因同宫腔内术后感染、经期卫生差、流产后感染、产后感染等因素有关,慢性子宫颈炎病因同病原体侵入诱发感染因素有着密切关系。通过相应护理,本组70例盆腔炎与80例慢性子宫颈炎患者中,135例治愈(90.00%),145例护理有效(96.67%)。结论明确盆腔炎、慢性子宫颈炎患者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提升临床疗效与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凤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将其对等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7%,观察组为9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优于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纪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慕课”是一种新兴的在线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采取开放的网络形式,把优秀的教学资源较好的融合起来,对知识点进行优呈现。将“慕课”教学模式应用到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将改善传统的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深入改革与实践,优化并完善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与体系,终实现信息技术优势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孙缦利;李文娟;张文静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4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负压引流技术进行创面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24例患者均在住院22~46天后痊愈出院。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靳妍;王淑珍;胡静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与研究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8月接收的60例婴幼儿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婴幼儿采取常规的保健方法进行保健,观察组婴幼儿实施正确的干预式的儿童保健。然后观察两组婴幼儿的各方面发育状况,对其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经观察,观察组婴幼儿各方面素质和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的儿童保健有利于婴幼儿早期各方面的发育。
作者:曲华;魏益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与影响评分的因素。方法对84例原发性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患者的NMS发生率以及评分影响因素。结果84例患者中存在任意一种NMS的发生率是95.2%,其中以便秘(79.8%)、尿频尿急(66.7%)和不宁腿综合征(RLS)(57.1%)为常见,而大便失禁(7.1%)等较少;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H-Y分期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15、0.332和2.465,性别则未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NMS广泛存在于PD患者当中,便秘、尿频尿急和RLS的发生率较高。NMS评分受H-Y分期的影响大,改善运动症状或许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NMS的发生。
作者:陆耀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二维彩超与四维成像技术在进行胎儿系统检查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2015年于本院进行系统超声检查的胎儿3863例,均同时给予经腹部传统的二维彩超以及四维成像技术进行胎儿正常发育和发育缺陷的常规检查,记录患者的诊断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四维彩超总检出47例,占总胎儿比率为1.22%,高于二维彩超22例(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彩超在产科胎儿系统检查过程中,比二维彩超具有更优的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晓峰;樊艳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阴式组)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腹腔镜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上高于阴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时间短,住院费用较低的优点,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付建华;林秀英;芦小单;方艳秋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内固定治疗旋后一外旋型Ⅳ度损伤患者资料。结果37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效果均达到Ⅰ期,骨折的对线和对位均较好,关节平面整齐,下胫骨和腓骨均固定稳妥。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方面,29例为优,7例为良,1例为可。结论对踝关节旋后-外旋型IV 度损伤进行内固定术,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使骨折有效愈合。
作者:张维林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放血疗法结合火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6例确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仅用放血疗法,治疗组放血疗法结合火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的有效率93.94%,对照组总的有效率81.82%,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血疗法结合火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造成的膝局部酸痛、凉痛、肿胀、功能受限等疗效显著。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见效快,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皮书高;贺艳刚;邵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hislics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47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肠梗阻病例的MSCT资料,采用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模拟内窥镜(VE)等多种处理方法,对图像进行重建,分析其CT表现。结果在47例病例中,MSCT对于机械性肠梗阻诊断的敏感性为100%,均表现为肠腔不同程度扩张、积气积液;显示小肠梗阻28例,结肠梗阻19例,肠梗阻病因包括肠道肿瘤19例,粘连性肠梗阻14例,腹股沟疝5例,肠套叠3例,消化道穿孔2例,外伤性小肠破裂1例,肠扭转2例,先天性巨结肠1例,其中44例梗阻病因术前CT明确诊断,MSCT对于病因诊断率为93.6%。结论 MSCT及三维成像技术对于肠梗阻存在与否,对肠梗阻的病因、梗阻部位以及血供情况诊断准确率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利平;盛雪霞;吉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骨科38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分别采用微创技术椎弓根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固定及骨盆重建带后方髂髂固定3种方式治疗。结果本研究38例患者均随访4~22个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骨折不愈合。结论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固定及骨盆重建带后方髂髂固定3种方式均为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有效方法,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可获满意疗效。
作者:李含 刊期: 2015年第27期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强调了法医工作者可参与医疗事故鉴定工作,肯定了其在医疗事故中的价值。医疗纠纷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之一,而事故认定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法医学尸体检查是其中客观、公正指标之一,本文以3组典型医疗纠纷为例,对目前医疗纠纷中尸体检验的作用、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尸体检验和法医病理学的重要性。
作者:沈艳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喉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恐惧、悲观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
作者:张静;田桂平;刘莹 刊期: 2015年第27期
医务工作者是一个背负着救死扶伤崇高使命的特殊群体,这个职业要求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责任感。作为未来医疗卫生体系成员的主要储备军,医学生的廉洁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辛思燕;刘锋;冼晓菊;石大志;颜红霞;王智;刘金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循证医学带教法对眼科临床实习生学习质量及考核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来我科进行临床实习的8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习生轮转安排,采用随机数字法按实习轮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原有常规临床带教模式,实验组实行循证医学带教法。在我科室实习结束时进行考核,评估两种方法对眼科实习生学习质量和考核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眼科实习生理论考试、临床技能及病案分析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带教医师对眼科实习生的满意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带教法与常规带教法相比,能显著提高眼科临床实习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带教医师对他们的满意率,获得更佳的考核效果。
作者:尚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降低血压和血糖,缓解病情。
作者:穆东浩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针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问题,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措施。方法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159例青光眼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实施对症性的心理护理,从而有效的控制和稳定患者的负面情绪,接受并配合手术,避免青光眼患者病情加重,缓解疼痛等不适。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治疗过程,能配合治疗达到佳的治疗护理效果,有效保存视力功能。
作者:赖秋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针对老年患者中常见的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特点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0~2012年经临床确诊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22例患者的有关资料,并结合患者的病史、心电等有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收集的22例患者中有11例症状体征显著好转(占50%),有8例患者好转(占36.4%),3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占13.6%)。结论该疾病在临床中不具有典型症状,诊断过程繁琐,一定要与病史、心电等有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海男 刊期: 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