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张静;田桂平;刘莹

关键词:延续护理, 喉癌, 生存质量, 负性心理状态,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喉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恐惧、悲观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塞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塞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组)与60例同期非心脑血管疾病者(对照组),比较两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及3个月后预后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对于评估急性脑梗塞患者病情程度、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志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降低血压和血糖,缓解病情。

    作者:穆东浩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脑胶质瘤20例诊治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胶质瘤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初步做出胶质瘤的诊断,然后行显微开颅手术治疗和进一步病理检查,术后常规给予放化疗治疗,随访观察6个月~4年。结果术前初步诊断脑胶质瘤20例,并得到术后病理检查的确认。显微手术大多能将瘤体切除,使术前一些症状得到改善。经放化疗治疗后,随访观察发现3年的生存率为57.9%(11/19)。结论综合运用MRI等影响学检查基本能在术前明确脑胶质瘤的诊断。及时的手术切除能改善术前一些症状,进一步的放化疗治疗,对提高生存率有一定作用。

    作者:袁小瓦;王峰波;张明;李锦晓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与临床意义

    目的:针对临床中腹部创伤患者的CT影像进行较深入地分析,研究临床中腹部创伤患者的CT影像诊断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临床中的60例腹部创伤患者的CT影像资料开展相关分析研究,其中手术治疗的有40例患者,保守治疗的有20例患者,比较CT影像诊断对于治疗结果的重要作用。结果比较40例手术患者及其CT影像诊断的差异,结果相符的患者有38例,CT影像诊断具有95%的准确率。结论临床中采用CT影像检查方法,对于加深对腹部创伤患者的了解具有重要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喜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促胎儿肺成熟的作用及其对血糖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探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促胎儿肺成熟的作用及其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孕期在终止妊娠前需要使用地塞米松进行促胎儿肺成熟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羊膜腔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每组3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羊水中的SPA以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相对于羊膜腔注射组,肌肉注射组注射地塞米松后,高于治疗前,高于羊膜腔注射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高血糖持续的水平较长。羊膜腔注射组羊水中表面活性物质的SPA高于肌肉注射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的低血糖,酸中毒以及RDS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影响更小,更容易促进胎儿的肺成熟。

    作者:李霞;闫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老年人营养不良分析及干预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以及干预措施。方法针对目前老年人的营养不良的现象,分析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并就其原因研究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相关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老年人营养不良原因的分析,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干预,并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老年人营养不良一般是由较为复杂的因素综合导致而成,加强对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应受到社会的重视。

    作者:李振武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股动脉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临床使用观察

    股动脉穿刺点止血法通常有三种:人工压迫止血法、止血敷料辅助人工压迫止血、机械压迫法及血管闭合器止血等。为了探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机械压迫止血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我们记录了在我院做经股动脉介入术的232例患者,132例用SUPER PRESSURE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体外压迫穿刺点止血(观察组),100例进行人工压迫止血(对照组)。记录止血操作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卧床时间、舒适度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止血操作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减轻了操作者及患者不适感。观察组的局部并发症和迷走神经反射也明显减少。综上所述,经皮股动脉介入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安全有效,且缩短止血操作时间和卧床时间,不增加血管并发症。

    作者:贺卓;袁志强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耳后切口在良性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耳后切口在良性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23例良性腮腺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手术选择耳后切口入路,另选取同期收治的23例良性腮腺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口腔颌面“S”形切口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肿瘤复发情况以及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涎瘘、Frey征发生,仅有个别病例发生暂时性面瘫,两组患者在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外观满意度为95.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后切口在良性腮腺肿瘤切除术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张力;唐君玲;兰玉燕;孙黎波;周航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慕课”背景下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慕课”是一种新兴的在线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采取开放的网络形式,把优秀的教学资源较好的融合起来,对知识点进行优呈现。将“慕课”教学模式应用到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将改善传统的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深入改革与实践,优化并完善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与体系,终实现信息技术优势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孙缦利;李文娟;张文静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腹腔镜视频资料与传统解剖学教学相结合的新型解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但其内容繁多、枯燥乏味,现有教学模式又有其局限性,使得学生对解剖学课程不感兴趣。本文分析了将腹腔镜视频资料引入解剖学课堂教学中,探讨构建腹腔镜视频资料与传统解剖学教学相结合的新型解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作者:赵克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人员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71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31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满意度为80.6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而且24 h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经过综合的优质护理后,可提高抢救效果,减少出血量,有助于产妇产后的身体恢复,提高满意度。

    作者:蔡亚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分析

    目的:对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在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4例),观察单纯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与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的效果并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次数、24 h室性期前收缩总次数与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在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

    作者:靳京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关于高台县重型精神病的诊治情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高台县重型精神病的诊治情况,为制定高台县卫生工作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对高台县3乡精神障碍诊治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高台县总人口15.8万,其中重型精神病患者189人,患病率为0.12%;治疗的患者有90例(47.6%),未接受治疗的患者有99例(52.4%);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间断进行治疗的52例(57.8%),连续治疗的38例(42.2%)。结论高台县重型精神病患者治疗不足,应加强对重型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淑燕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采用抗肺结核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由对比数据显示,观察组疾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数据显示,采用抗肺结核药物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兆勤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康复护理改善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改善高龄(年龄≥60岁)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9例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基础护理,康复组增加康复护理干预,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量表评价改善肢体功能的效果。结果康复组康复后ADL评分(75.73±6.88)分高于普通组(60.38±6.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康复后总有效率84.44%高于普通组63.64%,χ2=5.0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3, 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高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在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致残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绍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成人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分析成人肱骨髁上骨折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符合标准患者共69例纳入本研究,比较手术前后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可改善成人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的功能障碍,对照组的肘关节Mayo评分优良率和平均肘内翻角度优于试验组,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可获得满意肘关节功能。

    作者:野向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高血压与低叶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高血压与低叶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叶酸水平,比较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为75%,合并低叶酸检出率为67%,对照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检出率为10%,叶酸<6.8 nmol/L的占6%,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观察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和低叶酸有着负相关的关系,对照组中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高血压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常常升高,而叶酸水平逐渐降低。

    作者:赵军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1例)、联合组(32例)与对照组(15例),治疗组主要采用Q-开关激光进行治疗,联合组主要采用Q-开关激光与强脉冲光联合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中药祛斑面膜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1.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6%,通过三组的临床效果比较,联合组和治疗组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有1例患者发生色素沉着,无瘢痕,治疗组有3例发生色素沉着,对照组有5例发生皮肤过敏,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黄褐斑患者主要使用Q-开关激光与强脉冲光联合治疗,具有副作用少、安全可靠等特点,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春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的7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血肿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志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巩固医学高职院校育人成果--以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医学高职院校是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摇篮。而医学高职院校发展又面临着实际的困惑: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有用人需求,希望优秀人才前来就业;而另一方面医学高职院校招收的大多是二本线以下的同学,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基层医疗单位所需的合格人才,实现把“人”教育成人的目标。山东医专立足实际,突破传统观念,在教学、管理等环节中坚持以人为本,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创新实践,逐步探索出属于自己发展的一条新路子。

    作者:赵浩洲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