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东
目的:分析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接受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的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132例作为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组,纳入同时期接受光动力治疗的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疗效、复发率差异。结果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基因疗法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疗效好,复发率低,同时适用于普通疣体和巨大疣体的治疗。
作者:王晓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以及干预措施。方法针对目前老年人的营养不良的现象,分析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并就其原因研究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相关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老年人营养不良原因的分析,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干预,并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老年人营养不良一般是由较为复杂的因素综合导致而成,加强对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应受到社会的重视。
作者:李振武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对阎洪臣教授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的经验加以总结。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例确诊的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对其展开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用第7付药后,颈部淋巴结的渗出液得到明显控制;用第9付药后颈部淋巴结无渗出液,且皮肤颜色转为浅淡;用第26付药后,患者有皮肤发痒感,甚怕冷明显黄皮症,红皮症;用药30付后,患者各症状及原有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补中益气汤对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症状有显著缓解作用,可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徐宝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用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研究对象,然后利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理念和方法改进感染管理工作,并与改进后在2014年1~12月的感染率相比。结果2013年1~12月(改进前)共监测13262人次,发生医院感染568例次,感染率4.28%;2014年1~12月(改进后)共监测13989人次,发生医院感染352例次,感染率2.52%,改进前后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544, 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理念和方法,可有效提升医院的感染控制水平,实现感染率降低的目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燕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的效果及对呼吸力学指标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90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呼吸力学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王宾;丁乐欣;丁文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护理在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轻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个体化饮食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龙贵;沈兰芳;杨巧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面对疾病,很多患者都会有一定的心理或者是生理状况,在临床上将这种心情称为焦虑情绪,属于一种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在临床上的一般表现为紧张、焦虑和恐惧等一系列心理状况。并且呈现运动不安、肌肉紧张以及自主神经絮乱等多种症状。就目前来看,焦虑症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在生化病理机制方面,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功能絮乱假说与神经递质假说。本文主要分析了焦虑症的病理机制,通过文献分析,对其病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作者:苑杰;许冬稳;曹洋洋;明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老年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结肠癌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以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结肠癌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
作者:丁战伟;李志彬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生成性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名学生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8人和实验组102人。在内科学授课中,对对照组施予传统教学方法,对实验组施予生成性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分别对两组学生随机进行随堂测验,课程结束时进行教学效果满意度问卷调查,期末进行内科学理论考试,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学生的随堂测验成绩及内科学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问卷中所有问题实验组赞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科学教学中,生成性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能提高教学质量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岑晴;钟润芬;刘鹏;周卓宁;罗焰然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究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五苓散合小柴胡汤以及缬沙坦胶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5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2例选择五苓散合小柴胡汤以及缬沙坦胶囊的综合使用,对照组27例患者仅使用缬沙坦胶囊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78%,效果显著。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五苓散合小柴胡汤以及缬沙坦胶囊综合治疗,促使肾功能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冯晓红;饶振馨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入选前均使用低通量透析器,进入研究阶段后使用15UC或FX60聚砜膜高通量透析器,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血流量范围在200~300 ml/min,透析时间每次4 h,每周2~3次。于研究开始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分别采透析前清晨空腹肘正中静脉血标本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与研究开始前相比,患者h-CRP、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张军芳;戴巧妮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清瘦素水平,分析血清瘦素与母婴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42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规范治疗的30例为治疗组,未治疗的12例作为未治疗组,随机抽取正常健康孕妇32例为正常对照组,在孕24~28周、孕38~40周分娩前、分娩后(脐动脉血)分别检测血清瘦素(ELISA法)和血糖,同时统计母婴并发症、婴儿出生体重、产后母体2型糖尿病患病率,并应用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未进行治疗干预前,GDM患者的血清瘦素和血糖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GDM治疗组在治疗后明显下降,分娩前血清瘦素和血糖与正常对照组水平相仿,但是GDM未治疗组血清瘦素和血糖高于其他两组(P<0.05);分娩后各组脐动脉血瘦素无明显差异,但是脐动脉血瘦素与婴儿出生体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GDM治疗组母婴并发症和产后糖尿病患病率低于GDM未治疗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瘦素显著升高,瘦素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母婴并发症以及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建议临床监测GDM妇女血清瘦素水平,及时准确评估预后。
作者:鹿卿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究管理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和2014年在我院接受基础护理的患者和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未实施管理循环法基础护理组和实施管理循环法基础护理组,对比两种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实施管理循环法的基础护理合格率高于未实施管理循环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管理循环法应用到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刘立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内固定治疗旋后一外旋型Ⅳ度损伤患者资料。结果37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效果均达到Ⅰ期,骨折的对线和对位均较好,关节平面整齐,下胫骨和腓骨均固定稳妥。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方面,29例为优,7例为良,1例为可。结论对踝关节旋后-外旋型IV 度损伤进行内固定术,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使骨折有效愈合。
作者:张维林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二维彩超与四维成像技术在进行胎儿系统检查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2015年于本院进行系统超声检查的胎儿3863例,均同时给予经腹部传统的二维彩超以及四维成像技术进行胎儿正常发育和发育缺陷的常规检查,记录患者的诊断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四维彩超总检出47例,占总胎儿比率为1.22%,高于二维彩超22例(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彩超在产科胎儿系统检查过程中,比二维彩超具有更优的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晓峰;樊艳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促胎儿肺成熟的作用及其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孕期在终止妊娠前需要使用地塞米松进行促胎儿肺成熟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羊膜腔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每组3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羊水中的SPA以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相对于羊膜腔注射组,肌肉注射组注射地塞米松后,高于治疗前,高于羊膜腔注射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高血糖持续的水平较长。羊膜腔注射组羊水中表面活性物质的SPA高于肌肉注射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的低血糖,酸中毒以及RDS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影响更小,更容易促进胎儿的肺成熟。
作者:李霞;闫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喉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恐惧、悲观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
作者:张静;田桂平;刘莹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分析锁骨上径路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运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患者采取传统颈前切口经颈白线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51例患者采取锁骨上径路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上径路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可达到传统颈前切口的效果,并且可同时处理双侧甲状腺病变,便于观察淋巴结是否转移。
作者:张丛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备课是高校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本文分析了传统备课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对如何有效备课进行了探讨,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其次要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体现“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统一,再者还要创新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沈国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医务工作者是一个背负着救死扶伤崇高使命的特殊群体,这个职业要求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责任感。作为未来医疗卫生体系成员的主要储备军,医学生的廉洁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辛思燕;刘锋;冼晓菊;石大志;颜红霞;王智;刘金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