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医学生的廉洁素质教育工作

辛思燕;刘锋;冼晓菊;石大志;颜红霞;王智;刘金娟

关键词:医学生, 廉洁教育, 措施
摘要:医务工作者是一个背负着救死扶伤崇高使命的特殊群体,这个职业要求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责任感。作为未来医疗卫生体系成员的主要储备军,医学生的廉洁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目的:分析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69例胃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疾病类型分为慢性胃炎组(40例)及胃癌组(29例),采用14碳呼气法及染色法对两组患者胃窦幽门前区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患者胃窦幽门前区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采用14碳呼气法及染色法检测结果分别为93.10%、86.21%;胃炎组分别为22.5%、1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窦幽门前区东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较高,易引起严重病变,与胃癌具有密切联系。

    作者:周晗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心电图改变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和心率失常发生率的联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心电图,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记录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抬高性患者36例(72.0%),心律失常13例(36.1%);非ST段抬高性患者14例(28.0%),心律失常2例(5.6%),ST段抬高性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非ST段抬高性患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为急性ST段抬高,其心率失常发生率高于非急性ST段抬高患者。

    作者:张颖;孙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循证医学带教法对眼科临床实习生学习质量及考核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循证医学带教法对眼科临床实习生学习质量及考核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来我科进行临床实习的8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习生轮转安排,采用随机数字法按实习轮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原有常规临床带教模式,实验组实行循证医学带教法。在我科室实习结束时进行考核,评估两种方法对眼科实习生学习质量和考核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眼科实习生理论考试、临床技能及病案分析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带教医师对眼科实习生的满意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带教法与常规带教法相比,能显著提高眼科临床实习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带教医师对他们的满意率,获得更佳的考核效果。

    作者:尚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C·A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120例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C·A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方法24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治疗组则在服用阿昔洛韦片的基础上加载C·A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细胞免疫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成功率高达100.00%高于对照组的79.65%(P<0.05)。治疗后,治疗组IFN-γ、IL-2水平高于对照组,SIL-2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跟踪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接受治疗后3、6、12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A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通过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来治疗生殖器疱疹,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王利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以期为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6例为观察组,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9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结果两组术前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7 d,两组颅内压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良好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较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好,可提高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

    作者:许建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及对呼吸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的效果及对呼吸力学指标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90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呼吸力学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王宾;丁乐欣;丁文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持续质量改进用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效果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用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研究对象,然后利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理念和方法改进感染管理工作,并与改进后在2014年1~12月的感染率相比。结果2013年1~12月(改进前)共监测13262人次,发生医院感染568例次,感染率4.28%;2014年1~12月(改进后)共监测13989人次,发生医院感染352例次,感染率2.52%,改进前后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544, 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理念和方法,可有效提升医院的感染控制水平,实现感染率降低的目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燕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2例

    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抢救治疗的2例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观察其抢救的效果。结果例1:1周后复查心肌酶恢复正常。12 d后患者到上级医院行冠脉造影示病变轻度狭窄,血运供应尚可。例2: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2~4高耸T波已下降接近正常、偶发室早。4 d后行冠脉造影病变支轻度狭窄,血运供应尚可。结论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梗死,可快速开通闭塞的冠脉,促使心肌得到及时再灌注,以利于成功抢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高清良;柳建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股静脉斜刺进针法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小儿股静脉斜刺法采血的成功率。方法选取在我科行股静穿刺采血的130例患儿,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股静脉采血;观察组患儿采用股静脉斜刺采血法,对比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采血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采血所用时间及局部血肿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采用股静脉斜刺采血法能有效增强一次采血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降低患儿痛苦,安全性较高。

    作者:康琼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胃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予以治疗,治疗组给予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结果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术后肺部感染、肠梗阻、腹腔感染、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具有微创性的特点,能促进患者的康复,且安全性好。

    作者:司磊;谢有强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腰椎压缩性骨折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腰椎压缩性骨折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早出现疼痛时间、VAS疼痛评分、术后2 d镇痛药物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压缩性骨折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田彦;郑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7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CEA),观察组应用CSEA,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起效时间、镇痛效果。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镇痛优良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CSEA具有镇痛效果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吉同祥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胆道闭锁的超声诊断

    目的:总结并分析36例胆道闭锁患儿的超声图像表现,探讨超声检查对胆道闭锁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和记录肝脏及脾脏大小、内部回声,空腹胆囊、餐后胆囊的变化,左右肝管汇合部纤维斑块存在与否。结果20例患者的左右肝管汇合部可见明显高回声斑块,5例高回声斑块较小。4例胆囊未显示,4例呈条索状,无囊腔,24例胆囊瘪小,胆囊发育及收缩不良,4例胆囊大小、形态正常,但餐后无收缩。全部病例肝脏不同程度增大及肝实质回声粗糙,15例腹腔存在少量积液,22例脾脏增大。结论左右肝管汇合部纤维斑块具有特异性,可作为胆道闭锁超声诊断的客观指标,胆囊瘪小及收缩不良也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张征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新模式下机能实验学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新模式下机能实验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针对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16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效果,获得68.99%的学生支持;81.01%的学生实践内容富有吸引力;而77.21%的学生认为学习收获很大。结论以临床动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机能实验学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刘会民;张志国;王桂叶;李超彦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关于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本文通过探讨目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管理的总体情况、存在问题、主要对策以及改进管理思路等方面内容,以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效果的目的,并为相关高职院校提高课堂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程红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阎洪臣教授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的经验

    目的:对阎洪臣教授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的经验加以总结。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例确诊的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对其展开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用第7付药后,颈部淋巴结的渗出液得到明显控制;用第9付药后颈部淋巴结无渗出液,且皮肤颜色转为浅淡;用第26付药后,患者有皮肤发痒感,甚怕冷明显黄皮症,红皮症;用药30付后,患者各症状及原有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补中益气汤对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症状有显著缓解作用,可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徐宝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颅脑损伤急性期C-反应蛋白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对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含量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68例急性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的标准分为三个亚组,轻型组(21例)、中型组(25例)、重型组(22例);对其发病28 d内的CRP含量进行动态监测,以探讨CRP水平与脑损伤程度、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的CRP水平均有明显升高,重型组持续4周左右降至正常,轻型、中型组持续1周左右降至正常;血清中的CRP增高水平高于脑脊液;CRP增高水平和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颅脑损失急性期的CRP水平与脑损伤程度相关,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沈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喉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恐惧、悲观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

    作者:张静;田桂平;刘莹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胃癌围术期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7月~2015年7月的胃癌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已知晓研究内容,并同意配合研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普通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行围术期普通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佳,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较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对其进行快速康复理念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患者预后有着良好的作用。

    作者:阎青;巩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价值。方法对300例药物流产后持续阴道出血超过7 d的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腹部结合阴超进行检查。比较彩超检查报告和刮宫结果。结果本文300例有268例经超声诊断子宫内存在残留物,后经刮宫均得到证实;268例中有251例经由CDFI检测到不同形状的血流信号,信号多成簇状、线状、点状,诊断符合率93.70%(251/268)。结论以腹部彩超和经阴道彩超联合诊断药物流产后的宫内残留物准确性较高。

    作者:强韩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