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杰;许冬稳;曹洋洋;明明
目的: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康复作用以及对病情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一年入住我院中风后偏瘫患者76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8例,A组使用药物、物理因子的方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进行针灸配合运动疗法,对比两组康复结果。结果 B组治疗效果优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针灸疗法的同时搭配使用运动疗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康瑾婕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不同CT征象,及其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2014年CT诊断成人肠套叠,并经手术证实21例患者的CT征象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例中小肠型肠套叠9例,回结肠型4例,结肠型8例。CT直接征象包括:同心圆征7例,肾形征4例,彗星尾征6例,双肠管征4例。后经手术证实均有原发性病变,这些病理改变包括:炎性坏死(6例),脂肪瘤(4例),腺癌(7例),淋巴瘤(2例),肠息肉(2例)。结论肠套叠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对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陆东;郑小华;刘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全麻手术进入苏醒期患者5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0例,治疗组在苏醒期给予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在苏醒期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的躁动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且发生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进行调查,治疗组的生理、心理、社会与环境领域得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应用能减少躁动的发生,减轻躁动发生程度,有利于患者总体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徐冬霞;邵正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突发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7月我院收治的突发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常规治疗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及临床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突发性心肌梗死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溶栓的疗效确切。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探讨无痛人流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门诊部需要人流的患者256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人流术,观察组患者使用无痛人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镇痛效果。结果临床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流手术实施的过程中,降低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不增加阴道出血与手术时间,并且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周海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放血疗法结合火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6例确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仅用放血疗法,治疗组放血疗法结合火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的有效率93.94%,对照组总的有效率81.82%,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血疗法结合火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造成的膝局部酸痛、凉痛、肿胀、功能受限等疗效显著。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见效快,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皮书高;贺艳刚;邵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调查高台县重型精神病的诊治情况,为制定高台县卫生工作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对高台县3乡精神障碍诊治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高台县总人口15.8万,其中重型精神病患者189人,患病率为0.12%;治疗的患者有90例(47.6%),未接受治疗的患者有99例(52.4%);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间断进行治疗的52例(57.8%),连续治疗的38例(42.2%)。结论高台县重型精神病患者治疗不足,应加强对重型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淑燕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针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问题,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措施。方法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159例青光眼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实施对症性的心理护理,从而有效的控制和稳定患者的负面情绪,接受并配合手术,避免青光眼患者病情加重,缓解疼痛等不适。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治疗过程,能配合治疗达到佳的治疗护理效果,有效保存视力功能。
作者:赖秋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70例胆结石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35例患者采取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7.1%,满意度为94.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4.2%,满意度为71.4%,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结石围手术期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的质量,并且满意度较高。
作者:方丽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析小儿腹股沟斜疝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切口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和复发率均较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切口小、VAS评分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复发率低等特点,能够明显改善患儿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建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强调了法医工作者可参与医疗事故鉴定工作,肯定了其在医疗事故中的价值。医疗纠纷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之一,而事故认定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法医学尸体检查是其中客观、公正指标之一,本文以3组典型医疗纠纷为例,对目前医疗纠纷中尸体检验的作用、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尸体检验和法医病理学的重要性。
作者:沈艳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塞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组)与60例同期非心脑血管疾病者(对照组),比较两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及3个月后预后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对于评估急性脑梗塞患者病情程度、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志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循证医学带教法对眼科临床实习生学习质量及考核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来我科进行临床实习的8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习生轮转安排,采用随机数字法按实习轮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原有常规临床带教模式,实验组实行循证医学带教法。在我科室实习结束时进行考核,评估两种方法对眼科实习生学习质量和考核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眼科实习生理论考试、临床技能及病案分析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带教医师对眼科实习生的满意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带教法与常规带教法相比,能显著提高眼科临床实习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带教医师对他们的满意率,获得更佳的考核效果。
作者:尚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胃萎康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并作分析探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胃萎康胶囊,对照组给予猴头菌片,疗程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病理改变的情况,比较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56.7%,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50%及80%和4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萎康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有较好疗效。
作者:邱余新;吕琪新;徐鹏;邱悦之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分析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抢救治疗的2例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观察其抢救的效果。结果例1:1周后复查心肌酶恢复正常。12 d后患者到上级医院行冠脉造影示病变轻度狭窄,血运供应尚可。例2: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2~4高耸T波已下降接近正常、偶发室早。4 d后行冠脉造影病变支轻度狭窄,血运供应尚可。结论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梗死,可快速开通闭塞的冠脉,促使心肌得到及时再灌注,以利于成功抢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高清良;柳建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的7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血肿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志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对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研究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作为研究资料,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细胞形态多样,主要有棱形细胞、透明细胞、小痣样细胞以及上皮样细胞和瘤巨细胞等。CMM细胞的排列也呈现多样化特点,包括束状、巢状、梁状、漩涡状、腺泡状等。免疫组化提示:瘤细胞S-100蛋白为100%阳性;HMB45呈阳性的患者有46名(92%);Vimentin呈阳性的患者有46名(92%);NSE呈阳性的患者为4名(8%)。结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形态和组织结构都有多样性的特点,容易出现误诊的现象,诊断时需要进行病理组织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作者:管春鸾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铁蛋白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且确诊的胰腺癌患者58例(胰腺癌组),另选取慢性胰腺炎患者58例(慢性胰腺炎组)及体检健康者58例(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EA、CA19-9及铁蛋白水平及其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CEA、CA19-9及铁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慢性胰腺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期不低于6个月的患者血清CEA、CA19-9及铁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生存期少于6个月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CA19-9及铁蛋白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7.2%,特异性为96.1%。结论血清CEA、CA19-9及铁蛋白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作者:高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对脑电图检查在成人失神癫痫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84例成人失神癫痫患者作为对象,对其予以脑电图检查,且对其诊断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15例为正常,非特异性异常16例,53例为痫样放电,总异常率为82.1%;43例临床发作(51.2%);痫样放电所发生的时相为5例清醒期,27例睡眠期,21例清醒合并睡眠期;且睡眠期发生率高于清醒期、清醒合并睡眠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人失神癫痫采取脑电图检查,有比较高的异常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成人失神癫痫的检查手段。
作者:吕红卫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改善高龄(年龄≥60岁)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9例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基础护理,康复组增加康复护理干预,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量表评价改善肢体功能的效果。结果康复组康复后ADL评分(75.73±6.88)分高于普通组(60.38±6.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康复后总有效率84.44%高于普通组63.64%,χ2=5.0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3, 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高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在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致残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绍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