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克芳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时使用InSurE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共47例,所有患儿均接受InSurE技术进行治疗,将治疗前的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作为对照组,将治疗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数据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47例患儿中,35例患儿显效,11例患儿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9%。观察组的氧气分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治疗过程中,采用InSurE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吴建永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1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开展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一定程度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郭如清;王炜维;曾丽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医源性结肠穿孔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医源性结直肠穿孔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孔时间小于24 h的平均住院时间(7.41±2.58)d;超过24 h的住院时间(13.29±4.30) d,住院时间显著延长。结论肠镜治疗是医源性结肠穿孔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进生;黄良祥;李建党;何协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与护理应用于盆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妇科盆腹膜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实施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自评与抑郁自评结果。结果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盆腹膜炎患者,通过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作者:刘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小儿外部性脑积水的CT表现及临床诊断,提高CT对诊断外部性脑积水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本院经CT检查确诊为外部性脑积水的29例患儿,10例因伴有脊膜膨出行侧卧位扫描,19例在半坐位2 h后先行仰卧位扫描,完成之后立即俯卧,分别于半小时及1 h后行侧俯卧位及俯卧位扫描。结果29例均有双侧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16例伴双侧颞叶蛛网膜下腔增宽,27例半球间隙增宽,18例鞍上池增大,3例侧脑室前角轻度扩大,22例双侧额顶部脑沟增宽增深,19例显示随着体位和时间的改变,外部性脑积水的位置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螺旋CT任意多方向容积重建可清晰显示小儿脑组织大体解剖结构,对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成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控制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给予常规循环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接受6个月内的定期电话随访及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再住院率和天数、死亡率和自我护理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再住院次数和总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的发展,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王新敏 刊期: 2015年第27期
止血和血栓涉及临床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与临床治疗和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临床要求进行血栓与止血方面检查的标本和项目越来越多,这些检验项目广泛应用于出血、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抗凝药物剂量监测和手术前凝血功能检验等。在血栓与止血项目的检验过程中,许多凝血因子检测可受多种因素干扰,加强实验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三者同时检测已被临床用于筛查患者凝血机制是否正常,特别是心胸外科、骨科、妇产科等手术前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尤为重要。
作者:刘冰冰;王冬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全麻手术进入苏醒期患者5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0例,治疗组在苏醒期给予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在苏醒期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治疗组的躁动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且发生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进行调查,治疗组的生理、心理、社会与环境领域得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应用能减少躁动的发生,减轻躁动发生程度,有利于患者总体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徐冬霞;邵正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4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蛋白水平,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CysC、尿微量蛋白(MK、α1-MG、β2-MG、TRF)联合检测结果高于健康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是2型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佳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在2013年5月~2014年6月接收的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评价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术后3个月,63例患者中,治愈53例,好转7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95.2%;术后,63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耳漏,并发症发生率为3.1%。结论利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时,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好,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损伤性小,安全性高。
作者:司广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塞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组)与60例同期非心脑血管疾病者(对照组),比较两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及3个月后预后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对于评估急性脑梗塞患者病情程度、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志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我院的7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血肿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志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循证医学带教法对眼科临床实习生学习质量及考核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来我科进行临床实习的8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习生轮转安排,采用随机数字法按实习轮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原有常规临床带教模式,实验组实行循证医学带教法。在我科室实习结束时进行考核,评估两种方法对眼科实习生学习质量和考核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眼科实习生理论考试、临床技能及病案分析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带教医师对眼科实习生的满意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带教法与常规带教法相比,能显著提高眼科临床实习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带教医师对他们的满意率,获得更佳的考核效果。
作者:尚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医务工作者是一个背负着救死扶伤崇高使命的特殊群体,这个职业要求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责任感。作为未来医疗卫生体系成员的主要储备军,医学生的廉洁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辛思燕;刘锋;冼晓菊;石大志;颜红霞;王智;刘金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本文通过探讨目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管理的总体情况、存在问题、主要对策以及改进管理思路等方面内容,以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效果的目的,并为相关高职院校提高课堂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程红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入选前均使用低通量透析器,进入研究阶段后使用15UC或FX60聚砜膜高通量透析器,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血流量范围在200~300 ml/min,透析时间每次4 h,每周2~3次。于研究开始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分别采透析前清晨空腹肘正中静脉血标本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与研究开始前相比,患者h-CRP、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张军芳;戴巧妮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研究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内固定治疗旋后一外旋型Ⅳ度损伤患者资料。结果37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效果均达到Ⅰ期,骨折的对线和对位均较好,关节平面整齐,下胫骨和腓骨均固定稳妥。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方面,29例为优,7例为良,1例为可。结论对踝关节旋后-外旋型IV 度损伤进行内固定术,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使骨折有效愈合。
作者:张维林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1例)、联合组(32例)与对照组(15例),治疗组主要采用Q-开关激光进行治疗,联合组主要采用Q-开关激光与强脉冲光联合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中药祛斑面膜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1.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6%,通过三组的临床效果比较,联合组和治疗组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有1例患者发生色素沉着,无瘢痕,治疗组有3例发生色素沉着,对照组有5例发生皮肤过敏,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黄褐斑患者主要使用Q-开关激光与强脉冲光联合治疗,具有副作用少、安全可靠等特点,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春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的效果及对呼吸力学指标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90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呼吸力学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王宾;丁乐欣;丁文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接受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治疗的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132例作为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组,纳入同时期接受光动力治疗的患者1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疗效、复发率差异。结果生物基因免疫重塑疗法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基因疗法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疗效好,复发率低,同时适用于普通疣体和巨大疣体的治疗。
作者:王晓军 刊期: 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