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盆后环损伤的内固定治疗

李含

关键词:骨盆后环损伤,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骨科38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分别采用微创技术椎弓根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固定及骨盆重建带后方髂髂固定3种方式治疗。结果本研究38例患者均随访4~22个月。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及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骨折不愈合。结论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固定及骨盆重建带后方髂髂固定3种方式均为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有效方法,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可获满意疗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考核体系的构建实践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10年获批为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着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加强对住院医师临床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培训质量和住院医师综合素质的关键。本文将结合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践,进一步探讨如何构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考核体系,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提供依据。

    作者:曾伟;李小军;马竟波;郭璇;林继秀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小儿外部性脑积水不同时间、体位变化的CT表现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外部性脑积水的CT表现及临床诊断,提高CT对诊断外部性脑积水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本院经CT检查确诊为外部性脑积水的29例患儿,10例因伴有脊膜膨出行侧卧位扫描,19例在半坐位2 h后先行仰卧位扫描,完成之后立即俯卧,分别于半小时及1 h后行侧俯卧位及俯卧位扫描。结果29例均有双侧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16例伴双侧颞叶蛛网膜下腔增宽,27例半球间隙增宽,18例鞍上池增大,3例侧脑室前角轻度扩大,22例双侧额顶部脑沟增宽增深,19例显示随着体位和时间的改变,外部性脑积水的位置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螺旋CT任意多方向容积重建可清晰显示小儿脑组织大体解剖结构,对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成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心理护理在助产过程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助产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1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助产过程中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海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股静脉斜刺进针法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小儿股静脉斜刺法采血的成功率。方法选取在我科行股静穿刺采血的130例患儿,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股静脉采血;观察组患儿采用股静脉斜刺采血法,对比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采血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采血所用时间及局部血肿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采用股静脉斜刺采血法能有效增强一次采血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降低患儿痛苦,安全性较高。

    作者:康琼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小儿中枢神经协调障碍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小儿中枢神经协调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9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传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盖泽尔发育量表(GESELL)各项指标评分、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以及原始反射异常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GESEL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GESEL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在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异常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小儿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岭;党晓慧;申改青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控制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控制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给予常规循环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接受6个月内的定期电话随访及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再住院率和天数、死亡率和自我护理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再住院次数和总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的发展,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王新敏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高血压与低叶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高血压与低叶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叶酸水平,比较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为75%,合并低叶酸检出率为67%,对照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检出率为10%,叶酸<6.8 nmol/L的占6%,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观察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和低叶酸有着负相关的关系,对照组中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高血压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常常升高,而叶酸水平逐渐降低。

    作者:赵军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锁骨上径路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锁骨上径路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运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患者采取传统颈前切口经颈白线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51例患者采取锁骨上径路行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上径路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可达到传统颈前切口的效果,并且可同时处理双侧甲状腺病变,便于观察淋巴结是否转移。

    作者:张丛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40例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40例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Osserman临床分型、胸腺瘤组织学特征、手术后复发重症肌无力的发生率以及患者预后的情况。结果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Osserman临床分型以ⅡB型多,为45.00%(18/40),胸腺瘤病理的组织学分型以B2型多见,为47.50%(19/40)。其中有7.50%的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发生肌无力症状复发,有12.50%的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肌无力症状加重,有5.00%的患者死于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危象。结论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疾病病情十分复杂,肿瘤症状容易复发且易转移,危险系数很高,有一定的病危死亡率。

    作者:郭素彦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以期为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6例为观察组,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9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结果两组术前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7 d,两组颅内压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良好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较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好,可提高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

    作者:许建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高胆固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临床相关性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通过对2014年1~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高胆固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健康检查的110例胆固醇正常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脂肪肝情况和观察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体重指数、血尿素氮、血尿酸、血压、血糖指标和脂肪肝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固醇与体重指数、血尿素氮、血尿酸、血压、血糖指标和脂肪肝发生率呈正相关,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王庆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基于Android的掌上健康体检系统的研制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认识到健康体检是保持身体健康、预防慢性病的重要手段。设计了掌上健康体检系统,能够利用智能终端设备,通过WLAN、Wi-Fi、3G/4G等通信网络信号,实现健康体检预约、查看个人的体检报告、健康知识学习、名医在线、健康咨询、网上缴费等功能,对于方便用户就医、健康体检,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提供了便捷的手段。

    作者:施新;张娜;郑晓阳;乔晶;王翀;张兆臣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老年脑血管患者施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老年脑血管患者施尼莫地平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接收的80例老年脑血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一般治疗和尼莫地平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7.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尼莫地平治疗可帮助患者减轻脑血管的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关玉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对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8例)和综合干预组(31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并比较。结果综合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3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对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防护,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作者:许建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浅议病例教学法在临床本科班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为了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对我校2014级本科临床专业病理学各论实验教学采用病例教学的方法,效果比较好。本文就病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及一些心得体会做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孔秀敏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心理护理观察

    目的: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以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7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7例)和心理护理组(37例),观察并比较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效果。结果心理护理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使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得到快速缓解,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刘莉;项娟;王静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腹腔镜视频资料与传统解剖学教学相结合的新型解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但其内容繁多、枯燥乏味,现有教学模式又有其局限性,使得学生对解剖学课程不感兴趣。本文分析了将腹腔镜视频资料引入解剖学课堂教学中,探讨构建腹腔镜视频资料与传统解剖学教学相结合的新型解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作者:赵克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早期整形37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早期整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烧伤合并神经损伤病例74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晚期整形术,实验组接受早期整形术,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临床疗效。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实验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实施早期整形手术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总体疗效优于晚期整形术。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院前急救措施处理后入院溶栓治疗的AMI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接诊的未经院前急救措施处理而直接入院溶栓治疗的AMI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冠脉再通率升高,出院前病死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患者及时采取院前急救措施处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冠脉再通率,降低出院前病死率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

    作者:黄新颖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结肠镜下急性阑尾炎的诊治

    目的:观察并分析结肠镜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结肠镜进行临床诊治,分析其诊断符合率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4.0%;5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且不存在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中,结肠镜均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汪强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