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他汀降脂联合低蛋白饮食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

张秀坤

关键词:他汀类降脂药, 低蛋白饮食, 糖尿病肾病, 炎症因子, 尿蛋白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他汀降脂联合低蛋白饮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7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低蛋白饮食治疗,观察组接受他汀类降脂药和低蛋白饮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UAER、血清TNF-α、hs-CRP、SCr等指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UAER、血清TNF-α、hs-CRP等指标均升高,但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UAER在治疗后降低, TNF-α、hs-CRP指标无显著变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所有指标均降低,SCr无显著变化。结论他汀降脂合并蛋白饮食治疗可以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病情,减少体内炎症因子,对患者的蛋白尿症状起到改善效果,保护肾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开放性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感染性骨缺损使用开放性植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6例感染性骨缺损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清创、外固定、骨折部位大量植骨、术后无菌换药等治疗措施,使用抗生素静滴,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6例患者术后均获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4~32个月,平均(19.2±2.3)个月。术后移植骨条表面覆盖肉芽组织时间平均(7.5±1.1)周,创面完全闭合时间平均(12.6±2.7)周。全部患者接受植骨后平均愈合时间(8.2±1.3)个月,没有感染和复发病例,患者的骨愈合情况良好。结论开放性植骨治疗对于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具有一次性扩创、固定、植骨等效果,是现在对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疾病进行治疗的简易有效的方式。

    作者:秦奎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射干麻黄汤治疗难治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哮喘治疗中射干麻黄汤的使用效果。方法选择难治性哮喘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用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以此为基础加以射干麻黄汤。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9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干麻黄汤治疗难治性哮喘具有突出效果。

    作者:吴娜娜;张禹;李梅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胆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显著,是微创、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

    作者:卜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采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围手术期常规外科思维方法,观察组除对照组的思维方法外,另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思维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平均进食时间,平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平均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快速康复外科方法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卫常委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腹泻利用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治疗的8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为92.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利用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韩长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9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护理组,各48例。常规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护理组护理方案为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评价。结果护理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分别为(97.50±2.01)分、95.83%,常规组则分别为(85.21±2.05)分、83.33%,护理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可以促进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陈晓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GP与NP方案化疗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GP和NP方案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经计算机检索,纳入GP和NP 方案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708例患者,文献间具有同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表明:OR=1.09,95%CI(0.81,1.47),GP和NP方案治疗对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晚期乳腺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与N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均有较好疗效,且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李妍;马小平;杨顺娥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克拉霉素与兰索拉唑联合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以常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以克拉霉素+兰索拉唑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分别为95.24%、90.48%,与对照组相比效果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以克拉霉素+兰索拉唑可取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应丽;汪传一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光动力学疗法的抑瘤作用和免疫效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光动力学疗法(PDT)抑瘤效应的免疫机理,以及PDT联合肿瘤局部注射卡介苗(BCG)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小鼠Heps肝癌移植瘤模型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PDT组、BCG组和联合组。观测各组移植瘤体积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各组荷瘤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的变化。结果(1)各治疗组治疗后7 d的移植瘤体积较对照组均明显缩小(P<0.01)。联合组治疗后7 d的肿瘤体积较单纯PDT组明显缩小(P<0.05)。(2)ELISA结果显示,PDT组和联合组治疗后2 h、24 h以及7 d荷瘤小鼠血清中IL-1β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和BCG组(P<0.01)。联合组治疗后2 h、24 h以及7 d荷瘤小鼠血清中IL-1β的含量,超过单纯PDT组(P<0.05)。结论结果显示PDT对强化荷瘤宿主免疫力有显著作用。使肝癌移植瘤体积明显缩小。PDT联合局部注射BCG的治疗方法的疗效优于单用PDT和单用BCG。

    作者:徐静;孙新梅;陶露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长期留置内外引流管肠道逆行感染随访观察

    目的:探讨内外引流管开闭方式不同的两组PTC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肠道逆行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我院154例梗阻性黄疸病例,并按内外引流管开闭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变化及肠道逆行感染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胆红素均较术前降低,而实验组肠道逆行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结论关闭外引流能减少肠道逆行感染的发生率,同时能保证很好的减轻黄疸效果。

    作者:李启民;乔惠萍;穆永旭;闫瑞强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指数、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杜秋颖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运用格林模式对高血压患者饮食情况的调查

    目的:运用格林模式调查高血压患者饮食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某三甲医院的10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倾向因素对控制每月油盐量的意识不够;强化因素对高血压患者饮食行为的监督和执行力度不够;促进因素对医院及政府的开展有关高血压的活动不太了解。结论提倡家庭成员对患者健康饮食的监督和执行,加强医院、政府对高血压疾病的宣传力度。

    作者:方一芳;邱德枝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冠心病合并心绞痛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临床诊断及治疗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共100例,患者均采用阿司匹林加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时,其临床疗效较好,安全可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祝永福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心理情绪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作者:吕景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病例40例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肝胆外科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病例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另外,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且P<0.05。结论给予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较好,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势。

    作者:王耀东;侯森;时永;崔虎啸;徐梦辉;王昆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变化的检测探讨

    目的:检测并探究脂肪肝患者在血脂、血糖以及肝功酶学指标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进行健康体检且未患有脂肪肝的患者98例,作为参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血糖平均值、血脂平均值以及肝功酶学指标方面的检测结果均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数据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这些内容可以为脂肪肝患者的预后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从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作者:高玉芳;白红艳;张宏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用药后,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水平(TC)、甘油三醇(TG)等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可降低患者血脂水平,用药后不良反应低,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彭广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儿童寻常疣冷冻后外用干扰素软膏对疾病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儿童寻常疣冷冻后外用干扰素软膏对疾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儿童寻常疣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液氮冷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外用α-2b干扰素软膏治疗,共治疗28 d,对两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1、3.8761,均P<0.05)。结论儿童寻常疣冷冻后外用α-2b干扰素软膏治疗,不仅临床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作者:芦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肠炎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肠炎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肠炎康+美沙拉嗪)与对照组(美沙拉嗪)。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炎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在老年性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抑郁症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78.18%;且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6周HAMD评分表现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3%,低于对照组的29.0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老年抑郁症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帕罗西汀。

    作者:孟静伏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