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筱姝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指数、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杜秋颖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恶性肿瘤的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以1995~2014的广州市某三甲医院资料完整的889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并采集同期该院206名机关及后勤人员资料为对照,调查医务人员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肿瘤分期与发现方式等。结果该院医务人员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354.3/105及123.7/105。高发肿瘤为肺癌、乳腺癌,导致死亡首位疾病为肺癌。结论医务人员肿瘤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于全国水平,也低于机关后勤人员;分期以早期为主,他们对发现肿瘤更敏感,定期体检是发现肿瘤的重要手段。针对其肿瘤特点,加强体检肿瘤筛查的针对性,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
作者:陆崇;张凯娜;刘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究荧光光度法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铽离子—沙星类药物作为荧光探针,分析荧光光度法在血清中胆汁酸检测中的应用情况。结果金属离子等共存物质在与人体内浓度相近时,胆汁酸与铽—环丙沙星体系的相互作用并不明显,采用荧光探针方法测定胆汁酸,可用于测定血清中胆汁酸含量。结论以铽离子—沙星类药物作为荧光探针测量血清中胆汁酸具有可行性。
作者:王宇;靳伟东;刘天尧;兰凯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根据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对护理干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此次我院共选取了2011年3月~2012年3月的400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的手术资料、术后满意度等进行调查研究,开展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改进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提供护理干预。结果问题调查阶段:调查患者200例,其中发生手术护理不良事件3例,发生率1.5%,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满意152例,占76%;护理干预阶段:调查患者200例,其中手术护理不良事件0例,发生率0%;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满意180例,占90%。结论在手术室中开展护理干预后,可以让手术护理不良事件减少,避免患者的术中、术后疼痛,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本研究观察艾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门诊治疗的10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纳入试验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均52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艾灸联合独活寄生汤进行治疗,疗程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膝关节压痛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的膝关节压痛评分(VAS)、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艾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脑梗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膝关节压痛评分和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
作者:沈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检测并探究脂肪肝患者在血脂、血糖以及肝功酶学指标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进行健康体检且未患有脂肪肝的患者98例,作为参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血糖平均值、血脂平均值以及肝功酶学指标方面的检测结果均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数据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这些内容可以为脂肪肝患者的预后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从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作者:高玉芳;白红艳;张宏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A、B两组,均有50例患者。A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B组患者接受保守内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激素水平改变以及妊娠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A组患者的妊娠率是52%,B组的妊娠率是34%,两组治疗后的激素水平变化值为A组患者较为优秀(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临床中使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的效果比较优秀,可以让患者排卵周期调节到正常状态,术后妊娠率高,流产率低,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比较高,性价比高,术后并发症几率低,所以对于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有较大帮助。
作者:郑丽春 刊期: 2015年第32期
近年来,国内输血医学有了较大进步,输血专业日趋成熟。在此背景下,各医学院校纷纷开放输血医学与输血技术类课程。我校成功开设《成分输血》选修课多年,课程设计成熟。
作者:郭路生;张丽娜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80例呼吸衰竭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呼吸内科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血氧分压(PaO2)、及心率等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张红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究重度颅脑外伤常见的并发症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56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并记录其常见的并发症,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56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高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外伤性癫痫、消化道出血、尿崩症,其中高热为常见,发病率为67.9%,其次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为46.4%。结论重度颅脑外伤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高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了解并发症发生原因,予以针对性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戴纯刚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现代中医是一门融合了传统医学知识与现代医学技术的学科,儿科学是其重要分支。中医儿科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结合教学要求,立足学科特色,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对中医儿科学的学科特色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教学方法的改进策略。
作者:丁利忠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总结胆漏的发生原因,手术方法,胆漏应对措施的效果。结果胆漏原因为胆囊管过短、胆囊管残留、黏膜破裂。63例患者采用常规引流治疗,同时预防感染与营养支持,1个月内康复出院;14例经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4周内康复出院;9例经手术引流,4周内康复出院,以上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肝胆手术患者应采用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少胆漏的发生。
作者:樊启源;赵士章 刊期: 2015年第32期
口腔医学是一门以临床操作为主的学科,而口腔实训教学作为口腔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应该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口腔实训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实训操作,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然而面临着学校扩招,学生人数日益增加,如何对庞大的学生群体进行优质的实训课教育,是我们应当思索并解决的问题。
作者:梁源;赵鑫;杨旭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预防和抢救气管切开患者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神经外科采用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风险管理,要求护师及早发现和消除导致气管切开患者出血的诱发和潜在因素;一旦出血,及时通知医师、立即配合医师抢救处理。结果发生21例气管切开出血的患者,成功抢救17例,另4例气管切开患者术后迟发性大出血死亡,其中气管内出血当场窒息死亡1例;当时止血成功,终因误吸、窒息、呼吸功能衰竭致死2例,分别为气管内、外出血各1例;气管外出血延迟止血成功,但仍抢救无效1例。结论神经外科护师时刻树立风险意识,仔细巡察每一位患者,及早消除导致出血的诱发和潜在因素,及时通知医师、立即配合医师处理是防止气管切开术后出血、成功抢救患者的关键。
作者:李孝荣;杨布和;王彦峰;董鹏;韩兴安;刘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析中医护理应用在支气管哮喘者中对其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支气管哮喘者进行研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分别实施单纯护理与中医护理,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2.5%,对照组是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提高支气管哮喘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优于单纯护理的效果。
作者:侯小玲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行乳房重建后行放疗的可行性及其对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2009年8月~2014年5月本院为4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即刻乳房重建术,其中15例患者术后行放疗,通过资料回顾,分析即刻乳房重建后行放疗的可行性及其对美容效果的影响。结果40例乳房重建均成功,15例行即刻乳房重建后放疗的患者中,发生干性脱皮2例,湿性脱皮1例,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皮肤色素沉着;3例假体重建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假体挛缩;3例行自体组织重建的患者发生转移皮瓣的挛缩,乳房轻度缩小。在25例未行放疗即刻乳房重建后的患者中,优良率为84%(21/25),在15例行即刻乳房重建后放疗的患者中,优良率为73%(11/15)。所有患者对于美容效果的可接受度为92.5%。随访未出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结论放疗增加了假体挛缩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美容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仍然较高;另外放疗对自体组织重建的总体满意度和美容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对于乳房切除即刻乳房重建后需行放疗的患者,更适合选择自体组织乳房重建。
作者:孙立;朱玉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胎母输血综合征是近年来逐渐被认识和重视的一种产科并发症,发病隐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宫内诊断困难,严重影响围产儿预后,现对其临床表现及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以提高临床诊断,改善预后。
作者:褚艳侠;孙统超;尹丹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究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行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2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结果术后患者的骨折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椎体前缘高度与Cobbs角较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可增加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刘富友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孕14~24周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软胶囊,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引产的孕14~24周200例孕妇,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对照组应用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将两组孕妇引产成功率、产后出血量及胎盘胎膜残留量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100%,对照组引产成功率91%,且产后出血,胎盘胎膜残留量,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14~24周孕妇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可有效提高引产成功率。
作者:肖平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近1年收治的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行上纵隔肿瘤和肺手术切除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30例同期进行常规胸部手术切口标准后外侧切口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手术中采用改良前外侧微创切口,不仅可以切除病灶,还可以清扫淋巴结,符合肺癌外科手术操作规则,效果较好。
作者:王凯超;方秦模;夏宏伟 刊期: 2015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