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来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2.2%,低于对照组的1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落实风险管理,在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投诉、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翠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大面积四肢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5~10 d治疗皮肤撕脱伤和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后四肢巨大软组织缺损创面58例。结果经封闭式负压引流5~10 d,创面新鲜,无感染迹象,伤口缩小,经二期缝合或植皮后愈合。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好。
作者:郭洪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与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腰椎骨转移瘤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腰椎骨转移瘤且资料完整的住院诊治27例患者49处腰椎骨转移瘤,总结分析27例患者的64层螺旋CT与99Tcm-MDP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经64层螺旋CT检查示,27例患者有41处腰椎锥体破坏;经99Tcm-MDP全身骨显像检查示,23例患者有31处腰椎椎体放射性异常浓集,27例患者发现椎体外多发放射性异常浓集。64层螺旋CT检查的灵敏度为83.6%,特异性为98.6%;99Tcm-MDP全身骨显像检查的灵敏度为63.2%,特异性为96.7%。经64层螺旋CT检查示,有17例明确诊断为腰椎转移瘤,10例可疑为腰椎转移瘤;经99Tcm-MDP全身骨显像检查示,有20例明确诊断为腰椎转移瘤,7例可疑为腰椎转移瘤。结论64层螺旋CT对腰椎骨转移瘤的诊断较99Tcm-MDP全身骨显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但多数患者经99Tcm-MDP全身骨显像可获得较为明确的诊断。
作者:宋世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妇科门诊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根据特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以后的工作能够更好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同时缓解其不良情况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我院诊治的150例妇科门诊手术患者,术前对患者的一般资料、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分析,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结果所发放的问卷全部收回,经过分析将其中的12分不合格问卷去除;问卷中患者的SCL-90量表中焦虑、抑郁因子评分分别为(1.48±0.48)分、(1.59±0.61)分,阳性项目…均分及总分分别为(2.79±0.68)分、(27.95±19.51)分,比国内常模高,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症状、躯体化、恐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精神病等7个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SDS评分为(53.28±4.18)分,SAS评分为(52.19±7.19)分,比国内常模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门诊手术的患者具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心理,妇科医生要引起重视,术前根据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作者:马海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予以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行常规外科手术,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除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有效,恢复快。
作者:朱彦辉;武文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院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医院的医护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认知度普遍得到提高,并且参与度也很高,但医院图书馆的人员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动机则往往不足,其影响因素很多,学历层次及信息素养是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医院图书馆人员中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参与的积极性,积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各项活动,对推动图书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葛中会;夏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耳炎症状消失时间和接受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英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股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手术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骨折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解决目前就业难的关键之一。就业能力的提升需要注重把握细节、全程化跟踪、指导。为此,同行做了大量的工作。笔者和同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以全程化关注就业能力提升为指导,注重学生入学教育和理论教学环节培训的同时,突出临床实习过程中的就业指导,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作者:孙朝辉;高素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四参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参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四参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常悦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利用CT成像来指导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扫描技术,选用合适的扫描条件及恰当的曝光时机,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制定既提供准确的影像资料,避免放射治疗范围的失真,而且合理地降低辐射剂量。材料和方法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放疗科2012年1月~2013年3月拟准备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患者共879名,其中年龄16~91岁,男519名,女360名,包括脑瘤、颈部肿瘤、肺部肿瘤、腹部肿瘤、骨瘤等全身各部肿瘤,利用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结果合适的扫描条件及恰当的曝光时机,能够准确提供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制定所需要的图像资料并且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结论CT成像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尚同祥;相法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鼻与鼻副窦恶性肿瘤的CT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诊治的180例鼻与鼻副窦恶性肿瘤患者,对其实施CT影像检查。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136例为鼻腔鼻副窦癌,多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肿块,直接向腔外及腔内侵犯,同时形成软组织肿块;130例骨质具有骨质明显破坏,并可见到骨壁缺失、碎裂,鼻面部软组织肿胀不多见。20例为T细胞性淋巴瘤,多来源于鼻前庭,主要表现形式为混合型,大部分密度均匀,主要向腔内结构累及,主要见于鼻面部肿胀;一些患者可见轻微或者并不明显的骨质破坏,其中6例能够见到骨质吸收。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及2例纤维肉瘤,这几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癌肿相似。2例骨肉瘤病灶能够见到骨样组织影。12例转移恶性肿瘤在CT影像上的主要表现为窦壁骨质破坏以及窦腔内软组织肿块。结论鼻和鼻副窦恶性肿瘤窦壁骨质破坏以及窦腔内软组织肿块能够通过CT能够很好地显示出来,同时能够将恶性肿瘤的侵犯范围清晰显示出来,能够与骨改建与侵蚀性骨质破坏区别开来,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肿瘤。肿瘤突破窦壁引起窦外软组织结构出现变化,这也是恶性肿瘤的特征性表现,对诊断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初京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原因以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前往我院接受冠心病介入诊疗的4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案资料和术后临床护理资料。结果4例并发拔管综合症,2例并发穿刺口渗血血肿,1例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所有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有所上升,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应用术后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作者:冷冰霞;陈祥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社区动态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电子档进行共享,各自筛选出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仔细研究和对比,对患者实施无障碍24 h动态健康管理。分析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制定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饮食、运动方案与我院制定的药物治疗方案。2组患者实施为期12个月的动态健康管理,比较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差异。结果研究组定期体检、药物调整、饮食控制、运动管理、自我监测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以及干预前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动态健康管理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平稳管理,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殷华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急性脑外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外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清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外伤患者疗效可靠,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减轻患者脑水肿。
作者:赵红燕;袁训辉;赵海英;衣艳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牙周炎临床疗效。方法75例牙周炎患者,随机数字法划分为两组,参照组42例采用替硝唑全身用药治疗,研究组33例采用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对比分析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与参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硝唑局部用药方法治疗牙周炎疾病,更为安全可靠,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应用方便有效。
作者:杨春毅;张春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8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通过有效系统的治疗护理,本组病例86例血压控制效果好,占87.8%;8例因并发高血压脑出血基本康复,4例死亡。结论有效的治疗、护理并辅以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从医行为,了解用药、运动饮食的相关知识,能很好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邢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乙肝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之间收治的60例慢乙肝肝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SHB),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同时选择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患者病情变化与其免疫球蛋白水平之间存在直接联系(P<0.05),且三组观察对象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是慢乙肝肝衰竭患者为常用的一种诊断和检查指标,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松艳;杜丽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合格医学卫生人才的重要阶段。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效果并不令人乐观。3年来,通过对临床实习各方面的调查,发现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无外乎社会、学校和医院管理、实习生个人等因素的影响。我校近年来加强了对实习生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的教学管理,收效颇显。
作者:张银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自身社会地位的前提,因而护理人员必须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比如自身形象的提升、语言的交流改进、心理素质和政治素质的提高等。形成高尚的护理职业风范,对护理专业的道德发展方向,调节护患关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作者:张瑛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