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东华
1.6骨质坏死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形成死骨的原因主要是血液供应的中断.组织学上是骨细胞死亡、消失和骨髓液化、萎缩.在早期骨小梁和钙质含量没有变化,此时X线上也无异常表现.当血管丰富的肉芽组织长向死骨,则出现破骨细胞对死骨的吸收和成骨细胞的新骨生成.这一过程延续时间很长.
作者:姚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维生素A维生素A主要用于防治夜盲症、干眼病等维生素A缺乏症;对治疗感染、烫伤和皮肤病也有一定疗效.成年人每天需要量为4200~5600U,作为预防量每日2000~4000U,治疗量为每日7.5万U,分三次服.
作者:王瑞娟;杜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尿液自动分析仪是反射式光度计由电脑控制用球形面积分和双波长方法,测定尿液中葡萄糖、胆红素、酮体、相对密度(比重)、潜血、酸碱度、蛋白质、尿胆原、亚硝酸盐、白细胞等,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为临床快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检验数据,同时也把检验工作者从大量繁杂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但由于尿液自动分析仪白细胞检测与尿沉渣镜检的实验原理截然不同,且尿液自动分析仪影响因素较多,缺乏严格的过筛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往往造成检验误差甚至延误疾病的诊断.本文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2100份尿液标本,并对其白细胞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继玲;郑加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外科手术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其手术并发症是困扰外科医生的问题.本院1974~1993年收治172例甲亢患者,均行包膜内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结合文献讨论其主要并发症的预防思路与方法.
作者:方锦江;王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病例摘要患者,女,18岁,学生.因生气后心慌、出汗、神志恍惚约2小时,于2005年9月5日上午11时20分急诊入院.
作者:王秀华;杨长恩;刘春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伦琴1895年发现X线以后不久,X线就被用于人体检查,进行疾病诊断.在以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X线由普通X线成像发展到数字时代.数字时代的到来,不仅解决了传统X线摄片对比度差、分辨率低和摄片固有灰度无法改变等缺点,投照条件的宽度范围变大,患者接受X线照射量相对减少.但目前在基层医院,有能力实现X线数字化的为数不多,随着X线设备的普及以及接受X线检查频率的增高,X射线防护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赵志勇;赵彦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急性上感)是小儿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现就我院2003年5~10月小儿急性上感门诊病历630份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抗菌药物应用现状,以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杨婷蓉;严建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道阻塞为主要特征的严重呼吸道疾病之一,由于反复的呼吸道炎症,使气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功能降低,尤其老年病人,往往有咳痰无力和反应迟钝,使痰液不易排出,不利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我们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胸部物理排痰法和湿化呼吸道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痰液的排出,为呼吸道炎症的治疗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近年来,我们收治COPD伴呼吸道感染病人106例,现将排痰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许建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在我国,不论是城市医院,还是乡村的基层医院,急诊室是医疗纠纷的高发区,急诊医师与患者及其家属有着越来越多的法律联系.对急诊医师而言,作出正确诊断固然重要,但赢得患者的满意也是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急诊医师必须在极短时间内面对这两项任务的挑战,并做出正确回应.在急诊室内患者往往经历着生命中脆弱、无助的时刻,这不仅是所患疾病本身所致,还因为患者对突然发生的疾病缺乏思想准备,使患者及其家属充满了焦虑、不安,当患者及其家属觉察到急诊医师心不在焉,他们有可能付诸法律.因此,急诊医师应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技能,努力使医患双方对患者在急诊室就诊的经历均感到满意,从而避免可能涉及法律的医疗纠纷.这些技能包括以下内容.
作者:时兢;谢卫星;徐智慧;喻立新;范仲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第三节婴幼儿腹泻一、诊断要点(一)常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为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二)临床类型1.急性婴幼儿腹泻(发病后两周内治愈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轻、重两种类型
作者:王桂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急危重症,其毒性主要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在体内过多蓄积,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则出现昏迷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据统计[1],有机磷农药中毒占急诊中毒的49.1%,居各种中毒之首;在中毒死亡中,因服有机磷农药中毒致死者占83.6%.基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位居各种中毒之首,怎样提高它的抢救成功率,使病死率降至低是急诊医学面临的一大艰巨的任务.
作者:谢卫星;时兢;喻立新;范仲伦;赵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老年人由于重要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其药动学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改变,特别是老年人一般患有多种疾病,应用的药物品种较多,使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几率增高.一项统计资料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用药后ADR发生率为15.4%,是一般成年人的2.5倍[1].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全球1/3死亡人中,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所致,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ADR增多的原因,主要是与其生理功能及药动学特点发生变化有关.因此,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药动学特点,才能正确掌握临床合理用药,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匡玉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婴儿捂热综合征是儿科急危重症之一,严重威胁婴儿的健康和生命.现将我科收治的100例患儿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娜;刘红冬;张建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自1998年3月~2001年3月,我院皮肤科用维胺酯胶囊联合迪维霜治疗寻常痤疮13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与病例分组选择门诊240例痤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符合寻常痤疮的诊断标准.240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130例,男84例,女46例,年龄18~34岁,平均21.8岁;病程4个月~9年,平均4.7年;入选病例皮疹按pillsbury分型[1],其中Ⅰ度47例(36.15%),Ⅱ度60例(46.15%),Ⅲ度23例(17.69%).B组110例,男68例,女42例;年龄17~35岁,平均20.6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3.4年;其中Ⅰ度45例(40.91%),Ⅱ度51例(46.36%),Ⅲ度14例(12.73%).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大体相似.
作者:杨建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胆管癌手术行胆肠吻合后,可发生吻合口狭窄,这与术中缝合技术及术后复发有关.此类病人处理可选择再次手术或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但均有缺点.我院在2004年收治4例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病人,均经PTCD管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PTBS),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锋;蔡国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全胃切除术是胃手术中创伤大的手术方式,主要适用于胃癌的外科治疗.由于患者往往存在较长时间的饮食减少,疾病消耗,使机体对手术耐受力明显降低.因手术使正常解剖关系的改变和胃的食物储备、消化等功能丧失,术后恢复亦受影响.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对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至关重要.现将我科对全胃切除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云珍;朱连荣;李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本文应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5种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 2002年10月~2005年5月来自我院门诊的231例患儿,年龄<1岁,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肺炎.
作者:龚方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高血压脑出血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是高血压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1999~2004年间,我们对50例患者采用了超早期(发病后6~8小时之内)血肿穿刺抽吸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梁红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部骨折患者的2%.治疗方法多以手术为主,目的是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避免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我院骨科自2003年7月至2005年1月,采用可吸收线治疗各种类型髌骨骨折43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继恒;蒋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院自2002年以来,采用推拿配合针刺腰痛穴治疗急性腰扭伤42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19~45岁,平均31.4岁,40岁以上2例.均有腰部急性扭伤病史,如长时间蹲位或弯腰,突然改变姿势为转身、站立、侧弯时腰部突发剧烈疼痛,以至不能活动.但要除外腰椎间盘突出、骨折等疾病.
作者:孟德军;崔金枝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