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并发急性结肠假性梗阻

潘黎明;吴信;赵宏;刘志刚;刘平;郭少先

关键词:冠状动脉移植术, 肠梗阻, 并发症
摘要:急性结肠假性梗阻(ACPO)又称Ogilvie综合征,是指临床上有急性结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无结肠病理改变的一组症候群,病因不清.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并发急性结肠假性梗阻国内还未见报道,现报道如下,并进一步探讨其起因,为医生更好认识该病提供参考.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法洛四联症(TOF)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目前手术根治是治疗该病的唯一有效方法[1],但术后早期容易出现并发症,我院1986年6月-2002年6月共为92例TOF患者进行了根治手术,术后共发生各种并发症3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陈锁成;孙斌;王康荣;丁国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或氢氯噻嗪合用的降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和评价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或氢氯噻嗪合用的降压疗效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20例.卡托普利组:单用卡托普利12.5~50mg,3次/d;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合用组:卡托普利12.5~25mg,3次/d,加吲达帕胺2.5mg,1次/d;卡托普利与氢氯噻嗪合用组:卡托普利12.5~25mg,3次/d,加氢氯噻嗪12.5mg,2次/d.三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随测血压和24h动态血压及生化指标.结果卡托普利加吲达帕胺或加氢氯噻嗪组降压总有效率及随测血压、24h动态血压的变化均明显优于卡托普利单用组,且治疗前后心率和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卡托普利与吲达帕胺或氢氯噻嗪联合应用降压效果较单用卡托普利更有效,且对代谢无影响.

    作者:孟颖辉;袁耀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初步研究报告

    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并发症.近几年来,ACEI、ARB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使心力衰竭的预后有明显改善,但病死率仍很高,约20%[1,2].心肌细胞没有再生能力,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心肌内可收缩细胞将永久性地减少.近来把骨髓干细胞或骨骼肌源细胞植入到心肌内的研究触发了人们对心肌再生的兴趣.这种方法称为细胞心肌成形术(Celluar Cardiomyoplasty,CCM).我们完成1例并已经随访5个月,初步的结果另人振奋,现报如下.

    作者:高传玉;牛振民;高恩民;黄克钧;李炜;朱中玉;李牧蔚;翟亚平;张茵;许文凯;徐予;张静;周晗;张嘉莹;沈玉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附11例报告)

    我科2000年8月-2003年4月对11例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良;黄波;安若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电图运动试验收缩压恢复比诊断冠心病

    运动心电图试验中以ST段缺血型改变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标准,其平均敏感性和特异性在70%左右,相对较低,而且易受药物、基础心电图、其他心脏病变的影响.研究表明[1],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收缩压反应异常,即运动时收缩压下降或异常升高,运动后恢复延迟或反常升高,并提出收缩压,恢复比(即运动后早期3min时收缩压与运动高峰时收缩压之比),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指标,现就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于宗良;杨向军;谷惠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原因及防治

    目的讨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房颤动(AF)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998-2003年102例CABG术后患者(其中21例发生AF)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射血分数(EF)、左心房大小、心电图、心肌梗死情况、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搭桥支数、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前术后用药情况、AF患者的药物复律及电复律情况.结果CABG术后AF发生率20.6%.应用胺碘酮后转复窦性心律10例,直流电复律3例,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自动转复窦性心律3例,持续心房颤动3例,术后早期死于低心排血量2例.结论CABG术后AF的发生与多因素相关.围术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以及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可降低术后心室率,减少AF的发生.术后应积极控制心室率,应用胺碘酮转律对CABG术后AF患者是较好的安全的手段.

    作者:王玺胜;何学志;智永超;梁永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SA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2]本文对冠状动脉移植术(CABG)后并发SAS 1例分折报告如下.

    作者:顾松;苏丕雄;刘岩;颜钧;张希涛;孙凌波;刘永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主动脉夹层32例临床分析

    主动脉夹层在临床中并非罕见,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在基层医院,由于对其认识不足,误诊率较高.本病发展迅速,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现将我院近十年收治的32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志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短效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镇痛作用强、恢复迅速、无蓄积等优点,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血压和心率,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和手术应激时的高血压反应,在临床已开始广泛应用.

    作者:高秀江;周长浩;杨艳超;毛瑞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早期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例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是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非介入治疗中有效的手段.对早期AMI患者进行及时的溶栓治疗,才能有效的挽救濒死心肌,改善左心室功能,大限度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梗死4h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是4h后溶栓的2倍,因此溶栓治疗越早越好.早期不典型心肌梗死往往因为心电图衍变不典型、症状不典型和心肌酶值不高而延误确诊及溶栓时机,影响患者预后.我们在吸取以往教训的基础上对近期遇到的3例早期不典型AMI进行及时溶栓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劳金龙;许海云;崔玉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T细胞活化期间细胞内钙信息传递的调节与其在T细胞活化中的意义(一)

    细胞内钙浓度的增加可以调节众多细胞的许多包括粘附、迁移、基因表达及增殖等在内的细胞生理过程和机能.同样,在人体T细胞中,钙的信息传导在T细胞激活、增殖和分化等过程中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3].

    作者:谌玉珍;赖仲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心房颤动围术期治疗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发心房纤维性颤动(房颤)的围术期治疗原则和手术时机选择.方法本组共治疗128例,按病情情况采用他巴唑、普萘洛尔控制甲亢毒性症状及减慢心率,使用能量合剂、10%KCl、VB1改善心脏功能,在症状得到控制后及时施行手术根治甲亢.结果经过19~45d治疗,有17例手术前房颤消失,手术后2周内消失23例,6个月内消失43例,6个月后消失16例,其余患者心律虽然不能恢复正常,但心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甲亢并发房颤病死率高,手术危险性大,完善的围术期治疗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不但能根治甲亢的原发病因,并能大大地减少手术的危险,降低其病死率.

    作者:陈勃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临床危害性日渐突出.近年研究表明,微量蛋白尿作为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子,正备受关注.我们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67例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旨在探讨尿微量蛋白在冠心病发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丁丁;袁有才;饶绍琴;杨洋;杜琼;赖德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脏移植的临床实践(七)

    3.3.3可植入型的左心辅助装置 可植入型的左心辅助装置又称部分人工心脏.目前临床上只有二种,即Novacor(Baxter)和Heart Mate,又称TCI(Thermo Cardiosystems Inc).几年以前Heart Mate的装置还用气动的,现在和Novacor一样均用电动作为驱动方式.顾名思义,此装置只能作左心辅助用.由于在左心衰竭的终末期右心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只有在无禁忌证时才可使用左心辅助装置.

    作者:翁渝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薯蓣皂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2000年3月-2003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79年WHO标准[1].随机选择1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中男4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9.3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53例,稳定型心绞痛2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心电图均有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1rmV或T波改变.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王新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电图运动试验中STV1改变与右冠状动脉近段病变相关分析

    为探讨STV1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关系,我们对8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云;李敬红;麻新梅;汪志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1病历报告患者,女,63岁,因阵发性左上胸闷痛15d,加重伴心悸6h于2003年3月18日入院.胸痛发作与劳累及活动有关,持续约10min,无放射痛,休息后可缓解,发作时无心电图记录,未治疗.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查体:BP 140/90mmHg,心界不大,心率72次/min,律不齐,可闻期前收缩,无杂音,肺腹部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3月18日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作者:赖碁;雷芸;尹翠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冠心病121例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自1987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应用率已达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70%以上.以前,球囊预扩张是支架术必不可少的步骤,但随着器材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可为部分患者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而不用球囊预扩张,以降低手术费用,减少操作及X线曝光时间,减少并发症[1].我院1999年5月-2003年10月共完成121例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玉龙;温尚煜;黎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2例早期临床分析及围术期处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被公认为是治疗冠心病有效的方法之一.我院2000年1月-2003年8月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26例,其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22例,早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华;尤斌;刘安民;李少辉;崔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代谢综合征及其心血管病危险性的研究进展(二)

    4炎症:是激活MetSyn内在免疫性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吗?慢性亚临床炎症是MetSyn的一部分[17].对MetSyn来说,目前的临床手段还不能对炎症活性进行综合测定,以洞察可能出现临床并发症的危险性.事实上,炎症标记物是健康人群心血管事件和DM-2进展以及炎症、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关联的主要预报因子[13,18].目前,已有关于健康人群血浆CRP与心血管病危险性临床表现之间整合的计算机运算方案[19],并已经证明对未来的预测非常有用.

    作者:杨水祥;胡大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