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元;季祥武;管立学;王敬先;赵春华;赵丽梅;张言镇
晕厥(Syncope)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症候群,其本质是一种暂时性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突然而短暂(持续数秒或数分钟)的意识完全丧失伴有姿势紧张的消失,约占急诊病例数I%.心源性晕厥的病死率30%,猝死发生率20%.由于心源性晕厥病因多、发病率高、危害大,侵入性电生理检查在国内尚未普及,且属创伤性,因此选择和评价系列非侵入性诊断技术检出心源性晕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施陈刚;蔡孔长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基因不仅与PAl-1活性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影响血脂、血糖代谢[1,2].本研究应用酶切法对冠心病患者PAI-1启动子区域单核苷酸插入/缺失(4G/5G)多态性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PAl-1基因4G/5G多态性与血脂、血糖的关系.
作者:张爱元;季祥武;管立学;王敬先;赵春华;赵丽梅;张言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中出现U波倒置(NU)现象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心电图中有NU现象的病例,并与50例无NU现象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NU多并发有明显的其他心电图异常,尤其是ST-T的缺血性改变以及左室肥大与劳损,同时其舒张功能有明显下降,而收缩功能未见明显的改变,且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无明显的关系.结论心电图中NU现象的发生,与患者心肌缺血发作、心脏舒张功能减退有密切的关系.是一个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以及判断心功能改变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姚光辉;张爱梅;余新;彭晓榕;苏桂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36岁,因毛发脱落13年于2003年6月17日入院.临床诊断:脂溢性皮炎.体检:BP120/60mmHg,HR 54次/min,心界不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金艳荣;李志勤;熊霖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源性恶液质患者瓣膜置换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7月-2002年5月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源性恶液质患者63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7例(11.1%),2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39.7%),56例存活出院者心功能及全身情况均有明显改善,肝、肾功能已恢复正常,术后近期效果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和体外循环管理,彻底纠正三尖瓣反流和适当缩小巨大心房,术后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机械通气,尽早处理肝、肾功能不全及围术期的营养支持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全忠;王茂生;周东怀;黄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应用右前胸小切口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1999年3月-2003年6月,我们采用右前胸小切口行心内直视下修补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65例,其中房间隔缺损37例,室间隔缺损28例.结果所有患者无手术死亡及手术并发症.结论经右前胸小切口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对一些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有良好的手术和美容效果,但不适合比较复杂的心脏病手术.
作者:马福刚;王改非;李鹏飞;邵换璋;王沂娟;母国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4近年临床证据的解读PPP研究重要发现是普伐他汀40mg/d治疗5年以上可显著降低任何原因病死率和冠心病病死率,对有或无冠心病患者有相似的相关益处,更大的益处见于危险性更高患者.MIRACL试验和L-CAD试验验证了早期、快速和强效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可以减少ACS患者心肌缺血事件发生.
作者:郑刚;张承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Niagara瀑布样T波是指脑血管意外等患者出现的一种特殊形态的巨大倒置T波,由Hurst JW教授于2001年首先命名.现结合1例低血钾致酷似Niagara瀑布样T波改变报告如下.
作者:杜振伟;潘子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从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foris,UAP)到Q波心肌梗死(Q-wave myocardial infarction)的一组病症.可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无ST段抬高(主要表现为ST段下降和/或T波倒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无Q波心肌梗死,后二种情况又可统称为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作者:郁琴;宋后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疾病.早期及时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但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鉴别诊断困难.现将我院1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诊断特点的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于卫国;吴玲;蒲金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由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多为多支、复杂病变,心肌顺应性差,且常并发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特点,尽早进行血管重建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杨守忠;李惠;王伟民;杨清泉;郭华;卢才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本文对38例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期心电图改变进行总结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除ST段抬高外其他异常心电图改变的认识.
作者:薛贻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过去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强心、利尿、扩血管.近年来,随着对CHF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深入,疗效评定标准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循证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使CHF的治疗原则有了很大改进.
作者:何美珍;曹中有;周立刚;孟小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4.3.2 对心房调转术(Senning手术和Mustard手术)后的心脏移植方法心房调转术是早年Senning和Mustard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创造的在心房内静脉血流调转手术.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一种严重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作者:翁渝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c慢性心力衰竭(CHF)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CHF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美托洛尔125~50mg,2/d.在治疗前和观察期二年f分别对心功能(NYHA)2~3级患者作踏车负荷实验,记录患者所能耐受的大运动功率和运动持续时间.结果二年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分别为82.76%和25.58%(P<0.005),病死率分别为31.03%和9.03%(P<002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心功能(NYHA分级)、大运动功率、运动持续时间均明显改善(P<0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关托洛尔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预后.
作者:余泳;汪克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1999年1月-2004年3月本院76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住院患者,男54例,女22例,年龄68~89岁,平均72.5岁,病程6~20年,平均13年,均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排除风湿性、先天性、感染性、代谢性等因素引起的心脏瓣膜病变.其中并发冠心病28例、高血压病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冠心病3例、糖尿病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肺源性心脏病2例、单纯性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仅19例.
作者:许惠敏;常素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直接受到细胞膜内外某些离子浓度的影响[1],而心肌细胞的这些特性又直接影响到心脏的自主规律性跳动和收缩[2].本文重点研究门冬氨酸钾镁片即钾镁离子对心肌细胞特性的影响和对心脏规律性搏动的影响.
作者:丛伟;夏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脉压(PP)、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心病、高血压病(E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曾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测量血压,检测血清CRP、Hcy浓度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中PP、CRP、Hcy的差异.结果150例患者中,冠心病79例,非冠心病71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病组PP分别为(6246±1417)mmHg、(4702±1201)mmHg(P<001);血清CRP浓度分别为(12.03±707)mg/L、(483±626)mg/L(P<001);血清Hcy浓度分别为(3042±1660)mol/L、(1662±11.39)mol./L(P<001).同样高血压病患者与非高血压病患者的PP、CRP、Hcy差异有显著性,高血压病患者高于非高血压病患者.结论PP、CRP、Hcy与冠心病、高血压病相关,参与了冠心病、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任军梅;王瑞英;黄淑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将1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对二组疗效及治疗后血流变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1).观察组血流变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AMI疗效满意.
作者:高连英;牛晓波;王玉芬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心内直视手术一般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及心脏停跳液灌注保护心肌,其结果不可避免地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我院2002年4月-2003年4月在不阻断升主动脉低温心室颤动(室颤)下,对42例患者行心内直视手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璐洋;刘玉森;贾奎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