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蔡秋娥;汤雄文
目的:本研究以淡渗利湿法立论,旨在探讨其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作用机制,为慢性肾炎性蛋白尿治疗提供有效方法。方法:收集慢性肾炎患者5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28例。西医组采用氯沙坦钾治疗,中医组在采用西医治疗的前提下,采用淡渗利湿中药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中医组疲倦乏力、浮肿、腰酸痛、纳少脘胀积分明显低于西医组(P<0.05)。中医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对湿热型或脾肾气虚性慢性肾炎蛋白尿,采用淡渗利湿法治疗能获得比西药更明显的效果,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恢复肾功能。
作者:刘善军;刘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临床上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指的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伴随有肺功能降低的呼吸道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预后较差,是目前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目前临床对于COPD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机械通气治疗、中药治疗、白蛋白治疗以及辅助锻炼治疗等,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笔者就近年来中国知网(CNKI)所收录的COPD治疗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和总结,对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西地兰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择60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儿,所有患儿均给予吸氧、平喘、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西地兰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联合西地兰治疗,治疗3 d后评价两组患儿心功能参数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射血前期(LPEP)、左心室射血期(LVET),二尖瓣E峰峰值血流速度/A峰峰值血流速度(E/A)、右心室射血前期(RPEP)、右心室射血期(RVE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EF、LVET、RVET、E/A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LPEP、RPEP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能够改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效果,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邹贵雄;何柳瑜;张善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剂量及疗效。方法:将7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小剂量组,两组均予盐酸戊乙奎醚+氯解磷定治疗。其中小剂量组按中毒程度轻、中、重中毒程度选用盐酸戊乙奎醚首次剂量分别为0.5~1 mg、1~2 mg、2~3 mg肌注,达戊乙奎醚化后再给予戊乙奎醚0.5~1 mg,每8~12小时1次维持治疗;对照组按中毒程度轻、中、重选用戊乙奎醚首次剂量分别为1~2 mg、2~4 mg、4~6 mg肌注,达戊乙奎醚化后再给予戊乙奎醚1~2 mg,每8~12小时1次维持治疗。两组均尽早给予氯解磷定同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情况、戊乙奎醚化和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活性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戊乙奎醚化和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胆碱酯酶活性变化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首次给药量、总给药量较对照组少(P<0.05),口干、躁动及视力模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不变,不良反应减少,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
作者:罗维俭;刘成彬;欧玉玲;陈石红;沓世泽;陈文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国际经验表明,发展医疗联合体,合理整合医疗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全科医师的“健康守门人”作用,对于改变基层医疗资源利用严重不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倒金字塔结构有很大作用。医疗联合体在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内通过医疗机构分级管理、整合内部医疗资源、利用区域优质医疗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但在实施过程存在很多壁垒及困难。文章通过分析相关因素,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政府主导、全科医师的培养、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的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医保支付制度的完善等,对我国医疗联合体的建设与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作者:徐宝龙;于莉靓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体位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接诊的90例ICU呼吸机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以及观察B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A组患者进行转动体位护理,观察B组患者进行半卧位体位护理,对比三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A组以及观察B组的患病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的患病几率明显低于观察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发生率为56.7%,观察A组发生率为6.7%,观察B组发生率为26.7%。观察A组及观察B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A组患者均明显优于观察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与观察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不同体位的护理,其护理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转动体位的护理结果佳,半卧位护理以及转动体位护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几率,同时也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潘光易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甘肃省女性公务员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量表为调查工具,收集整理214份有效调查数据,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女性公务员客观生活质量要优于主观满意度,生活质量总体评价比较满意;50岁以上者生活质量的客观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客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省会城市兰州地区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其余3个地级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肃省女性公务员的生活质量处于良好水平,应关注高年龄、高学历以及隶属经济发达城市的女性公务员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秀云;刘建斌;张兰;朱秀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CDK4、CDK2、CDK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周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采集的40份增生性瘢痕标本,按照增生性瘢痕的时间段将所采集的标本进行分组,共分为3个月组、6个月组、1年组及2年组,每组各10份标本,另选择同时期采集到的10份正常标本作为常规对照组。观察与对比各个标本中CDK4、CDK2、CDK1基因及蛋白情况,同时对成纤维细胞周期进行检测。结果:3个月组、6个月组标本中CDK4、CDK2、CDK1基因含量及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年组、2年组标本中CDK4、CDK2、CDK1基因含量及蛋白含量与3个月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1年组、2年组标本中CDK4、CDK2、CDK1基因含量及蛋白含量与6个月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期瘢痕早期高比例在细胞分裂周期中的S期间及G2/M期,结果可见,针对此细胞周期进行相关的基因调控干预,可对增生性瘢痕进一步发生发展起到有效抑制作用。结论:处于不同增生性瘢痕的时期中CDK4、CDK2、CDK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趋势大致相符,增生性瘢痕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与上述三个蛋白执行功能的情况呈相互对应的关系,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明君;舒申友;周镜桂;毛小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弱精症不育患者变化规律以及与精子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弱精症不育患者为观察组及3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收集其外周血及前列腺液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前列腺液内(Treg)及其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0(IL-10)含量,并分析以上三者与精子活力及活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及前列腺按摩液Treg、IL-10及TGF-β1均显著低对照组(P<0.05);Treg与精子密度、活力及性激素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性(r>0.075, P<0.05)。两组精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子活率、运动速度和ATP含量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检验,CD4+CD25+Treg、TGF-β1和IL-10与精子活率、畸形率、运动速度、精子ATP指标之间均呈正相关性。结论:CD4+CD25+Treg免疫异常所致的精子的免疫性破坏过度,可能是弱精症不育症的重要免疫学机制。
作者:蔡海鹏;林宝东;黄厚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内突出程度的超声测定对手术治疗效果的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3年9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经腹超声测定的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分为A组(IPP>5 mm)和B组(IPP<5 mm)。比较两组患者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B组患者大尿流率略高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定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内突出程度可以用来预测患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李云;何建锋;尹金华;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作为普遍及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其毒副作用比较大。中医药作为化疗辅助治疗方法日渐成熟,不但可以起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还可以减轻毒副作用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作者:张毅;赵阳;杨天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证明清热凉血活血中药结合梅花针穴位打刺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口服药疗法。方法: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加减应用清热凉血活血中药,再根据中医辨证选取穴位,以梅花针打刺穴位,与口服西药疗法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一疗程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5%、0,显效率25.0%、11.1%,有效率25.0%、22.2%,无效率45.0%、66.7%;两疗程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25.0%、11.2%,显效率35.0%、16.7%,有效率30.0%、27.8%,无效率10.0%、44.4%。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合穴位打刺治疗在痊愈率、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口服药物的对照组,突出了中医特色和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敏;杜香秀;仝淑坤;陈秀芳;马会芳;马会莲;乔红曼;王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MARVELD1的表达。方法: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33例脑胶质瘤组织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以11例正常脑组织为对照。结果:相较于正常脑组织,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脑胶质瘤组织中MARVELD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Ⅳ级脑胶质瘤组织中MARVELD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Ⅰ~Ⅱ级脑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P<0.05)。结论:MARVELD1对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脑胶质瘤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靶标。
作者:时毅敏;魏川江;唐世洁;唐世平;戴黎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联合炔诺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临床疗效,为EP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TCRP治疗,观察组在TCRP治疗后连续服用炔诺酮3个月,每次30~40 mg,每8小时服一次,共22 d/月。所有患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月经改善率和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月经正常37例(92.5%)、复发1例(2.5%)。观察组月经改善率和EP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7.924、8.126,P<0.05)。结论:TCRP联合炔诺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以明显改善因子宫内膜息肉所致的月经紊乱,同时有效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瑞;蔡秋娥;汤雄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超声技术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三组,传统组(Ⅰ组)、超声定位组(Ⅱ组)、超声引导组(Ⅲ组),每组均为25例。观察各组穿刺操作的时间、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的例数、穿刺次数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超声引导组为92.0%、超声定位组84.0%,明显高于传统组的60.0%,而且超声两组操作时间亦明显小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患者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8.0%、超声定位组16.0%,显著低于传统组的44.0%,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技术在颈内静脉穿刺是安全可行的技术,可极大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鑫;黎艳华;王月玲;黄翠玲;高启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肾活检在诊断狼疮性肾炎(LN)中起到重要作用。组织学结果为治疗方案提供了基础。LN 复燃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常常伴随着病理类型转换。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汤剂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研究组于三维适形放疗第1天始,服用以黄芪、女贞子为主扶正培本汤剂,1日1剂,直至放疗结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和NK淋巴细胞数据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有一定下降,CD8略有上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CD3、CD4、CD4/CD8和NK细胞下降明显,CD8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研究组比较,对照组的CD3, CD4,NK细胞显著下降(P<0.05),CD8明显上升(P<0.01)。结论:以黄芪、女贞子为主扶正培本汤剂有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对维持后续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春生;张群贵;易琰斐;薛灵;黄作超;丁金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刘家瑛是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侨办、海外交流协会中医专家组成员,从事中医针灸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40余年。刘师治学严谨,医术精湛,擅长针灸治疗各种痛证,尤其是对胃痛进行了多年的跟踪研究,造诣颇深。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与工作,收获良多。现将老师治疗胃痛的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李敬华;于彤;于琦;张宁;周宇;刘龙;高宏杰;唐路明;陈淑敏;王小磊;杨德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凯妮汀(克霉唑阴道片)联合定君生(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妊娠期VVC的孕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凯妮汀1片0.5 g,置于阴道深部,睡前使用,单次用药。研究组按常规治疗,凯妮汀1片0.5 g,置于阴道深部,睡前使用,单次用药;第4天再给予定君生1粒置于阴道深部,每晚睡前使用,连续7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阴道清洁度、阴道pH值及治愈率,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阴道清洁度Ⅰ~Ⅱ度占90.00%,治愈率90.00%,对照组治疗后清洁度Ⅰ~Ⅱ度占66.67%,治愈率66.67%,阴道pH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VVC,在抗真菌治疗基础上加用乳杆菌制剂即凯妮汀联合定君生不失为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中能量代谢与NF-κBp65的变化规律。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45 min,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缺血前、缺血45 min及再灌注30、60、120 min时取脊髓测定腺苷酸(ADP、AMP、ATP)、活性氧(ROS)、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抑制蛋白-κBα(I-κB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缺血前比较,缺血45 min及再灌注30、60、120 min时脊髓腺苷酸及I-κBα均降低(P<0.01),ROS、NF-κBp65和ICAM-1均升高(P<0.01)。结论:SCIRI中ICAM-1和NF-κBp65表达上调加重脊髓能量代谢障碍。
作者:章建平;方华;张竞超;章放香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