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喜琴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管理在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选取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术后接受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FLACC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后24 h、48 h、72 h FLACC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舒适度评分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护理管理能有效减轻患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疼痛感,提高其术后舒适度,改善患儿睡眠质量,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石代红;袁彩凤;冯佳乐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患者镇静交流与ICU记忆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ICU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重度烧伤患者中镇静交流状态和ICU记忆.结果 重度烧伤患者镇静不足镇静交流-(0.9±0.2)分、镇静过度镇静交流(1.4±0.6)分,ICU记忆得分为事实记忆(22.5±4.7)分、情感记忆(16.8±3.5)分和妄想性记忆(11.4±1.8)分,镇静不足和镇静过度重度烧伤患者中镇静交流与事实记忆、情感记忆均呈正相关性(P<0.05),镇静过度患者镇静交流与妄想性记忆呈正相关(P<0.05),而镇静不足患者镇静交流与妄想性记忆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重度烧伤患者镇静交流评分越低,其事实记忆、情感记忆越轻,但镇静过度可提升患者妄想性记忆,因此镇静适度可能是寻求消除ICU记忆的佳平衡点.
作者:黎艳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一题多维创优护理模式在妊娠剧吐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一题多维创优护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1~12月)收治于该院的妊娠剧吐孕妇40例设为对照组,将实施后(2016年1~12月)收治的同类孕妇40例设为试验组,对两组孕妇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孕妇妊娠剧吐干预后输液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日均输液时间、输液疼痛评分、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结论 采用一题多维创优护理对妊娠剧吐孕妇施加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孕妇输液治疗依从性,缩短日均输液时间,降低孕妇疼痛不适感受和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陆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早期角膜碱烧伤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早期角膜碱烧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有助于减轻早期角膜碱烧伤患者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增强其自我效能及治疗信心,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黄一涛;颜波;郭萍;刘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改善食管癌患者疲劳综合征和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疲劳评分和心境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疲劳评分和心境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疲劳评分和心境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心电监护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和胃肠减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4,P<0.05).结论 个体化心理干预可以改善食管癌患者预后,预防疲劳综合征,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陆敏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4月收治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51例为观察组,给予加速康复护理.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49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排气时间、卧床时间、进食时间、静脉输液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感染、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加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加快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符合微创治疗的理念,值得推广.
作者:郑红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小儿川崎病患者并发症及家长认知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小儿川崎病患者50例.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实施延续性护理前入院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3年2月~2016年1月入院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各25例.评价并发症发生情况,家长疾病认知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疾病认知度、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明显降低小儿川崎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长疾病认知度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喜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应用奥马哈系统理论的持续性护理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奥马哈系统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出院后疼痛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情况.结果 在奥马哈系统理论指导下,观察组患者在疼痛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在随访期内疼痛、神经-肌肉-骨骼问题上认知和状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奥马哈系统理论下的持续性护理干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更具有针对性,患者能取得良好的护理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巍;姚若愚;吴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社会心理干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MD)患者心理状态、自尊感及复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酒精所致MD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予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社会心理干预,时间为8周.评定干预前后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焦虑自评量表(SA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抑郁自评量表(SDS)、护士用住院精神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自尊量表(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等指标的差异;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的戒酒效果及复饮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BPRS、SSPI、NOSIE-30、SAS、SDS、SES、PS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BPRS、SAS、SDS总分减少,SSPI、NOSIE-30、SES、PSSS总分增加,且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年戒酒效果好于对照组,复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社会心理干预能提高酒精所致MD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戒酒效果,提升自尊感,降低复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宗琴;王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水肿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8例.术后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比分析患者上肢水肿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上肢发生率为5.6%,参照组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参照组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可预防上肢水肿,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医护联合干预对门诊胃食管反流患者自我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门诊胃食管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诊单双号分组,单号为干预组,双号为对照组,干预组针对性实施医护联合干预,由专职护士建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管理档案,通过医护联合门诊、微信、健康讲堂等多种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症状、药物、生活方式、社会状况的自我管理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药物治疗、饮食、生活方式指导,分别于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症状积分、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实施医护联合干预后,干预组的症状改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护联合干预构建了新型的医护患关系,且能有效地提高门诊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巧华;王缘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双腔除菌吸氧装置和传统吸氧装置不同时间湿化液内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4~2017年入住该院心内科病房需长期吸氧的患者2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9例.观察组给予一次性双腔除菌吸氧装置吸氧,对照组给予传统吸氧装置吸氧.两组患者均在吸氧后3、6、9d对湿化液细菌培养阳性率进行统计.结果 吸氧后3、6、9 d,观察组湿化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3、6、9 d湿化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3d与6d、6d与9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一次性双腔除菌吸氧装置比传统吸氧装置细菌感染的风险明显减少,一次性双腔除菌吸氧装置的细菌感染风险随吸氧时间增加无增大,而传统吸氧装置细菌感染风险随吸氧时间增加则增大.
作者:曹惠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不同温灸法对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镇痛效果.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将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悬灸法)和观察组(温针灸法)各50例,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 不同温灸法实施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NRS评分、简易McGill疼痛评分、炎性细胞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作为中医护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悬灸法和温针灸法均能够在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中收获理想的镇痛效果,但温针灸法优势更为明显,可作为优选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范宪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授权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2月于该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授权教育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授权教育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授权教育.统计患者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效能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授权教育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无明显差异,干预后授权教育组患者自我效能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无明显差异,干预后授权教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授权教育能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高翠;王淑丽;曾剑慧;陈晓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同吸痰压力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吸痰效果,并确定佳吸痰压力.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该院ICU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不同组患者实施不同负压吸痰:ABC组吸痰压力分别为10 kPa、33.3 kPa、40 kPa.以痰液吸净用时、吸痰时间间隔、吸痰前2 min、吸痰后5 min、10 min的血氧饱和度(SpO2)值为评价指标.结果 C组痰液吸净用时短,B组次之,A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吸痰时间间隔短,B组次之,C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生气道黏膜损伤率高,AB组均未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吸痰前后SpO2值无明显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吸痰后5 min与10 min均较吸痰前SpO2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吸痰后5 min较吸痰前SpO2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10 min恢复到吸痰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佳吸痰压力为33.3 kPa,具有吸痰用时短、吸痰间隔时间长、气道黏膜损伤率低、SpO2恢复时间快等特点.
作者:张晓曼;夏彩芬;鱼莉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人工气道内痰液和声门下滞留物黏稠度,为选择声门下吸引压力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痰液标本和声门下滞留物标本.其中:痰液标本黏稠度分为Ⅰ度、Ⅱ度、Ⅲ度,滞留物标本黏稠度分为水样、黏稠样和凝胶样.比较痰液标本和滞留物标本的Ca2+含量、pH值和分泌物流变学的实验结果 .结果 Ⅰ度、Ⅱ度、Ⅲ度痰液标本Ca2+含量、pH值、流变学实验结果均与相应等级(水样、黏稠样、凝胶样)声门下滞留物标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随着黏稠度增加,无论是痰液标本还是声门下滞留物标本的Ca2+、pH值以及流变学实验结果均发生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声门下滞留物标本黏稠度低于痰液标本黏稠度.不同黏稠度标本的Ca2+、pH值以及流变学实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宜根据黏稠度选择更合适的吸引负压.
作者:倪娟;王丽华;蒋雅琼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医院呼吸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呼吸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多重耐药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调查.结果 该院呼吸监护病房在2年内共调查540例危重患者,检测到多重耐药菌株数110株,病死率2.04%.呼吸监护病房患者因其疾病特性,多重耐药菌感染大部分为呼吸道感染,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主要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溶血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和呋喃妥因100%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复方新诺明100%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100%耐药,溶血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苯唑西林100%耐药.结论 该院呼吸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均严重耐药,严格管理抗菌药物、加强手卫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无菌技术保障为主要防控措施.
作者:孙慧娟;程洁;王婷;季秋樑;孙秋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联合亲情护理在疝气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4年3月~2016年12月接受疝气外科手术的患儿200例,以2015年8月为节点,将之前收治的10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之后1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人文关怀联合亲情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配合度、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运用Prince-Hence评分表评价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配合度为88.00%,手术成功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与78.00%;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疝气外科手术围术期患儿行人文关怀联合亲情护理,可显著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和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患儿疼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保证手术效果和预后恢复有重大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气球吹摆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与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接受缩唇腹式呼吸锻炼,观察组接受气球吹摆法锻炼,对两组患者锻炼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进行观察.结果 训练前,两组患者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FEV1%预计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训练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前,两种患者呼吸困难评分与咳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与咳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前,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6 MWD)与圣乔治生活质量评估问卷(SGRQ)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训练后,观察组6MWD与SGR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气球吹摆法可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及咳嗽等症状,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6MWD,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燕;吴晔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切痂植皮的护理方法 、手术成功率及预后.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基础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手术时间、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85.00%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12.50%、2.50%均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52.5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切痂植皮的综合护理较基础护理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郭莹;张华;冀春莲;王清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