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进良;黄明辉;赵爱玲;李福;卢健;蔡伟
目的:分析经直肠超声在检查前列腺癌中临床分期的超声声像特征与优点,反映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logie 500Pr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7.5 MHz进行检测,对55例年龄58~89岁(平均73.5岁)、直肠指检(DRE)触及前列腺质地较硬或可疑结节、血清特异性抗原(PSA)>4 ng/mL的患者进行直肠超声(TRUS)检查,结合临床分期对比超声声像图表现及特征,同时这些病例均进行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并手术证实为前列腺癌。结果:55例患者中,直肠超声检出前列腺癌48例,符合率可达87.3%,超声表现特征呈形态不规整,边界欠光滑,内外腺分界不清,局部隆起,低回声结节或突破包膜、侵犯邻近组织或远处转移;7例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或增生结节,误诊率为12.7%,超声表现特征呈形态尚整齐,边界光滑,内外腺分界清晰,内部中等回声而周边一细狭的低回声结节。结论:经直肠超声是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较高的筛查方法,根据声像图特征初步判定临床分期,具有临床价值。其图像分辨率明显优于经腹部检查,且无创伤、费用低、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对临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爱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诊深度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急诊深度烧伤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PTSD发生率及其程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PTSD发生率低至29.69%,明显低于对照组(51.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SD评分(再体验,回避、麻木,警觉性增高和PTSD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伤残接受度评分和心理弹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急诊深度烧伤患者PTSD率,改善PTSD程度及其焦虑抑郁情绪,同时辅助患者早期接受伤残,提高自我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黄佩纯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动态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在指导优化脑出血发热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伴发热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PCT指导治疗组(PCT组)34例根据PCT动态值确定抗菌药的使用,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4例则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实验室检查给予经验性抗菌药治疗;以治疗后第28天为研究终点,记录并比较PCT组患者PCT值的变化及两组患者抗菌药的使用情况。结果:PCT组血清PCT水平随着抗菌药的使用而逐渐下降;PCT组抗菌药的使用比例、使用强度(AUD)、费用及使用金额比例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PCT动态值指导抗菌药治疗策略可优化脑出血发热抗菌药的使用,有效减少抗菌药的使用强度及比例,降低抗菌药费用,对避免抗菌药的过度使用,减少细菌耐药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黄文权;陈俏洁;彭琳;谢广超;李琼;郭卫;凌亚兴;王志海;何国林;黄云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横切口顶入法腹膜外剖宫产的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妇产科孕产妇3810例,采用剖宫产娩出胎儿1200例。将1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腹膜内剖宫产手术,治疗组采用横切口顶入法腹膜外剖宫产。观察比较两组孕产妇术中、术后各观察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术中切皮至胎儿出生总时间、总手术时间、术后输液时间、持续留置尿管时间、开始进食时间、肠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发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横切口顶入法腹膜外剖宫产的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合并症少,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军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致异常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入院治疗的89例子宫内膜息肉异常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刮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围术期临床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8854,P=0.000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2.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2.27%(1/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018,P=0.0381)。结论:应用宫腔镜电切方法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引发的异常出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俊;江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使用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80例拟在血管内超声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80例同一时间在本院使用传统方法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情况,分析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使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冠状再狭窄5例,对照组出现冠状再狭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应用中治疗效果明显,推荐使用。
作者:霍燕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162例乳腺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同时行超声及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腺病162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点和钼靶X线的特点。结果: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乳腺腺病的准确率为80.2%,较超声及钼靶X线单独诊断腺病的准确率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钼靶X线可提高乳腺腺病诊断准确性。
作者:王慧珠;王玉平;岳丽芳;程美英;刘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肾绞痛伴肾包膜下积液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46例声像图表现为肾包膜下积液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肾包膜下积液在超声下的表现。结果:通过对超声下影像观察发现,46例肾包膜下积液大的切面达3~9 mm,呈现线条形或者月牙状液性暗区,同时伴有同侧肾积水,肾窦分离前后距离约12~21 mm;发现输尿管结石直径在4~10 mm,梗阻部位多位于输尿管下段,全部患者经过止痛、抗炎、解痉及碎石等综合性治疗后,梗阻解除,肾包膜下积液在一周内被完全吸收。结论:肾绞痛伴有肾包膜下积液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超声作为一项简便、安全的辅助检查方法,可以明确诊断,超声检查可作为肾绞痛临床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张媛;朱达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TFPI-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SP法测定TFPI-2在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FPI-2表达阳性指数在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食管组织中分别为(16.25±9.57)%、(22.41±7.24)%、(27.76±5.30)%。食管鳞癌中淋巴结转移、大小、浸润深度、TNM分期及肿瘤的分化程度与TFPI-2的表达阳性指数则呈负相关(rs分别=-0.315、-0.444、-0.647、-0.772、-0.292)。结论:TFPI-2与食管鳞癌的生长、转移、侵袭有关,是判断食管癌预后的有效指标。
作者:卢建国;赵香梅;赵宝生;齐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评估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患者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的6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肾功能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12周对应治疗后,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200,P=0.0377)。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尿素氮、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冠雄;徐小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耳鼻喉科80例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且综合性护理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朱凤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17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地氯雷他定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各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8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项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确切,对过敏性鼻炎相关症状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欧阳绍基;姚榕威;徐学江;蔡琴芳;谢凤梅;胡全福;王小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利用ARMS法分析与检测IB-IIIA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总体突变率,探讨其对肺癌化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同一医疗组IA-IIIA期进行根治术后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资料,对IB-IIIA期48例全部根治术后肺癌患者进行标准含铂两药的化疗并作病情观察分析,对不同性别、病理类型及吸烟史患者EGFR突变率、术后化疗EGFR基因突变阳性与阴性的无病生存期(DFS)、WHO标准下药物毒副作用差异进行比较。结果:80例肺癌研究患者中检测EGFR基因突变31例,突变率38.75%。37例鳞癌患者, EGFR基因突变2例,突变率5.41%;43例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29例,突变率67.44%,突变率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IIIA期患者共48例,术后做标准含铂两药化疗,20例EGFR基因突变阳性组与28例基因突变阴性组胃肠道副作用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肺癌患者38例,不吸烟患者42例,前者EGFR基因突变20例,突变率52.6%,后者EFGR基因突变11例,突变率26.2%,突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和患者病理的种类密切相关,通过对突变率的比较得知,腺癌突变率高于鳞癌,患者的EGFR突变状态可以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十分有益于预测肺癌化疗治疗。
作者:张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总结血塞通注射液对骨科下肢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下肢骨折手术住院病例69例,患者均予以专科护理并使用血塞通注射液。结果:69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手术切口局部无渗血,无感染、无血肿或坏死,修复良好,而且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予以专科护理以及术后使用血塞通注射液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益。
作者:夏伟;王维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妇产科进行妇产科腹腔镜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25例,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SAS评分、SD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出院时的SAS评分、SDS评分较入院时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与躯体疼痛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娴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室(ICU)对脑出血非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早期康复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ICU病房2012年6月-2014年6月脑出血住院的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的基本生活活动能力恢复较快,治疗第14天有28例(66.67%)患者达到生活基本自理,20例(47.61%)能独立步行。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出血非手术治疗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重症康复必须有专业的康复团队,由专业康复治疗师负责执行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爱清;陈妙霞;胡细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改良式功能牵伸对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活动障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20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康复治疗,如肌力训练、膝关节常规关节松动、中药熏洗活血化瘀,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进行改良式功能牵伸。在治疗前、治疗10周后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并采取Lysholm膝关节评分,且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治疗10后其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Lysholm评分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周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为(106.62±15.71)°,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77.89±10.22)分,治疗10周后对照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为(93.21±17.72)°,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68.69±11.73)分,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行改良式功能牵伸,能够明显改善其膝关节活动度,提高其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沈友任;林卓锋;杨云海;邓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浆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并与相似年龄、BMI的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方法:选取39例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初诊患者,未接受药物和饮食治疗。选取3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血浆标本,利用ELISA技术检测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结果:高尿酸血症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4.16±1.95)μg/mL vs (13.37±5.10)μg/mL,P<0.01],而抵抗素的水平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2.53±4.28)ng/mL vs (5.93±3.71)ng/mL,P<0.01]。脂联素与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而抵抗素则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而抵抗素的水平升高,提示高血尿酸可能参与代谢综合征的进程。
作者:谭鹤长;孟晓燕;罗春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人喉癌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Hep-2细胞在含黄芩素(10~80μmol/L)的培养基中,分别培养24 h及48 h,用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台盼兰染色法检测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吖啶橙染色法(AO染色法)检测对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黄芩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的抑制Hep-2细胞的增殖,并可使细胞活力明显降低;AO染色法显示,黄芩素可诱导Hep-2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呈凋亡形态。结论:黄芩素可抑制喉癌Hep-2细胞增殖,降低细胞活力,诱导喉癌Hep-2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
作者:孙吉凤;刘剑凯;张淑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视神经钳夹伤后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出生后42 d的SD大鼠36只,随机抽取12只为A组(正常对照组);24只分离暴露视神经并进行视神经钳夹后随机分为B组(模型组)和C组(GB治疗组),每组12只。每只鼠的右眼用于实验。A组不作任何处理,B、C组分别于实验前1周每日腹腔注射相应体积生理盐水和银杏内酯B(GB)40 mg/kg,术后继续给药1周,术后1、2周分别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和HE染色光镜检查,并计数术后2周视网膜垂直经线RGCs数。结果:术后1周,A、B、C三组的LPl和APl分别为[(90±4)ms,(19±3)μV]、[(110±6)ms(,11±3)μV]和[(94±4)ms(,18±2)μV],B组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w,A、B、C三组的LPl和APl分别为[(92±11)ms,(21±3)μV]、[(186±15)ms,(7±2)μV]和[(104±12)ms,(14±3)μV],RGCs数目分别为(281±39)个、(112±20)个、(228±35)个,各指标A、B、C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内酯B能抑制部分大鼠视神经钳夹后RGCs凋亡,具有一定的视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郑幼平;吴小桃;田原;张晓明;周小娟;孟晶 刊期: 2015年第21期